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泸化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月期末考试试卷
试卷日期:2025-02-08 考试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共9分)
-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朴刀(pō) 着意(zhuó) 存恤(xù) 不省人事(xǐng) B、恁地(nèn) 兀的(wù) 纶巾(lún) 箪食壶浆(sì) C、诓骗(kuāng) 报帖(tiē) 作揖(yí) 喏喏连声(rě) D、怨怅(chàng) 行事(xíng) 桑梓(zǐ) 面面相觑(qǜ)2. 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国际马拉松比赛首次在衡阳激情开跑。在这场万众瞩目的比赛中,衡阳人以奔跑的姿势跑进春天,拥抱春天。 B、撒贝宁主持的《开讲啦》节目鲜为人知 , 在此节目中,其青春活泼的主持风格深受广大青少年朋友的青睐。 C、近期在东洲岛举行的焰火表演晚会中,璀璨夺目的焰火以及具有衡阳地方特色的民俗表演让人们拍手称快。 D、在建国70周年即将到来之际,我们深情缅怀革命前辈,虽然他们早已离开人世,但他们的恩情我们一直铭记于心,耿耿于怀。3. 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五龙潭樱花盛放,一年一度的樱花节成为了新的赏花打卡地。 B、随着“复兴号”高铁最高时速提至350公里,标志着我国高铁技术已达到世界顶峰。 C、期末复习中,不少学生存在重点不突出,时间安排不合理,知识遗忘快。 D、民族企业是否拥有自己的品牌文化,是其能否获得市场认可和消费者肯定的关键。
二、综合性学习(共9分)
-
4. 班级开展“走进小说天地”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下面任务。(1)、假如你是此次活动的策划,请你仿照下面活动形式再设计一项活动。
活动一:走进小说世界
活动二:漫谈小说创作
活动三:
(2)、作为本次活动的策划,请你设计一个开场白,激发学生们参与活动的兴趣。(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3)、在“漫谈小说创作”环节,班上有同学认为,小说中某些人物的结局极具悲剧色彩,不尽如人意,会给读者留下一些遗憾,建议展开想象对作品进行改编、再创作,让他们的命运走向读者希望的方向,有个圆满幸福的结局。你是否认同这种观点? 为什么?三、名句名篇默写(共6分)
-
5. 用原文补写出下面句子的空缺部分。(1)、欲渡黄河冰塞川,。 (李白《<行路难>其一》)(2)、 , 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3)、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表明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是: , 。(4)、《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运用两个典故,抒发了诗人感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诗句是: , 。
四、现代文阅读(共24分)
-
6.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不该“消失”的课间十分钟
①近日,“中小学生连上厕所的时间都快没了”这一话题登上热搜,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课间10分钟期间,7成左右学生不出教室,校园里也空空荡荡。调整呼吸的中场休息,何以如此紧凑?
②客观来说,经过40多分钟的“知识密集型劳动”,短暂的休憩既是身体的停顿,也是心理的调整。或闭目养神,或悄悄打盹,或窗前远眺……不少同学会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度过这“奢侈”的宝贵时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安不安静”“出不出教室”,并不能构成评判课间休息“充不充分”的理由。
