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新疆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中考适应性测试化学试题

试卷日期:2023-06-01 考试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 1. 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站船分离 B、降落伞打开 C、外壳烧焦 D、飞船着陆
  • 2. 下列实验操作图示正确的是
    A、检查气密性 B、加热液体 C、测定pH D、浓硫酸的稀释
  • 3. 化学是推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以下认识不正确的是
    A、通过开发新能源缓解化石燃料紧缺的局面 B、合理开采金属矿物资源促进工业高速发展 C、焚烧含氧塑料制品解决“白色污染”问题 D、合理使用农药、化肥,提高粮食产量
  • 4.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体六大基本营养素之一,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新工艺处理三废减少水体污染 B、肥皂水可以将硬水转化为软水 C、自来水厂净水流程依次为沉淀、过滤、吸附、消毒 D、电解水实验中电源正极产生的气体可支持燃烧
  • 5. 纳米铁粉在空气中不易自燃,但稍加热即可刷烈燃烧,如图是纳米铁粉在锥形瓶中燃烧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纳米铁粉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O2点燃__Fe3O4 B、水可防止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 C、激光手电照射使光能转化为热能 D、反应结束后气球膨胀
  • 6. 白藜芦醇(C14H12O3)广泛存在于葡萄、桑椹等植物果实中,它具有抗肿瘤、抗氧化、延缓衰老等功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白藜芦醇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1个白藜芦醇分子中含有6个H2分子和1个O3分子 C、白藜芦醇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4:12:3 D、白藜芦醇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 7. 推理与归纳是化学学习和研究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混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物质,则混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元素 B、酚酞遇烧碱溶液变红,遇纯碱溶液也能变红,则二者溶液都呈碱性 C、铁制品在氧气和水的共同作用下生锈,防止铁生锈必须同时隔绝氧气和水 D、在配制稀溶液过程中,量取浓溶液时,仰视量筒读数所得液体偏多,所配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偏低
  • 8. “中国死海-新疆盐湖”,位于乌鲁木齐市达坂城区,其含盐量是海水的七倍,当中含有的碳酸钠和氯化钠,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碳酸钠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 B、t2℃时,将40g碳酸钠投入50g水中,可得90g碳酸钠溶液 C、配制t2℃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碳酸钠需要的水多 D、将t1℃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到t2℃,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 9. 模型建构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思想,下列建构的模型中正确的是构建模型分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模型分类正确的是
    A、空气组成模型    B、金刚石结构模型    C、物质构成模型    D、溶液的性质模型   
  • 10. 下列实验方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鉴别固体NaOH与NH4NO3

    取样,分别溶于水中,观察溶液温度变化

    B

    验证Zn、Fe、Ag的金属活动性

    将铁片分别放入ZnNO32溶液和AgNO3溶液中,观察现象

    C

    分离氯化钾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

    加水溶解后蒸发结晶

    D

    除去CuSO4溶液中少量的H2SO4

    加入过量CuO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 11. 化学与生产生活联系紧密,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1)、“粮稳民心安”,袁隆平院士一生都在向他的杂交水稻梦奔跑,解决了14亿中国人吃饭的问题。

    ①大米中含钙、铁等元素,其中的“钙”是(填“常量”或“微量”)元素,缺铁易导致

    ②粮食种植过程中简要合理施肥,为增强农作物的抗寒抗旱能力,可以追施(填“氮”或“磷”或“钾”)肥。

    (2)、中国古人从自然万物、天地四时中发现了色彩。桃红、凝脂、湘叶、群青、沉香,这满庭芬芳的国色中也包含独特的化学内涵。

    ①凝脂似玉、洁白高雅。宋代的德化窑的白瓷是一种纯控的凝脂白。陶瓷烧制过程中会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其中CaCO3+X高温__CaSiO3+CO2 , 该反应中X的化学式为

