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二氧化碳(性质、制备)
试卷日期:2022-04-01 考试类型:二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下列气体中,参与植物光合作用的是( )A、 B、 C、 D、2. 下列实验或现象不能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的是( )A、收集CO2 B、振荡后塑料瓶变瘪 C、气球上浮 D、倒入CO2的纸袋下沉3. 根据图示实验现象不能得到的实验结论是( )A、二氧化碳气体可用于温室气体肥料 B、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可以用向上排空气集气法 C、二氧化碳气体的用途之一是灭火 D、二氧化碳气体没有可燃性4. 2020年9月22日,我国对全球宣布: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实现这两个目标,碳循环必不可少,下列有关碳循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CO2释放O2 B、动、植物呼吸作用吸收O2释放CO2 C、用石灰水吸收空气中过量的CO2 , 以解决温室效应 D、提倡“低碳生活”,大力推广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5. 实验操作考试中,小红同学抽到“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以下是她的部分实验操作,其中有不正确的一项是( )A、装大理石 B、加稀盐酸 C、制取并收集CO2 D、检验是否收集满6. 下列关于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CO2能用作灭火剂;CO不可以 B、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可除去CO2中混有的CO C、CO2排放过多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CO极易与人体中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 D、CO2可用于人工降雨;CO会形成酸雨7. 下列是某兴趣小组制取、收集并检验CO2的有关实验操作,其中不正确的是( )A、甲图中推动注射器时,长颈漏斗下端冒气泡,说明气密性良好 B、乙图中长颈漏斗下端要伸入液面下,是为了防止气体逸出 C、丙图装置可以测量CO2的体积,植物油是为了防止CO2气体溶于水 D、丁图中为了检验CO2 , 滴入的试剂为澄清石灰水8. 化学小组用下图装置,研究反应中NaHCO3与CO2之间量的关系。向盛有足量稀硫酸的锥形瓶中加入1.26 gNaHCO3 , 粉末,完全反应至不再产生气泡。发现反应前后质量变化值小于生成CO2质量的理论值,原因分析不合理的是( )A、部分CO2溶于水 B、部分CO2仍留在锥形瓶中 C、部分CO2与水发生反应 D、部分NaHCO3粉末没有反应9. 某实验小组设计了验证二氧化碳性质的创新实验(如下图所示),取三通U型管连接在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的导气管上,并点燃高低错落的小蜡烛,做实验①,然后拔下三通U型管,并夹紧上端,做实验②。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①和②都是低处蜡烛先熄灭 B、实验①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助燃不可燃 C、实验②中U型管内壁可能会变黑 D、实验②中得到启示是:从着火燃烧的高层房间中逃离,沿墙角伏低身子迅速爬向门外10. 中国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一种CO2的“捕捉”和转化过程如下:在高压时将烟道气中CO2溶于甲醇(CH3OH)中,得到二氧化碳的甲醇溶液;用“捕捉”到的二氧化碳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生产甲醇,同时生成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整个过程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B、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 C、转化过程中的“一定条件”可能需要合适的催化剂 D、转化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1. 用下图所示四个实验探究二氧化碳能否与水反应,实验中所用的纸花均用石蕊染成紫色并干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①和④的紫色纸花会变红 B、对比①,推断④有酸性物质生成 C、对比④纸花放入集气瓶前后的现象,省略②也能得出同样的实验结论 D、综合①②③④可得出的结论是: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且碳酸很稳定12. 碳和碳的化合物知识网络如图所示(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反应)。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反应(1)是吸热反应 B、反应(3)的类型为置换反应 C、(5)(6)的反应可用石蕊溶液验证 D、(7)可用于实验室检验二氧化碳13. 一种无色气体X通过灼热的碳,得到另一种气体Y,Y和灼热的CuO反应又得到铜和X,X和Y分别是( )A、X是CO、Y是CO2 B、X是O2、Y是CO C、X是CO2、Y是CO D、X是O2、Y是CO214. 如图所示实验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浸过紫色石蕊溶液的干燥棉球。下列能准确描述实验现象的是( )A、④比①先红,②、③不变红 B、①比④先红,②、③不变红 C、④变红,①②③不变红 D、①变红,②③④不变红15. 利用数字化实验可以形象地比较不同形状的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倾斜锥形瓶使试管内的稀盐酸流入瓶中与固体发生反应,瓶内气压的变化如曲线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曲线①表示块状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 B、b点表示碳酸钙与盐酸反应已停止 C、等质量碳酸钙粉末产生的CO2的质量最多 D、对比分析点c、d可知,相同的气压时,粉状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速率更快16. 