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宰便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质量监测试卷
试卷日期:2025-01-17 考试类型:期中考试
一、基础积累(共4道小题,20分)
-
1. 阅读
在一个沉jì①____的午后,我撑开雨伞,漫步在长长的小巷。雨xī xī②____沥沥地下着,雨点滴落在伞布上,又悄悄地跳落在石板路上。湿润的微风中飘来淡淡的花的气息,我静静地在小巷里漫步。
走出小巷,我看见柏油马路被雨水打湿了,黑亮黑亮的,显得格外干净。车子飞驰在马路上,车轮带起一朵朵水花,晶莹tī③____透,漂亮极了。车灯、红绿灯倒映在如同镜面般的马路上,犹如夜晚闪烁的霓虹灯。雨季的到来,让路边各种野草也油然而生。再看看路边花坛中正开得灿烂的菊花,全部昂首挺胸 , 展示着顽强的生命力!
(1)、请根据上面文段的语境和拼音,用楷体字写出横线处的字词。(2)、上面文段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飞驰 B、闪烁 C、油然而生 D、昂首挺胸2. 根据所给信息默写相应内容。① , 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
②逝者如斯夫,。(《论语·子罕》)
③乡书何处达?。(王湾《次北固山下》)
④夕阳西下,。(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⑤正是江南好风景,。(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⑥ , 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朱自清《春》)
⑦《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既表现节日思乡,也表示对百姓疾苦的关切的句子
是: , 。
⑧《夜上受降城闻笛》一诗中,描写边塞月夜的独特景色的句子是: , 。
3.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世说新语》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文言志人小说”的代表作,由南朝宋的刘义庆主持编写,主要记载了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B、“迁”是中国古代官吏调动的常用词语,汉代尊右卑左,故将降职称为“左迁”。《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便是李白听闻王昌龄被降职为龙标县尉之后所写。 C、冰心,原名谢婉莹,代表作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樱花赞》等。 D、泰戈尔,英国文学家。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著有诗集《新月集》《园丁集》等。二、阅读能力(共15道小题,50分)
-
4. 整本书阅读(1)、《朝花夕拾》中下面语段的“她”指的是 ( )
她对自己的儿子虽然狠,对别家的孩子却好的,无论闹出什么乱子来,也决不去告诉各人的父母。
A、鲁迅的母亲 B、阿长 C、衍太太 D、范爱农的祖母(2)、小文在读《朝花夕拾》时,用思维导图梳理了部分内容。请你调动阅读积累,在①②③处填写相应内容。5. 现代文阅读稻草
小时候,在每个秋季,所有分秒都是美丽的。在稻穗弯腰深情凝视脚下土地的时候,在黄色染在稻穗上的时候,稻田就成了我们小孩子的天地,那是比吃了糖果还甜的日子。
就像蚯蚓闻到泥土香、鱼闻到水香、农民闻到稻米香一样,我们闻到稻草香。
当人们收割完稻子,田里的稻草就会被一丛一丛地割下来。人们将稻草捆起来,做成简单的稻草人,摆阵般的,密密麻麻安置在田里,然后晒几天太阳,等到水分蒸发得差不多了,人们就会寻一棵柏树,绕着树干把稻草一层一层垒砌成堆。小孩子总是被贴上不听话的标签,而淘气也的的确确是小孩子的天性。那时候的我们,老是被抓作典型,被数落一番。
我们常常叫上村子里所有的小孩子,组成大部队,走到河对面的稻田里去。各人拿着各自的旧衣服,在稻田里摆弄着稻草,一点一点构思稻草人的体型、姿态、着装,我们这些小小的设计者,用稻草做另一个自己,给稻草人穿上留有自己印记的衣服,再用稻草铺一个大床,美美满满地躺在床上,欣赏成品,享受和煦的阳光,努力吸着稻草的香味,然后就在那稻草上安稳地睡起来,毫无烦忧。
而现在,成堆的稻草却难得一见了,机械代替了手工,人们开始用机械收他们的粮食,很快稻米就会装进他们的粮柜。而稻草都被平摊在地里,晒干后,收在一起,一把火烧得只剩灰烬,种上麦子之后,连一丝丝的痕迹都找不到。对于变迁我并不想抱怨什么,我只是觉得,有些东西在生命里,开着永不凋谢的花,能随时随地赠予我们一片风景。