    ②群青颜料在古代是由贵重的青金石研磨制成的。青金石是指碱性铝硅酸盐矿物,其中含Na、Al、Si、S、Cl、O等元素,不同种元素间的本质区别是不同。

    (3)、中国力争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碳中和重要的操作之一是碳捕集。CO2与H2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甲烷、甲醇、淀粉等有机物,实现CO2的再利用。如图是转化为CH4的反应过程示意图(虚线处部分中间产物略去),该反应中,除CH4外另一种生成物名称为 , MgO的作用是

       

  • 12. 原子钟是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心脏。我国是第一个氢、铷(Rb)、铯三种原子同时具备上天能力的国家。相关信息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2H表示。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
    (2)、铯属于(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其相对原子质量是
    (3)、图二是氢氧化铷与盐酸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氢氧化铷属于物质分类中的 ,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
  • 13. 中国航天工业飞速发展,金属钛常被用于航空航天工业,如图是以铁铁矿为主要原料冶炼金属钛的生产工艺流程:

           

    已知:钛铁矿主要成分为钛酸亚铁(FeTiO3),请回答下列问题:

    (1)、FeTiO3中钛元素的化合价为
    (2)、钛铁矿溶浸入浓硫酸前,需将钛铁矿粉碎的目的是
    (3)、溶液Ⅱ的主要溶质为TiOSO4 , 加热时和水发生反应,经过滤得到H2TiO3 , 请写出化学方程式:
    (4)、在流程的最后发生反应:TiCl4+2Mg__2MgCl2+Ti , 该化学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 , 其中氩气的作用为 , 可用Na代替Mg制取Ti的原因是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题,每空1分,共15分)

  • 14. 请结合下列实验常用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仪器名称:a
    (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需对所选装置A进行的改进是 ,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 , 为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应选择的发生装置 , 用E装置收集二氧化碳的验满方法:
    (4)、若做F所示实验,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5)、G是探究燃烧条件的改进实验,说明燃烧需要条件
  • 15. 足球比赛中,运动员喷的复方氧乙烷喷雾剂可以快速经解疼痛,让意外昏迷的球员快速恢复意识会用到“嗅盐”。同学们对这一系列急救措施产生了兴趣,并进行了项目式学习。

    任务一:了解止痛喷

    【查阅资料1】

    ①受伤后,向伤处喷复方氢乙烷喷雾至有一层薄的雪霜,对局部进行麻醉降温,该法属于应急的处理方法,不能起治疗作用。严重外伤需及时送医处理。

    ②常温、常压下氯乙烷(C2H5Cl)的沸点为12.3℃,通过高压将它液化后灌装在喷筒内。

    ③氯乙烷极易燃烧,燃烧时有氯化氢气体生成

    【讨论交流】

    (1)将复方氯乙烷喷雾喷在伤处,(简要写出制冷原理),造成皮肤快速冷冻,使皮下毛细血管收缩而停止出血,同时使人感觉不到疼痛。

    (2)通过高压将氯乙烷液化储存的过程,从微粒观角度解释其原因

    任务二:“嗅盐”中的盐类物质是什么?

    【查阅资料2】

    ①“嗅盐”由一种盐类物质和香料(香料不参与下列探究中的任何反应)组成,能释放出氨味气体对人体神经会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但过量吸入会危害健康。

    ②氯化钙稀溶液与碳酸氢铵稀溶液不发生反应。

    【实验探究】甲同学做了如下实验,请你帮他完成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将“嗅盐”与(3) (填一种物质名称)在研钵中混合研磨

    有较浓烈的刺激性气味产生

    “嗅盐”中含有NH4+

    有气泡产生,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嗅盐”中含有CO32-

    【实验结论】“嗅盐”中的盐是碳酸铵

    【提出质疑】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结论不严谨,于是补做了一个实验,他取少量“盐”溶于水后的上层清液,向其中滴加氯化钙溶液,确认了甲同学的结论。他的实验目的是排除嗅盐中含有 (填离子符号)的可能性,乙同学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任务三:运动营养

    人体运动需要大量能量,六大基本营养素中的是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主要物质。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

  • 16. 我国约在南北朝时就开始炼制黄铜,黄铜是铜和锌的合金,它可用来制造机器、电器零件及日用品。现取10g黄铜加入5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产生氢气0.1g,试求:该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