某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对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探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中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加热后恢复紫色 B、B处溶液变浑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C处的实验现象是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 D、该实验说明二氧化碳气体能使紫色石蕊变色且不支持燃烧17. 用气体压力传感器研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图Ⅰ表示的是该实验的设计方案,图Ⅱ中曲线1和曲线2分别表示瓶1和瓶2内气压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曲线1说明1体积水约消耗1体积CO2 B、曲线1不能说明水和CO2发生化学反应 C、对比曲线1和曲线2可知,CO2和氢氧化钠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应 D、继续向瓶2注入稀盐酸,共注入稀盐酸20mL,此时瓶内的气压刚好恢复到起始气压18. 下列四个装置都能制取二氧化碳,其中能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的是(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④19. 含杂质的Fe2O3固体样品20g,高温下用足量的CO完全还原(杂质不与CO反应),将生成的CO2气体用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充分吸收后,产生30g白色沉淀。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入的CO质量为8.4g B、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为11.2g C、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80% D、样品中氧元素质量分数一定为24%20. 如下图所示:若关闭Ⅱ阀打开I阀,紫色小花(用石蕊溶液染成)变红;若关闭I阀打开Ⅱ阀,紫色小花不变红。则甲瓶中所盛的试剂可能是( )
①浓H2SO4 ②浓NaOH溶液 ③饱和NaCl溶液
A、只有① B、只有② C、①② D、①②③二、填空题
-
21. 向盛有蒸馏水的试管中滴加几滴石蕊试液,并通入二氧化碳气体,现象是 , 该现象说明所得溶液的pH值7(填“>”、“<”或“=”),用方程式解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22. 现有CO2、N2、O2三种气体,可用澄清石灰水先鉴别出其中一种气体,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剩余两种气体可用区分。23. 把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氮气混合物依次通过:①炽热的碳层、②灼热的氧化铜,充分反应后得到的气体是。此过程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24. 厕所用清洁剂中含有盐酸,不慎洒到大理石地面上,会发出嘶嘶声。请你用化学原理解释这一现象 , 并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5. 如图是某同学探究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请回答:
依据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设计甲实验,观察到的现象应该是。乙实验,将充满CO2的试管倒扣在滴有紫色石蕊溶液的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 并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6. 有A、B、C、D四种元素,A、B分别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和金属元素;C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在军事上可作烟幕弹;D元素的单质可在A元素形成的单质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用元素符号表示A、B、C、D。27. 小勇在化学晚会上观看了“瓶吞鸡蛋”的魔术(如图1),看到鸡蛋被吞进瓶内。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小勇思考:瓶能吞蛋,能不能吐蛋呢?他进行了如图2的实验,结果鸡蛋吐了出来。他加入的试剂P是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吐蛋的原因是。
28. 如图所示,试管①中盛有接近沸腾的热水,试管②中充满CO2气体。将胶头滴管中的浓氢氧化钠溶液挤入试管②中,充分反应后打开止水夹K,试管①会出现的现象是 , 解释原因: , 写出试管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9. 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下列现象:(1)、小颖同学在探究二氧化碳性质时,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石蕊溶液很快变红色,原因是。(2)、石灰浆抹墙,墙壁坚硬、洁白,是因为。30.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填写序号)。①液氮可作制冷剂;②洗洁精洗油污的原理是洗洁精将油污溶解形成了溶液;③医院的“钡餐透视”使用碳酸钡;④氢气、甲烷、一氧化碳在点燃前要检验气体的纯度;⑤干冰灭火既能降温,又能隔绝空气,而且灭火后不会留痕迹。
三、综合题
-
31. 碳及其化合物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内容。(1)、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请从原子结构的角度分析原因。(2)、下列关于CO2与CO的比较正确的是(多选题,填字母序号)。
a.CO2可用于人工降雨,CO可用于光合作用
b.通常情况下,CO2能溶于水,CO难溶于水
c.CO2无毒,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d.CO2和CO都具有还原性,都可以做还原剂
