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锗(Ge)是门捷列夫在1871年所预言的元素“亚硅”,高纯度的锗已成为目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其化合物在治疗癌症方面也有着独特的功效。如图是以锗锌矿(主要成分为GeO2、ZnS,另外含有少量的Fe2O3等)为主要原料生产高纯度锗的工艺流程:

    已知:GeO2可溶于强碱溶液,生成锗酸盐;GeCl4的熔点为-49.5℃,沸点为84℃,在水中或酸的稀溶液中易水解。

    (1)、Ge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GeCl4晶体所属类别是
    (2)、步骤①NaOH溶液碱浸时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3)、步骤③沉锗过程中,当温度为90℃,pH为14时,加料量(CaCl2/Ge质量比)对沉锗的影响如表所示,选择最佳加料量为(填“10-15”“15-20”或“20-25”)。

    编号

    加料量(CaCl2/Ge)

    母液体积(mL)

    过滤后滤液含锗(mg/L)

    过滤后滤液pH

    锗沉淀率(%)

    1

    10

    500

    76

    8

    93.67

    2

    15

    500

    20

    8

    98.15

    3

    20

    500

    2

    11

    99.78

    4

    25

    500

    1.5

    12

    99.85

    (4)、步骤⑤中选择浓盐酸而不选择稀盐酸的原因是
    (5)、步骤⑥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6)、Ge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都具有独特的优异性能,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量子化学计算显示含锗化合物H5O2Ge(BH4)3具有良好的光电化学性能。CaPbI3是H5O2Ge(BH4)3的量子化学计算模型,CaPbI3的晶体结构如图所示,若设定图中体心钙离子的分数坐标为(121212),则分数坐标为(0,0,12)的离子是

    ②晶体Ge是优良的半导体,可作高频率电流的检波和交流电的整流用。如图为Ge单晶的晶胞,设Ge原子半径为rpm,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 , 则该锗晶体的密度计算式为(不需化简)ρ=g/cm3

  • 2、二氯异氰尿酸钠(结构为)是一种非常高效的强氧化性消毒剂。常温下是白色固体,难溶于冷水;合成二氯异氰尿酸钠的反应为 (CNO)3H3+2NaClO=(CNO)3Cl2Na+NaOH+H2O。某同学在实验室用如下装置制取二氯异氰尿酸钠(部分夹持装置已略)。

    请回答下列问题:

    (1)、Cl的价电子轨道表达式为
    (2)、仪器a的名称是;仪器D中的试剂是
    (3)、A中烧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装置B的作用是;如果没有B装置,NaOH溶液会产生的不良结果是
    (5)、待装置C时(填实验现象),再滴加C3H3N3O3溶液,反应过程中需要不断通入Cl2的目的是
    (6)、实验室测定二氯异氰尿酸钠样品中有效氯的原理如下:

    (CNO)3Cl2-+H++2H2O=(CNO)3H3+2HClO

    HClO+2I-+H+=I2+Cl-+H2O

    I2+2S2O32-=S4O62-+2I-

    准确称取m g样品,配成100mL溶液,取20.00mL所配溶液于碘量瓶中,加入稀H2SO4和过量KI溶液,充分反应后,加入淀粉溶液,用c mol/L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滴到终点时,消耗Na2S2O3标准溶液的体积为V mL,则样品有效氯含量为%( 有效氯含量=测定中转化为HClO的质量×2样品的质量×100%)

