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历史重点专题练(四、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和对外交往)

试卷日期:2025-01-20 考试类型:二轮复习

一、选择题

  • 1. 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时指出:“公元前140多年的中国汉代,一支从长安出发的和平使团,开始打通东方通往西方的道路,完成了‘凿空之旅’。”“凿空之旅”指的是(     )
    A、班超出使西域 B、班勇出使西域 C、甘英出使大秦 D、张骞出使西域
  • 2. 远古时期流传着许多传说,比如“大禹治水”“黄帝战蚩尤”等,这些传说经过人们代代口口相传保留了下来。以下对于这些传说理解正确的是(     )
    A、可直接作为信史研究 B、毫无历史研究的价值 C、折射出远古社会风貌 D、只具备文学作品功能
  • 3. 初唐画家阎立本擅长人物画,他画的人物形态各异、形神兼备。其中,《步辇图》描绘了唐太宗接见松赞干布派来的求婚使者的场景。这幅画有助于我们了解的历史是(    )
    A、张骞出使西域 B、北方出现民族大交融的高潮 C、文成公主入藏 D、唐朝册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
  • 4. “中国的文化就陆地情况来看,它越过亚洲中部,打开了通往印度、西域的道路”。为此作出重要贡献的是( )
    A、张骞、鉴真 B、张骞、玄奘 C、鉴真、郑和 D、玄奘、郑和
  • 5. 各国把中国人称为唐人,这是因为:(   )

    ①唐朝前期政治稳定,国力强盛

    ②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③采取对外开放的政策,唐朝经济文化对各国影响大

    ④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声望,各国把唐朝看成中国象征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④
  • 6. 近代印度学者通过查阅中国古代的一部著作,先后找到了印度那烂陀寺的废墟、王舍城的旧址等珍贵遗迹。这部中国古代的著作是(    )
    A、《史记》 B、《资治通鉴》 C、《大唐西域记》 D、《西游记》
  • 7. 文成公主入藏,不仅将大唐的音乐、茶文化和医药典籍等传入了吐蕃,还使吐蕃文化中的马球运动装束方式等传入了大唐。这表明文成公主入藏(   )
    A、推动了少数民族汉化 B、缓和了民族矛盾 C、促进了民族文化交融 D、有利于中外交流
  • 8. 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狄:少数民族),朕独爱之如一。”下列史实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A、马可·波罗来华 B、鉴真东渡日本 C、文成公主入藏 D、玄奘西行天竺
  • 9. 隋唐时,四方传入的少数民族音乐有十四种之多,唐代士大夫多醉心胡乐,以至王建有诗云:“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这反映了(    )
    A、隋唐时期民族交融进一步发展 B、少数民族音乐仅流行于洛阳 C、胡乐成为科举考试的重要内容 D、四方少数民族仰慕中原文化
  • 10. “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这段材料说明(   )
    A、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B、华夏族的地域范围不断扩大 C、华夏族是由不同部落融合而成的 D、炎帝黄帝只是传说中的人物

二、材料分析题

  • 11. 中华文明是在民族交融与对外互动中逐渐形成,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从东汉开始,西北边缘地区的少数民族……纷纷向中原迁徙,……各有各的语言,发展速度也不一致,即使一族内部,如鲜卑,也分成好多部,互相争斗。这就使十六国和北魏初年成为我国历史上最混乱、最动荡的时期。……内徙诸族不得不适应被他们征服后的汉族的较高文明,甚至不得不采用汉族的语言,民族融合便在这样的条件下展开了。

    ——蒋福亚《魏晋南北朝的民族融合》

    材料二   北魏孝文帝以其非凡的勇气、魄力,矢志不渝地推进鲜卑族的全面汉化改革,将北魏的汉化运动推向高潮。他的一系列汉化举措,使鲜卑族的主体部分融入到中华民族大家庭中。

    ——胡阿祥《魏晋南北朝史十五讲》

    材料三

    “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

    ——《史记•货殖列传》

    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南朝时期的宋)

    材料四   汉代丝绸之路在西汉时期迎来了第一个繁盛时期,这首先要归功于汉王朝积极的对外政策,张骞出使西域,第一次带来了有关中亚和西方的交通、地理、军事等各种信息。随后汉朝解除了匈奴的威胁和在西域屯田,为其后的丝路贸易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摘编自水丽淑《西汉丝绸之路走向繁荣的原因及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这次民族迁徙产生的影响。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列举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两项措施。依据材料概括孝文帝改革的积极影响。
    (3)、材料三中,江南地区的经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分析出现这些变化的原因。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丝绸之路在西汉迎来第一个繁盛期的原因。
  • 12. 唐朝有开拓创新的气魄,更有包容世界的豪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曾对大臣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他还常引用古人的话:“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摘自部编人教版教材七年级下

    材料二: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杜甫《忆昔》

    材料三:

    (1)、材料一反映了唐太宗怎样的治国思想?综合所学指出历史上唐太宗统治的繁盛局面称为什么?
    (2)、材料二的唐诗描写了唐朝哪一时期的盛世景象?这一盛世局面的出现与统治者采取的哪些措施有关?(写出两点即可)
    (3)、根据材料三,归纳唐朝与吐蕃之间以什么形式友好交往的?唐朝采取什么样的民族交往政策?
    (4)、你认为唐朝强盛的原因有哪些?(写出两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