(3)、如图实验,向试管A、B中通入CO2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化学现象是;该实验证明了。(4)、某同学用下图装置(铁架台等略去)制取二氧化碳,并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①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a处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的原因。
②写出b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移开挡板后,观察到的现象为。
(5)、在实验室里,将25g石灰石样品(杂质不参加反应,也不溶于水)放入盛有100g稀盐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测得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为116.2g。求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32. 大理石、石灰石有很重要的用途,它的主要成分碳酸钙也与我们的学习、生活有密切联系。下列是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及与其有关的性质实验:(1)、A中长颈漏斗的作用是 , 验满时(选填“用”或“不用”)将导管从集气瓶中移出,锥形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所取用的大理石中含10 g CaCO3 , 与足量盐酸完全反应后,理论上能制取二氧化碳g。(2)、用A中制取的二氧化碳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①B中蜡烛火焰自下而上依次熄灭,说明CO2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②C实验是将充满CO2的试管倒扣入澄清石灰水中,然后取下橡皮塞,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③D中现象:干石蕊纸花 , 湿石蕊纸花由紫色变红色。
(3)、牙膏是常见的日用化学品,牙膏中常用的摩擦剂有碳酸钙和二氧化硅,根据其用途猜测二氧化硅(选填“易溶”或“难溶”)于水。牙膏中使用的碳酸钙用石灰石来制备,下面有两种制备方案:①甲方案中Na2CO3溶液可以用一种气体代替,写出该气体与Ca(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乙方案与甲相比,优点之一是。
(4)、有一些补钙剂的主要成分也是碳酸钙。如图为某钙片的商品标签,按标签计算,每片含碳酸钙(CaCO3)1.5g,则每片能补充钙元素g。33. 化学兴趣小组对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发生进行了探究。(1)、从压强变化的角度探究。①利用图甲装置进行实验,先挤压胶头滴管,再打开止水夹,观察到烧瓶内形成红色“喷泉”,原因是烧瓶内压强(填“大于”或“小于”)外界大气压;
②利用图乙装置进行实验,分别将等体积的NaOH溶液和水同时注入盛有等体积CO2的玻璃容器中。证明CO2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实验现象是;
③写出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利用“数字化实验”探究。①写出图丙中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 , 检验CO2的方法是;
②实验测得烧杯中溶液的pH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丁所示,可推知反应过程中浓度不断减小的离子是(填离子符号)。
(3)、氯碱工业生产的烧碱样品中常含有Na2CO3和NaCl等杂质。为测定烧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称取20g烧碱样品,加足量水溶解,再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称量,得到0.197g碳酸钡(BaCO3)固体。①检验烧碱样品中是否含有Na2CO3 , 可选择的试剂是(填字母);
a.稀盐酸b.澄清石灰水c.酚酞
②计算烧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34. 碳及其化合物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内容。(1)、请将如图虚线框内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补画完整。(2)、金刚石和石墨都属于碳单质,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却有很大差异,其原因是(填字母代号)。a构成它们原子的大小不同 b两种物质有不同种原子构成
c构成它们的原子数目不同 d两种物质里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3)、某同学用如图装置(铁架台等略去)制取纯碱干燥的CO2 , 并探究CO2的性质。①A装置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请简述使反应停止的原理。
②B装置中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证明CO2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的实验现象为。
(4)、制取CO2后的酸性废液需处理后再排放;除去CO2常用碱液吸收法。①检验某废液是否呈酸性,可选用的一种试剂(或用品)是。
②为探究足量NaOH溶液吸收CO2后溶液中溶质成分,某同学设计了如下方案:取少量溶液,加入足量Ca(OH)2溶液,反应后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酚酞溶液。若溶液变红,溶质为Na2CO3和NaOH。请指出该方案中的不正确并加以改正。
(5)、某温室大棚需用到440LCO2(按标准状况计算,CO2密度为1.964gL),用足量盐酸与含CaCO380%的石灰石反应制取,需要这种石灰石的质量是多少?35. 当空气中的CO2含量超过一定量时会影响人体健康。[查阅资料]空气中CO2的体积分数为1%时,人会有心跳加快、困乏、注意力不集中、轻度恶心等症状;体积分数为5%时,会有呼吸不畅、头晕、耳鸣、血压升高等症状;体积分数为10%时,会有严重缺氧、丧失意识、昏迷等症状。
[提出问题]在没有专业测量仪器的情况下,如何检验空气中CO2的含量已经达到影响人体健康的程度?