  • 3、HA是一元弱酸,难溶盐MA的饱和溶液中c2(M+)随c(H+)而变化,M+不发生水解。实验发现,298Kc2(M+)-c(H+)为线性关系,如下图中实线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液pH=4时,c(M+)<3.0×10-4molL-1 B、MA的溶度积Ksp(MA)=5.0×10-8 C、溶液pH=7时,c(M+)+c(H+)=c(A-)+c(OH-) D、HA的电离常数Ka(HA)2.0×10-4
  • 4、恒容密闭容器中,nmol CO23nmol H2在不同温度下发生反应:2CO2g+6H2gC2H4g+4H2Og , 达到平衡时,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c)随温度(T)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平衡常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曲线Y表示cC2H4随温度的变化关系 C、提高投料比nCO2:nH2 , 可提高H2的平衡转化率 D、其他条件不变,2nmol CO26nmol H2T1℃下反应,达到平衡时cH2<c1molL1
  • 5、pH计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是通过测定电池电动势E(即玻璃电极和参比电极的电势差)而确定待测溶液的pH。电池电动势E与待测溶液pH关系为:E=0.059pH+K (E的单位为V,K为常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pH计工作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玻璃电极玻璃膜内外cH+的差异会引起电池电动势的变化 C、若玻璃电极电势比参比电极低,玻璃电极反应:AgCl(s)+e=Ag(s)+Cl D、若测得pH=3的标准溶液电池电动势E为0.377V , 可标定常数K=0.2
  • 6、催化剂催化水煤气变换反应:CO(g)+H2O(g)CO2(g)+H2(g) △H<0,过程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过程I、过程II中都有水参与反应 B、该反应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 C、使用催化剂不能改变水煤气变换反应的△H D、催化过程中既有极性键的断裂和形成,也有非极性键的断裂和形成
  • 7、用下列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B

    C

    D

    探究Cl-对Fe3+与S2O32反应速率的影响

    验证石蜡油发生了裂化(或裂解)反应

    融化Na2CO3固体

    干燥一氯甲烷

    A、A B、B C、C D、D
  • 8、某同学利用下图所示装置探究金属的腐蚀与防护条件。

    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①区Cu电极上产生气泡,Fe电极附近滴加K3Fe(CN)6溶液后出现蓝色,Fe被腐蚀 B、②区Cu电极附近滴加酚酞后变成红色,Fe电极附近滴加K3[Fe(CN)6]溶液出现蓝色,Fe被腐蚀 C、③区Zn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Zn-2e-=Zn2+ , Fe电极附近滴加K3[Fe(CN)6]溶液未出现蓝色,Fe被保护 D、④区Zn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H2O+2e-=H2↑+2OH- , Fe电极附近滴加K3[Fe(CN)6]溶液出现蓝色,Fe被腐蚀
  • 9、

    硫化氢既是一种污染环境的有害气体,也是一种可以转换合成为多种化工产品的硫资源,合理地利用这部分硫资源对环境保护及提高能源经济效益都非常重要。

    Ⅰ.硫化氢和甲烷重整制氢气是硫化氢利用的一种新途径。

    该途径主反应为:2H2S(g)+CH4(g)4H2(g)+CS2(g)ΔH=+233kJ/mol ΔG1000=13.68kJ/mol

    副反应:2H2S(g)2H2(g)+S2(g)ΔG1000=+55.22kJ/mol

    CH4(g)2H2(g)+C(s)ΔG1000=49.77kJ/mol

    (1)在一定温度下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该反应,下列能说明反应已达平衡状态的有(填标号)。

    a.2vH2S=4vH2

    b.cCH4:cH2:cCS2=1:4:1

    c.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保持不变

    (2)实验测得主反应v=kc2H2ScCH4,v=kc4H2cCS2kk是速率常数,只与温度有关)。

    ①主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与速率常数kk的关系:

    ②反应达平衡后,仅升高温度,k增大的倍数(填“>”“<”或“=”)k增大的倍数。

    ③若在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H2S1molCH4 , 在一定温度下只发生主反应,达到平衡时,CH40.85mol , 则H2S的转化率为kk=(请写出计算式)。

    (3)在反应温度为950、进料H2SCH4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2时,H2S转化率可达90%,但4h后催化剂也迅速失活。其原因为

    Ⅱ.硫化氢回收制硫黄是硫化氢利用的另一种途径。H2SSO2在硫酸铝溶液中发生反应:2H2S+SO22S+2H2O。探究硫化氢转化率的影响因素,其他条件相同时,H2S的转化率随投料比nH2S:nSO2的变化如图1所示,H2S的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2所示。

    (4)该工艺的最优条件为

    (5)当温度升高至80时,H2S的转化率下降,从溶解度分析其原因可能为

  • 10、已知室温下浓度均为0.1molL1的各溶液pH如下表所示。

    溶液

    NH4Cl

    NaHSO3

    NaCN

    NaHCO3

    Na2CO3

    pH

    5.1

    4.0

    11.0

    9.7

    11.6

    (1)、①NaHSO3溶液显酸性的原因是

    ②侯氏制碱法中,使NH4Cl从母液中析出的措施不包括(填标号)。

    A.冷却       B.加入食盐细颗粒       C.通入CO2

    25时,将amolL1氨水与0.01molL1盐酸等体积混合,反应平衡时溶液中:cNH4+=cCl , 试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NH3H2O的电离常数Kb=