对于稻草我总是有着特别的热爱。每每在语文试卷或者课外读物上看到关于稻草的文字,我的心总是不可抑制地疼起来,连着童年的欢喜和阔别多年仍能在文字里重逢的喜悦。那些字句使我潸然泪下,因为稻草占据着我童年记忆的一半空间,载着我所有沉甸甸的爱和温暖。那时躺在稻草上安稳入睡的我们,对稻草也有着大人们难以理解的依赖和信任。
我之所以对稻草无比热爱,有一部分来自于稻草人给我的震撼。
应该是十一二岁吧,不算大也不算小的年龄。农人刚刚收割完田里的稻子,天色转暗之际,就迎来了罕见的暴雨天。雨水倾盆而下 , 毫不松懈 , 俨然敢死队的战士一般 , 势必要让人们生出畏惧 , 才肯罢休 , 就连风也出来为雨呐喊助威。许多树一棵一棵倒下了,像沙场战死的士兵,横七竖八地倒在地上。由于大水的冲刷,有些生长在山坡上的树成片地滑下来,堵住路口,毫无生机的暗绿色触目惊心。第二天雨停后,去田里看看,那稻草人仍直直地站立,尽管被风雨吹得狼狈不堪,衣服都松松垮垮地贴在身体上,但它还是勇敢地承受住了这无情的风雨。我感到震撼,为什么许多生长几十年的大树都被摧毁,而小小的稻草人却能够存活。
有时我真想把记忆一层一层剥开来,看看里面到底留下些什么。然而,当我顺着记忆的指南针摸索的时候,却顿悟出许多曾经使我迷惑不解的东西。就像立在稻田里,历经风雨后存活的稻草人,终于等来雨过天晴。
我怀念的,除了稻草,还有些什么呢?童年吗?失去的已无力挽回,记忆在时间流逝里慢慢下落,我只好一笑而过。可这稻草香,会一直弥漫在我呼吸的空气里,经久不散。
(1)、作者回忆了小时候与稻草有关的几件事,下列情节在文中未出现的一项是 ( )A、人们捆稻草做成简单的稻草人。 B、孩子们做稻草人并欣赏成品。 C、“我”用机械收好稻草并晒干烧成灰烬。 D、“我”看见稻草人经历暴风雨仍然站立。(2)、下列关于“我”对稻草的情感态度,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喜爱(热爱) B、震撼 C、怀念 D、迷惑(3)、第8段画线句运用描写,通过描写 , 衬托出 , 为下文写“我”被稻草人的顽强所震撼做。(4)、文末说道“我怀念的,除了稻草,还有些什么呢”,请你结合全文内容说说作者还怀念什么。6. 阅读母亲的独家配方
干菜并不是什么稀罕物,每年夏秋两季,不少人家都会自制一些干菜,留待冬春时节食用,以备青黄不接。
有一个朋友,回乡探亲,回来后送给我一份很特别的礼物——干菜。千里迢迢,朋友居然背回来一包干菜送给我,简直是匪夷所思。不过话又说回来,我还是挺感动的,因为这包干菜跟着他坐飞机,倒火车,就算他送我一片鹅毛,也是礼轻情意重!
我把那包干菜拿过来放在鼻子底下嗅了嗅,倒是有一丝干菜的清香,只是卖相不大好看,颜色黯淡发黑,看不出是什么东西。
朋友笑说:“这是霉干菜啊!别看卖相不好,吃起来可香呢!是我母亲用独家配方制作的。”我也笑了,这包皱巴巴失掉水分的干菜,居然就是大名鼎鼎的霉干菜。据传,乾隆六下江南都为霉干菜倾倒,大才子苏东坡也曾亲自派人研制霉干菜扣肉。
霉干菜这个名字,我是知道了,但对霉干菜的本来面目还是很陌生的,不但相见不相识,而且也并没有觉得十分好吃。
说起霉干菜,朋友如数家珍,一脸的陶醉。他说:“我母亲有一片小小的菜园,每年秋末冬初,她会采摘新鲜的芥菜、油菜、白菜之类,放进盆里加盐腌渍,待菜变软后,便收入坛中,一层盐一层菜,最后把坛口封严,过个两三周以后,把菜取出晾晒,便成了咸鲜美味的霉干菜。
“说起来很简单,做起来工艺很烦琐很复杂,每次做霉干菜的时候,母亲都当作一件很神圣的大事来做,几蒸几晒,直至菜色黑红发亮才会重新收入坛中存储起来。
“母亲自创的霉干菜菜系,当真是百吃不厌,而且手边现成的食材,随便什么,配上霉干菜都会非常好吃,简直像变戏法一样。
“后来,大学毕业,我去了外省工作,吃母亲做的霉干菜的机会越来越少,每次回家,母亲都会提前准备好一大包,给我带回去,也好让我留着解解馋。”
朋友一边说,脸上一边露出馋相。
我想起我的母亲,我的母亲也有制作干菜的独家配方。每年秋天,她会变着法儿做各种各样的干菜,送给我留着慢慢吃。比如萝卜干,青翠的萝卜,切片或切条,腌制晾晒,变成萝卜干,萝卜干可以酱制作小菜,也可以烧排骨。比如干豆角,新鲜的豆角上锅蒸成六七分熟,然后晾干,变成干豆角,干豆角炒肉片是我的最爱。比如鱼干,用新鲜的小鱼,腌制晾干,然后在锅里煎或蒸,那滋味,那香味,贯穿整个人生。
每一位母亲,手中都有制作干菜的独家配方,制作出来的干菜,让每一个儿女,让家人一辈子记挂,不管走到哪里,那份藏匿着爱的干菜都会通到胃里,会记到心上。
天底下最不怕麻烦的那个人,是母亲。天底下记挂你肠胃的那个人,是母亲。无论你走到哪里 , 你的喜好永远是母亲心上的一个不写字的账本 , 不用看也知道你想吃什么 , 爱吃什么 , 需要什么。
