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评估测试卷
试卷日期:2025-01-20 考试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
1. 我们习惯把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分别称为“蒸汽时代”“电气时代”。这样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A、机械特色不同 B、通信手段不同 C、主要动力不同 D、交通工具不同2. 下面所示科技发明体现了( )
1768年,阿克莱特发明水力纺纱机
1782年,瓦特试制出复动式蒸汽机
1876年,奥托制造出一台煤气内燃机
1880年,爱迪生发明“巨汉”发电机
A、材料创新 B、动力革新 C、交通变革 D、通信进步3. 在多重因素的作用下,历史的车轮不断前进,人类的社会生活不断发生变化。下图展示的是人类交通工具的演变,这一变化产生的直接因素是( )A、思想解放的推动 B、国家政策的调整 C、社会生活的变化 D、科学技术的发展4. 下表反映了19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业的发展趋势,其呈现出的最主要特征是( )年份
1870年
1900年
企业总数(个)
808
669
工人总数(人)
78000
272000
产量(吨)
3200000
29500000
投资额(美元)
121000000
5900000000
A、科技创新广泛应用于生产 B、城市工业化快速提高 C、企业规模数量扩展 D、生产和资本走向集中5. 19世纪以来,英国妇女纷纷走出家庭。据统计,1851年全国约1 066万妇女中,参加工作的就有280多万人,约占全国劳动者的30%,分布在纺织、服装、采矿、金属、造纸、印刷等行业。由此可见,在当时的英国( )A、妇女已成为工业生产的主体 B、妇女政治地位大大提高 C、工业革命推动妇女角色转变 D、社会贫富分化日益加剧6. 1829年,法国4万多个市镇中有1.4万个没有学校;1833年,法国政府基于经济发展的需要提倡普及初等教育。到1847年,只有3 213个市镇没有学校,小学生人数从140万增至353万。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法国实现普及义务教育 B、工业革命促进教育发展 C、教育进步触发启蒙运动 D、教育公平消除社会矛盾7. 19世纪40年代起,伦敦的报纸可以及时送往全国各地,铁路公司为液态奶打开了城市市场,铁路还需要标准时间来制定时刻表,火车还改变了邮政服务。材料表明( )A、英国掀起了建设铁路的热潮 B、近代交通改变了社会生活 C、蒸汽机车广泛运用到运输业 D、铁路导致人口大规模流动8. 19世纪英国政府颁布了部分法律,如1843年颁布了《控制蒸汽机和炉灶排烟法》,1855年颁布了《有害物质去除法》,1876年颁布了《河流防污法》。其主要背景是( )A、工业革命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B、工厂发展规模需要限制 C、多种疾病的发生和流行 D、英国社会普遍重视立法9. 1687年,牛顿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学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物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牛顿的科学发现,使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探索向前迈了一大步。1859年,《物种起源》的出版,打破了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在生物科学领域掀起了一场伟大革命。上述材料说明了( )A、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突出成就 B、自然科学在近代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C、文学巨匠在社会发展中的成就和作用 D、革命领袖在历史转折关头的重大作用10. 如图,此枚邮票的发行,是为了纪念( )A、瓦特 B、达尔文 C、法拉第 D、本茨11. 近代以来,文学艺术巨匠们创造了许多闻名世界的作品。下列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巴尔扎克——“人间喜剧” B、列夫·托尔斯泰——《哈姆雷特》 C、梵高——《向日葵》 D、贝多芬——《英雄交响曲》12. 某历史杂志世界近代史专栏展示了下列内容,据此推断专栏的标题是(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封面
《物种起源》手稿
《战争与和平》封面
绘画《向日葵》
A、近代科技与文化的发展 B、多彩的近代艺术宝库 C、战争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D、生物科学的重大突破二、非选择题(共64分)
-
13. 工业革命引发了诸多的社会变革,深刻地改造了人类社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的优越地位在十八世纪归功于优越的政治制度……在19世纪初期则几乎完全归功于机械技术。在1740年,“效法英国”一词已经成为人们的口头禅,而到1830年,英国已成为“工业欧洲的老师”……
——摘编自C.W.克劳利《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 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示意图
材料三 19世纪在城市化过程中,工厂主任意建造厂房,在曼彻斯特、伯明翰等城市,狭窄且不规则的街道上工业建筑和居民建筑混杂交织在一起,工业生产所带来的污水和浓烟在城市里蔓延,伦敦被称为“雾都”……在大不列颠,1911至1913年间,25岁以上的人中占4.93%的人拥有60%以上的财富,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英国成为“工业欧洲的老师”的有利条件。(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归纳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影响。1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英国大事年表
15至16世纪
莎士比亚创作了三十多部剧本和大量诗集
1640年
查理一世召开议会,筹集军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1649年
英国成立共和国
17世纪下半期
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1688年
英国宫廷政变,确立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统治
18世纪60年代
英国工业革命开始
1785年
瓦特改进的蒸汽机投入使用
1825年
斯蒂芬森发明的“旅行者号”机车在英国试车成功
1831年
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提出了制造发电机的基本原理
1840年前后
英国工业革命完成
1859年
达尔文出版《物种起源》
(1)、请说出上表中“1688年”和“18世纪60年代”两个事件之间的联系。(2)、根据上表,概括推动英国发展的主要因素。(3)、请为上表提炼一个合适的主题。1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战争与和平》以四个贵族大家庭的生活情节为线索,展现俄国从城市到乡村的广阔的社会生活风貌,反映了1805年到1820年之间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包括抗击拿破仑入侵的卫国战争等。作品歌颂了俄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和英勇斗争的精神,探讨了俄国的前途和命运……
材料二 贝多芬对拿破仑仰慕不已,把他当成建立伟大共和国的英雄人物,并为他谱写了一首交响曲,乐谱总谱上写着“献给拿破仑·波拿巴”。可是当拿破仑称帝的消息传来,贝多芬勃然大怒,叫喊着:“现在他必会蹂躏所有的人权以满足野心,他将凌驾于其他人之上而成为暴君。”当这首交响曲出版时,贝多芬把标题改为“英雄交响曲——为纪念一位伟人而作”。
材料三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
——贝多芬
(1)、前两则材料都涉及法国历史上同一位著名人物,他是谁?(2)、《战争与和平》的作者是谁?列宁曾经对他有何高度评价?请再写出他的两部作品。(3)、材料二中,贝多芬听到拿破仑称帝的消息后为什么勃然大怒?(4)、结合材料二、材料三,说一说贝多芬身上体现了怎样的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