    (2)、①上述5种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小的是(填化学式)。

    0.1molL1NaHCO3溶液中,cCO32+cOHcH2CO3+cH+(填“>”“<”或“=”)。

    (3)、①向Na2CO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HCN溶液,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②在一定温度下,1mL0.1molL1NaCN溶液加水稀释至10mL过程中,下列数值变小的是(填标号)。

    A.cH+cOH       B.c(HCN)cOHcCN       C.cOH       D.c(HCN)cH+

    ③已知25时氢氰酸(HCN)的电离平衡常数Ka=4.9×1010 , 同浓度、同体积的NaCNHCN的混合溶液呈(填“酸”“碱”或“中”)性。

  • 11、食醋是日常饮食中的一种调味剂,国家标准规定酿造食醋中醋酸含量不得低于0.035g/mL。用NaOH标准溶液可以测定食醋中醋酸的浓度,以检测白醋是否符合国家标准。某品牌白醋的醋酸浓度测定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某同学用酸碱中和滴定法测定市售食用白醋醋酸浓度,当醋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时,测得溶液中cCH3COOHcCH3COO=11.8×103 , 则此时溶液中的pH=。(已知室温下醋酸的Ka=1.8×105
    (2)、根据该同学的计算结果,应该选作指示剂(填“酚酞”“甲基橙”或“石蕊”)。
    (3)、该滴定达到终点时的现象是
    (4)、某次实验滴定开始和结束时,碱式滴定管中的液面如图所示,则所用NaOH溶液的体积为mL

    (5)、用0.06000mol/LNaOH标准溶液滴定上述稀释后的醋酸溶液,滴定结果如下表所示。

    滴定次数

    待测溶液的体积/mL

    标准溶液的体积/mL

    滴定前刻度

    滴定后刻度

    1

    25.00

    0.02

    25.01

    2

    25.00

    0.70

    25.71

    3

    25.00

    0.50

    24.2

    则该白醋的浓度是mol/L(填“符合”或“不符合”)国家标准。

    (6)、下列操作中,可能使所测白醋中醋酸的浓度数值偏低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碱式滴定管未用NaOH标准溶液润洗就直接注入NaOH标准溶液 B、滴定前盛放白醋稀溶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没有干燥 C、滴定过程中摇动时有液滴溅出 D、读取NaOH溶液体积时,开始时仰视读数,滴定结束时俯视读数
  • 12、

    根据要求回答以下问题:

    Ⅰ.室温下,有如下四种溶液:①0.05mol/LBa(OH)2溶液;②pH=5HCl溶液;③pH=11Na2S溶液;④pH=4NH4NO3溶液。

    (1)①和③溶液中水电离产生的cH+之比为
    (2)将②稀释1000倍,稀释后溶液中cH+:cCl约为
    (3)④中cNH3H2O=mol/L(填准确数值,无需运算)。

    Ⅱ.NOx是常见的大气污染物,CO2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为减少CO2NOx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可采用以下方法将其资源化利用。

    (4)NONO2可用NaOH溶液吸收,主要反应:NO+NO2+2OH=2NO2+H2O2NO2+2OH=NO3+NO2+H2O

    下列措施不能提高尾气中NONO2去除率的有(填标号)。

    A.加快通入尾气的速率

    B.采用气、液逆流的方式吸收尾气

    C.吸收尾气过程中定期补加适量NaOH溶液

    (5)工业上用CO2H2反应合成甲醇(a和b均大于零):

    2H2(g)+O2(g)=2H2O(g)K1ΔH1=akJmol1

    2CH3OH(g)+3O2(g)=2CO2(g)+4H2O(g)K2ΔH2=bkJmol1

    CO2(g)+3H2(g)CH3OH(g)+H2O(g)K3ΔH3

    K3=(用含K1K2的代数式表示),ΔH3=kJmol1(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CO2H2发生反应③,下列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填标号)。