③真正值得重视的是那些“消失不见”的课间十分钟。不少网友表示,自己家孩子处境相似:“10分钟里拖堂2分钟、提前上课2分钟,上厕所不跑都来不及”,“不能去操场,不能上下楼,甚至不能出教室”……这让难得的放松只能“见缝插针”,把紧张的学习节奏直接“拉满”。
④所谓“一张一弛,文武之道”。弹簧如果长时间绷得太紧,就容易失去弹性、丧失活力。事实上,保障课间休息或者活动时间,既是尊重教育教学规律的体现,也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不管走出教室与否,在充足的、有保障的、没有压力的课间自由活动大有裨益,既可以放松身心、保护视力,还有助于
恢复注意力,提升下一节课的学习效果。
⑤从学校管理的角度看,也的确有老师“有苦难言”。“学生在课间活动发生意外,家长会找学校或老师麻烦,甚至打官司,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这种心态,必然会对课间时间“严防死守”,“一刀切”成了简单且保险的做法。只不过,确保学校课间既“生动活泼”又“安全有序”,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底线要求。学校不妨在注重防范风险、排除安全隐患上多下功夫,比如,制定安全管理制度、设置警示标志、购买责任险等,为孩子活动提供可靠的校园环境。
⑥当然,也有不容忽视的更深层原因。有人就表示,“取消课间活动问题不大,节省出来的时间还能多看几页书、多做几道题。”对不少老师和家长而言,孩子要在分数上“争先恐后”,就要在时间上“争分夺秒”。但必须要明确的是,教育是一项立德树人的工程,既要注重开发智力、培育人才,也不能忽视发展身心、完善人格。“欲速则不达”,寄希望于靠课间十分钟来提高成绩,恐怕只会南辕北辙,最终适得其反。
⑦“听那叮铃铃的下课铃声送来十分钟,来吧,来吧,来吧,大家都来活动活动,让我们那握笔的手指摸一摸皮球,让快活的叫喊冲出喉咙。”一首儿歌,万千童趣。把课间十分钟“真正”还给孩子,或许这样孩子们才会跳得更高、喊得更响、跑得更远、成长得更好。
(选自《人民日报评论》,有删改)
(1)、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填空。提出问题:重视“消失不见”的课间十分钟①~③
得出结论:
(2)、文章第①段和第③段都提到了课间十分钟学生不出教室的现象,两处作用是否相同?请简要分析。(3)、有人认为第②段略显多余,建议删掉。你认为第②段可否删掉?请作出判断并简述理由。7. 阅读下面选段,完成小题。……
①武松又行不到三四里路,再吃过十来碗酒。此时已有午牌时分,天色正热,却有些微风。武松酒却涌上来,把布衫摊开。虽然带着五七分酒,却装作十分醉的,前颠后偃,东倒西歪。来到林子前,仆人用手指道:“只前头丁字路口,便是蒋门神酒店。”武松道:“既是到了,你自去躲得远着,等我打倒了,你们却来。”武松抢过林子背后,见一个金刚来大汉,披着一领白布衫,撒开一把交椅,拿着蝇拂子,坐在绿槐树下乘凉。武松假醉佯颠,斜着眼看了一看,心中自忖道:“这个大汉一定是蒋门神了。”直抢过去。
②又行不到三五十步,早见丁字路口一个大酒店,檐前立着望竿,上面挂着一个酒望子,写着四个大字道:“河阳风月”。转过来看时,门前一带绿油栏杆,插着两把销金旗;每把上五个金字,写道:“醉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一壁厢肉案、砧头、操刀的家生;一壁厢蒸作馒头烧柴的厨灶。去里面,一字儿摆着三只大酒缸,半截埋在地里,缸里面各有大半缸酒。正中间装列着柜身子,里面坐着一个年纪小的妇人,正是蒋门神初来孟州新娶的妾,原是西瓦子里唱说诸般宫调的顶老。武松看了,瞅着醉眼,便去柜身相对一副坐头上坐了,把双手按在桌子上,不转眼看那妇人。那妇人瞧见,回转头看了别处。武松看那店里时,也有五七个当撑的酒保。