[设计实验]依据CO2的性质,设计检验方法。
CO2性质
反应检验方法
预期现象
方法1
(1)
用燃着木条检验
燃着木条熄灭
方法2
与水反应
用X溶液检验
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
方法3
与石灰水
用澄清石灰水检验
溶液中产生白色浑浊
(1)、方法1依据的CO2性质是。(2)、根据方法2的预期现象推断,所需试剂X是溶液。(3)、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方法3的原理:。(4)、[配制样品]常温常压下,配制CO2体积分数不同的气体样品。[进行实验]常温常压下,集气瓶和试管中盛有空气或气体样品,分别进行以下实验。
方法1
方法2
方法3
实验过程
空气
正常燃烧
溶液无明显变化
溶液无明显变化
1%的CO2气体样
正常燃烧
溶液无明显变化
溶液中产生白色浑浊
5%的CO2气体样
正常燃烧
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
溶液中产生白色浑浊
[解释与应用]
从灭火原理分析,方法1中均没有出现“燃着木条熄灭”的原因是。
(5)、1班有部分同学在教室内出现“困乏: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时,小林同学想用上述实验方法检测教室内CO2气体的含量,他应该选用的方法是(填方法序号)。(6)、2班小瑜同学收集了教室中的气体,尝试用方法2进行实验,发现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由此现象推测此时教室中CO2的含量可能为 (填字母序号)。A、1%以下 B、1% C、1%~5% D、5%以上四、推断题
-
36. A﹣J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B、E、H、J是单质。其余的均为化合物。气体C可用于灭火。它们相互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物质B的化学式:。(2)、反应①的其基本反应类型是。(3)、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4)、“H红色固体J”的转化化学方程式:。37. 图中 A~J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E、F、G、J由一种元素组成,其余均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常温下A、B均为气体且能产生温室效应,F、I是红色固体。图中“一”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1)、写出化学式:A , F。(2)、写出 C→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写出H与I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B与E反应是(填写“放热”或“吸热”)反应。五、实验探究题
-
38. 如图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1)、仪器a的名称是。(2)、检查B装置气密性的方法为。(3)、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用D装置收集时,验满的操作是。
(4)、探究带火星的木条在不同体积分数氧气中的复燃情况,部分实验数据记录如下。往集气瓶中注入占其容器50%的水(如图所示),用排水法收集完氧气后,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该集气瓶中,推测实验现象为。
(5)、甲烷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并收集甲烷,可以选择的装置组合为(填标号)。39. 实验室现有如下实验用品:氯酸钾、稀盐酸、大理石、火柴、药匙、镊子、带铁夹的铁架台、升降台及以下仪器。请回答下列问题,并按要求填写相应空白:(1)、写出b、c的仪器名称,b;c。(2)、利用上述仪器及药品能制取的气体是 , 制取一瓶该气体需要的仪器标号有 ,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若利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实验中会观察到液面下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这是因为发生装置内物质反应时气体体积(填“增大”或“减小”,下同),压强 , 在压强差的作用下,气体从导管口冒出。(4)、若要制取能提供呼吸的气体(写化学式),还需提供一种药品,其作用是作。40.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对CO还原Fe2O3粉末的实验进行探究(固定装置略)。(1)、按如图连接装置,在装入试剂前,先检查。(2)、依次写出装置A、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其中装置B的作用是。装置C的作用是。(3)、反应一段时间后,装置D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实验后,大家一致认为该装置有缺陷,改进方法是。41. 根据下列装置,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问题。(1)、某学习小组将实验室制取常见气体的相关知识归纳如下:气体
制取方法(原理)
发生装置
收集装置
氧气
1.加热高锰酸钾
均可选择(填代号)装置(可根据需要塞入棉花)
均可选择装置(填代号)
2.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3.固液混合常温反应,化学方程式:
均可选择B装置
二氧化碳