    A.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B.H2的转化率保持不变

    C.CO2的体积分数保持不变

  • 13、室温下,取浓度均为0.1mol·L-1的NaCl溶液、K2CrO4溶液各10.00mL于锥形瓶中,分别用0.1mol·L-1的AgNO3溶液滴定,滴定过程中的pX[pX=-lg c(X),X=Cl-CrO42]与滴加AgNO3溶液体积的关系图所示,已知:Ag2CrO4为红色,lg3=0.4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用K2CrO4溶液作AgNO3溶液滴定NaCl溶液的指示剂 B、Ksp(Ag2CrO4)=4.0×10-12 C、a=8.53 D、其他条件不变,若将NaCl溶液改为NaI溶液,则滴定终点向下移动
  • 14、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将HgCl2溶液和KIO3溶液倒入淀粉和NaHSO3的混合溶液中,该实验的反应原理有①IO3+3HSO3=I+3SO42+3H+;②IO3+5I+6H+=3I2+3H2O;③Hg2++2I=HgI2(橙红色)。观察到的现象为先产生橙红色沉淀,几秒钟后溶液颜色变为蓝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是反应的催化剂 B、反应后混合液的pH减小 C、该实验条件下,反应速率:< D、可以用Na2SO3溶液代替NaHSO3溶液进行上述实验
  • 15、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以及解释或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解释或结论

    A

    常温下,测定NaXNaY溶液的pH

    pH(NaX)>pH(NaY)

    Ka(HX)<Ka(HY)

    B

    NaAl(OH)4溶液中滴加NaHCO3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Al(OH)4HCO3发生双水解

    C

    常温下,向0.1molL1NaHCO3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

    溶液变为浅红色

    cCO32<cH2CO3

    D

    常温下,用pH计分别测定1molL1CH3COONH4溶液和0.1molL1CH3COONH4溶液的pH

    测得pH都等于7

    同温下,不同浓度的CH3COONH4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A、A B、B C、C D、D
  • 16、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对应的温度大小关系为T1<T2 B、P点溶液中可大量存在Al3+K+CO32Cl C、温度不变,通入少量氯化氢气体,可使溶液从Q点变到N点 D、T2温度下,将pH=2的盐酸和pH=12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呈中性
  • 17、高氯酸、硫酸、硝酸和盐酸都是强酸,其酸性在水溶液中差别不大。以下是某温度下这四种酸在冰醋酸中的电离常数。

    HClO4

    H2SO4

    HCl

    HNO3

    Ka

    1.6×105

    6.3×109

    1.6×109

    4.2×1010

    由以上表格中数据判断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冰醋酸中可发生化学反应2HClO4+Na2SO4=2NaClO4+H2SO4 B、在冰醋酸中硝酸的电离方程式为HNO3H++NO3 C、水对这四种酸的强弱没有区分能力,但冰醋酸可以区分这四种酸的强弱 D、HCl的冰醋酸溶液中加入少量氯化钠固体,HCl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
  • 18、已知体系自由能变化ΔG=ΔH-TΔS。已知两个反应的ΔG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已知:ΔH和ΔS随温度变化很小

    A、反应②的ΔS<0 B、反应①在1200℃时能自发进行 C、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反应①②均能自发 D、反应②的ΔH>0
  • 19、在容积不变的容器中充入CONO发生反应:2CO(g)+2NO(g)2CO2(g)+N2(g)。起始投料比n(CO):n(NO)均为2:3 , 其他条件不变时,分别探究温度以及不同催化剂对上述反应的影响,实验测得c(CO)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Ⅱ的条件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62.5 B、0~t1min , Ⅲ中平均反应速率vN2=2×103t1mol/(Lmin) C、对比Ⅰ、Ⅱ,说明反应温度相同,使用的催化剂效果Ⅱ优于Ⅰ D、对比Ⅰ、Ⅲ,说明加入催化剂,没有加快反应速率,但是提高了平衡转化率
  • 20、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Xg+2Yg3Zg , 有关下列图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A、依据图a可判断逆反应ΔH>0 B、在图b中,虚线只可表示加入催化剂 C、图c可表示增大Z的浓度 D、图d可表示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随温度的变化情况
上一页 23 24 25 26 2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