③武松却敲着桌子叫道:“卖酒的主人家在那里?”一个当头酒保来,看着武松道:“客人,要打多少酒?”武松道:“打两角酒,先把些来尝着。”那酒保去柜上,叫那妇人舀两角酒下来,倾放桶里,烫一碗过来道:“客人尝酒。”武松拿起来闻一闻,摇着头道:“不好!不好!换将来!”酒保见他醉了,将来柜上道:“娘子,胡乱换些与他。”那妇人接来,倾了那酒,又舀些上等酒下来。酒保将去,又烫一碗过来。武松提起来咂一咂,道:“这酒也不好!快换来,便饶你!”酒保忍气吞声,拿了酒去柜边道:“娘子胡乱再换些好的与他,休和他一般见识。这客人醉了,只要寻闹相似,便换些上好的与他罢。”那妇人又舀了一等上色的好酒来与酒保。酒保把桶儿放在面前,又烫一碗过来。 武松吃了道:“这酒略有些意思。”问道:“过卖,你那主人家姓甚么?”酒保答道:“姓蒋。”武松道:“却如何不姓李?”那妇人听了道:“这厮那里吃醉了,来这里讨野火么!”酒保道:“眼见得是个外乡蛮子,不省得了,在那里放屁!”武松问道:“你说甚么?”酒保道:“我们自说话,客人,你休管,自吃酒。”武松道:“过卖,叫你柜上那妇 人下来,相伴我吃酒。”酒保喝道:“休胡说!这是主人家娘子!”武松道:“便是主人家娘子,待怎地?相伴我吃酒,也不打紧!”那妇人大怒,便骂道:“杀才!该死的贼!”推开柜身子,却待奔出来。
④武松早把土色布衫脱下,上半截揣在怀里,便把那桶酒只一泼,泼在地上,抢入柜身子 里,却好接着那妇人,武松手硬,那里挣扎得?被武松一手接住腰胯,一手把冠儿捏作粉碎,揪住云髻,隔柜身子提将出来,望浑酒缸里只一丢,听得扑嗵一声响,可怜这妇人,正被直丢在大酒缸里。 武松托地从柜身前踏将出来,有几个当撑的酒保,手脚活些个的,都抢来奔武松;武松手到,轻轻地只一提,提一个过来,两手揪住,也望大酒缸里只一丢,桩在里面。又一个酒保奔来,提着头只一掠,也丢在酒缸里。再有两个来的酒保,一拳,一脚,都被武松打倒了。先头三个人,在三只酒缸里,那里挣扎得起?后面两个人,在酒地上爬不动。这几个火家捣子,打得屁滚尿流,乖的走了一个。武松道:“那厮必然去报蒋门神来。我就接将去。大路上打倒他好看,教众人笑一笑。”武松大踏步赶将出来。
⑤那个捣子径奔去报了蒋门神,蒋门神见说,吃了一惊,踢翻了交椅,丢去蝇拂子,便钻将来。武松却好迎着,正在大阔路上撞见。蒋门神虽然长大,近因酒色所迷,淘虚了身子,先自吃了那一惊。奔将来,那步不曾停住,怎地及得武松虎一般似健的人,又有心来算他?蒋门神见了武松,心里先欺他醉,只顾赶将入来。说时迟,那时快,武松先把两个拳头,去蒋门神脸上虚影一影,忽地转身便走。蒋门神大怒,抢将来,被武松一飞脚踢起,踢中蒋门神小腹上,双手按了,便蹲下去。 武松一踅,踅将过来,那只右脚早踢起,直飞在蒋门神额角上,踢着正中,望后便倒。武松追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这醋钵儿大小拳头,望蒋门神头上便打。
⑥原来说过的打蒋门神扑手,先把拳头虚影一影,便转身,却先飞起左脚;踢中了,便转过身来,再飞起右脚。这一扑,有名唤做“玉环步,鸳鸯脚”。这是武松平生的真才实学,非同小可!打得蒋门神在地下叫饶。武松喝道:“若要我饶你性命,只要依我三件事!”蒋门神在地下叫道:“好汉饶我!休说三件,便是三百件,我也依得!”武松指定蒋门神,说出那三件事来。有分教:改头换面来寻主,剪发齐眉去杀人。
⑦毕竟武松说出那三件事来,且听下回分解。
(节选自《水浒传》第二十九回)
(1)、请用简洁语言概括选文内容,并简要介绍故事发生的背景。(2)、《水浒传》善于刻画人物,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为画线句子做批注。(3)、金圣叹评注此回时提到“因文生事”这一文艺理论,即作者所写之事顺着“笔性”而成,“文”即艺术形象,“事”指根据整体艺术形象需要构思出来的故事情节,“生”即虚构、创造。此回节选部分便是“因文生事”的典范。请结合文本,并联系自己对于武松这一人物的理解,说说施耐庵为何要安排武松“醉打”,而不是“清醒打”。(4)、有人认为小说中的武松只算得上“半个有义之士”,你认同这个观点吗?结合材料或小说相关情节说明理由。五、诗歌鉴赏(共8分)
-
8. 诗歌赏析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写出了泰山怎样的特点?(2)、最后一联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抱负?六、文言文阅读(共17分)
-
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一)
王庭珪,字民瞻,吉州安福人。登政和八年进士第,宣和五年弃官归隐。高宗建炎三年,金人犯吉州,庭珪与刘彦弼挈家避乱鸽湖山中,次年,避乱东村。有诗多首纪事。与卢襄等游,有诗唱和。绍兴四年,上书江西制置使赵鼎,条列“悯时忧国”之言。七年,著《盗贼论》二篇,有《上李丞相书》以献李纲,言吉州诸盗事。十二年,胡铨得罪秦桧,谪岭南,人无敢通问。庭珪以诗赠之,语奇峻惊人,诗名一日满天下。十九年,诗狱兴,坐谤讪编管辰州。士人争以为师,有诗文多篇叹滞留异乡。绍兴间,与刘才邵唱和亦多。孝宗即位,召赴临安,赐对上书。改左承奉郎,除国子监主簿,以年老力辞。