(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借与干菜相关的几件事的叙写,赞颂了普天下母亲那份无私、细腻的爱。 B、选文第4段对朋友进行神态、动作描写,表现了朋友对母亲勤劳能干的夸赞和无比自豪之感。 C、选文第11段写“我”从朋友的叙述中想到了自己的母亲,再现“我”的母亲制作干菜的那些独家配方,丰富内容,突出中心。 D、选文的主角应该是母亲,可对朋友的描写居多,这是因为朋友的话是“我”忆起母亲,感念母爱的触发点,也从侧面表现天下母亲的爱子情怀。(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13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3)、认真阅读文章,根据提示补全相关内容。故事情节
收到干菜
②
③
了解工艺
“我”的反应
①
勉强接受
不觉好吃
④
(4)、试分析标题“母亲的独家配方”的含义。7. 古代诗文阅读原谷谏文
原谷①有祖,年老,谷父母厌憎,欲捐②之。谷年十有五,谏父曰:“祖育儿生女,勤俭终身,岂有老而捐之者乎?是负义也。”父不从,作舆③ , 捐祖于野。谷随,收舆归。父曰:“汝何以收此凶具?”谷曰:“他日父母老,无需更作此具,是以收之。”父惭,悔之,乃载祖归养。
(选自《太平御览》)
【注释】①原谷:人名。②捐:抛弃。③舆(yú):手推的小车。
(1)、以下是“凶”在古汉语字典中的义项,文中加点字的“凶”的意思应是 ( )A、饥荒,歉收 B、不吉利 C、凶恶,残暴 D、害怕,恐惧(2)、原谷父亲又“载祖归养”的原因是什么?(3)、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一致的一项是 ( )A、欲捐之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论语>十二章》) B、捐祖于野 于我如浮云(《<论语>十二章》) C、父不从 日中不至(《陈太丘与友期行》) D、乃载祖归养 去后乃至(《陈太丘与友期行》)8. 阅读除夜①作
【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
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
霜鬓明朝又一年。
除夜宿石头驿
【唐】戴叔伦②
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
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
【注释】①除夜,除夕之夜。②戴叔伦,抱有济时之志,为官治绩斐然。晚年曾被诬拿问,后得昭雪。
(1)、这两首诗中不属于共同情景感受的一项是 ( )A、旅馆寒灯 B、游子凄悲 C、苦笑酸辛 D、鬓发斑白(2)、两首诗的最后一句都用了“又”字,两个“又”传达了哪些共通的情感?三、综合运用(共3道小题,15分)
-
9.(1)、综合性活动将在10月20日举行,班主任派张华负责邀请数学王老师参加这次活动。下面是张华拟写的邀请函,其中有两处错误,请找出并修改。
邀请函
尊敬的王老师:
七年级(7)班将于××年10月20日下午3点,在本班教室举行“有朋自远方来”的主题班会,希望能得到您的指导,请您务必准时参加。
××年10月17日
邀请人:张华
(2)、下面是微信朋友圈中好友关于本次活动策划的留言。请你参照示例,紧扣“交友”再设计两个具体活动项目。活动项目一:畅谈交友之道;
活动项目二:;
活动项目三:。
(3)、下面是一位同学与朋友相处的感受,结合语境,在语段的横线处填写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友情是①____,是共同经历的点点滴滴,在岁月里潺潺流淌;友情是②____,是彼此心头的屡屡光亮,在成长中驱散阴云;友情是③____,是拂过心田的丝丝畅快,在征途上平添惬意。成功时,友情是一次击掌,为你喝彩;跌倒时,友情是一次扶起,给你安慰;奋进时,友情是一句“加油”,给你鼓励。友情,是我们共同度过的岁月,是地久天长里我们成长的足迹。
A、①一阵柔柔的轻风 ②一轮明媚的暖阳 ③一条清澈的小溪 B、①一条清澈的小溪 ②一轮明媚的暖阳 ③一阵柔柔的轻风 C、①一阵柔柔的轻风 ②一条清澈的小溪 ③一轮明媚的暖阳 D、①一条清澈的小溪 ②一阵柔柔的轻风 ③一轮明媚的暖阳四、写作能力(60分)
-
10. 泰戈尔曾经说过:“你今天受的苦,吃的亏,担的责,扛的罪,忍的痛,到最后都会变成光,照亮你的路。”所以无论遇到多大的苦难,都别轻易放弃。正所谓山有顶峰,湖有彼岸。即使远方风雨兼程,我们也要迎难而上,坚持下去,山顶那最美的风景才会离你越来越近。
请以《少年,别放弃》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
写作提示及要求:明确不放弃的是什么;详略得当,充分表现不放弃的过程、收获;有自己的发现、感悟、思考等;符合生活常理,内容健康,文体明确;勿抄袭、套作,勿泄露考生姓名、校名等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