大理石与稀盐酸常温反应
(2)、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最多能溶解0.7体积二氧化碳。如图1所示,用烧瓶收集1瓶二氧化碳,连接压强传感器和1只装有20mL蒸馏水的注射器,迅速将注射器里的蒸馏水全部注入烧瓶中,测得压强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①CD段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②D点压强大于B点,说明反应后容器内压强略大于反应前压强,对此你的解释是。
42.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二氧化碳的制取和相关性质进行探究。(1)、CO2的制取:A或B装置均可作制取CO2的发生装置,选用A装置的优点是 ,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利用C装置可以进行许多实验。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填序号)A.收集CO2气体:将CO2气体从n端通入
B.检验CO2是否收满:将燃着的木条放在n端
C.检验所得到的气体是CO2:在瓶中盛少量澄清石灰水,将气体从m端通入
D.测定CO2气体的体积:在瓶中盛满水,m端连接量筒
(2)、CO2的性质:如图2所示进行实验(湿润的紫色纸花是用紫色石蕊溶液浸泡而成的)。打开K后,再缓缓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观察到的现象是。(3)、CO2的吸收:我国提出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捕捉和封存”技术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之一。常温下,采用加压水洗法可捕集CO2 , 原因是。(4)、CO2的转化:清华大学研究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甲醇,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醇的化学方程式为。
43. 实验室现有高锰酸钾、二氧化锰、稀盐酸、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湿润纸花、火柴、棉花及如图1所示仪器。(1)、用上述药品制取氧气,待气泡时,开始收集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该反应属于(填基本反应类型)反应。完成该实验还需要补充的一种仪器为(填名称)。(2)、如图2,若补充一种药品,还能制取二氧化碳,并探究其性质。①请连接A和B,将制取装置图补充完整: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C中的实验现象是。
②D是向装满的软塑料瓶注入约瓶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
(3)、E是某同学利用报废试管设计的制取氢气的发生装置,该设计除了废物利用的优点外,另一个优点是。实验室制取氢气时一般选用的固体药品是。44. 下列装置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仪器a的名称:。(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应选用的装置为(填字母序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实验室可用装置G进行CO2的部分性质实验:将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放在(填“a”或“d”)处,并与b处现象对比,可说明CO2能与水反应;c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5. 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所学知识制作美丽的“喷泉”。(1)、(实验1)如图所示,将胶头滴管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挤入装满二氧化碳的烧瓶中,轻轻摇动烧瓶,一段时间后打开止水夹,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被倒吸入烧瓶中,形成美丽的“喷泉”。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被倒吸入烧瓶中的原因是:CO2减少,造成。
(2)、(实验2)将针筒内的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同时注入装满二氧化碳的烧瓶中,振荡。测得两烧瓶内气压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图所示。(资料: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相似)3s内,烧瓶中的压强变大的原因是 , 振荡,烧瓶中的压强迅速降低,振荡能加快分别与水、氢氧化钠溶液起作用的原因是。
(3)、烧瓶1中的压强,在a点和b点时相同的原因是 , 如果将“实验1”中两处的氧化钠溶液换成水,(填“能”或“不能”)形成美丽的“喷泉”。(4)、对比图中的两条曲线,证明了“实验1”中CO2减少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5)、(实验3)如图所示,往试管中加入足量的某液体,塞紧试管 塞,打开止水夹,右边试管中的红色溶液从导管口喷出,形成红色“喷泉”。写出能完成该实验的一组药品。
(6)、该实验能形成“喷泉”的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