(二)
刘才邵,字美中,吉州庐陵人。大观三年,上舍及第。于太学首犯时之大禁力学众人之不敢学以诗歌名四方清婉有唐人风为赣、汝二州教授。高宗即位,以亲老归侍,居闲十年。御史中丞廖刚荐之,召见,迁秘书丞。十三年,为中书舍人兼权直学士院。掌内外制,高宗称其能文,王庭珪称其“两科名姓惊天地,西掖文章似典籍”。才邵气和貌恭,方权臣用事之时,逊避以保名节。绍兴二十六年,召拜工部侍郎兼直学士院。寻权吏部尚书。以疾请祠,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
(选自《宋才子传笺证》,有删节)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与卢襄等游 游:交往 B、以年老力辞 辞:推辞 C、高宗称其能文 称:称赞 D、寻权吏部尚书 寻:寻找(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于太学首犯时之/大禁力学众人之不敢学/以诗歌名/四方清婉有唐人风/ B、于太学首犯时之大禁/力学众人之不敢学/以诗歌名四方/清婉有唐人风/ C、于太学首犯时之大禁/力学众人之不敢学/以诗歌名/四方清婉有唐人风/ D、于太学首犯时之/大禁力学众人之不敢学/以诗歌名四方/清婉有唐人风/(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金人进犯吉州,王庭珪带着家人先后到鸽湖山和东村躲避战乱,并写诗记录这些经历。 B、王庭珪虽已辞官但仍心忧天下,绍兴年间曾两次上书朝廷官员,发表对时政的看法。 C、王庭珪写诗赠送给被贬谪的胡铨,诗歌用语奇峻惊人,让胡铨的名声很快传遍天下。 D、刘才邵气性平和、态度恭敬,在权臣掌管朝政的时候,处处谦退,以保全自己的名节。(4)、把文言文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士人争以为师,有诗文多篇叹滞留异乡。
②高宗即位,以亲老归侍,居闲十年。
七、名著阅读(共7分)
-
10.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宝玉心中怅然如有所失。虽闻得元春晋封之事,亦未解得愁闷。贾母等如何谢恩,如何回家,亲朋如何来庆贺,宁荣两处近日如何热闹,众人如何得意,独他一个皆视有如无,毫不曾介意。因此,众人嘲他越发呆了。且喜贾琏与黛玉回来,先遣人来报信,明日就可到家。宝玉听了,方略有些喜意。细问原由,方知贾雨村亦进京陛见,皆由王子腾累上保本,此来候补京缺,与贾琏是同宗弟兄,又与黛玉有师徒之谊,故同路作伴而来。林如海已葬入祖坟了,诸事停妥。贾琏方进京的,本该出月到家,因闻得元春喜信,遂昼夜兼程而进。一路俱各平安。宝玉只问得黛玉“平安”二字,馀者也就不在意了。
好容易盼到明日午错,果报:“琏二爷和林姑娘进府了。”见面时彼此悲喜交集,未免大哭一场后,又致喜庆之词。宝玉心中品度黛玉,越发出落的超逸了。黛玉又带了许多书籍来,忙着打扫卧室,安插器具,又将些纸笔等物分送与宝钗、迎春、宝玉等。宝玉又将北静王所赠鹡鸰香串珍重取出来转赠黛玉。黛玉说:“什么臭男人拿过的!我不要他。”遂掷而不取。宝玉只得收回,暂且无话。
(选自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2年版)
(1)、选文出自中国古典名著《》,作者是清代小说家(人名)。(2)、北静王所赠鹡鸰香串本是皇帝赏赐,宝玉也将其视为贵重之物,而在黛玉眼中却弃之如敝履。请结合这处情节谈一谈黛玉的人物形象。八、作文(共40分)
-
11. 题目一
一年四季,岁月流转,正是有了节日,我们的生活才多了一些仪式感,也多了一份期盼。每个人的记忆里,都有一个难忘的节日。
请以“记忆中的 ▲ 节”为题作文。
要求: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立意自定,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不少于600字;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达到此项要求,评分时可奖励);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校名等,不得抄袭。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