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一百多年前,伟大的马克思用他的理论唤醒了广大群众,深刻地改变了世界面貌,影响了历史进程。时间上,他离我们远了,但他的形象却愈加高大,历史的车轮正沿着马克思主义的两个最伟大的发现在前进,这两大发现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这两大发现之所以伟大在于(     )

    ①使科学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理论到现实的伟大飞跃

    ②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运动规律

    ③唯物史观揭示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

    ④唯物史观揭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2、阶级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这里的“一定阶段”是指(     )
    A、剩余产品的出现和私有制的产生 B、以氏族为单位的共同劳动被个体劳动代替 C、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分工的出现 D、原始的氏族议事会被国家代替
  • 3、董仲舒说:“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欧洲封建社会流传一句谚语:“没有无领主的领地。”尽管如此,封建制生产关系代替奴隶社会,代替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平均分配的“黄金时代”依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下列观点对材料解析最合理的是(       )
    A、收取地租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 B、封建社会贫富不均,不如平均分配美好 C、反映了封建等级制度和封建特权思想 D、反映了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农民人身依附的绳索,但是封建制生产关系代替奴隶制、原始社会生产关系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
  • 4、下列有关科学社会主义说法正确的是(       )
    A、《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B、三大工人运动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变为现实 C、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 D、唯物史观揭示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
  • 5、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宣称:“奴隶是一种最好的财产,是一切工具中最完善的工具。这表明在奴隶社会(       )

    ①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

    ②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在奴隶主的强制下劳动

    ③奴隶主占有奴隶大部分劳动成果

    ④奴隶在生产中结成平等互助的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6、以下对原始社会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②原始社会又称为“原始共产主义社会”

    ③原始社会是最初理想的“黄金时代”④原始社会是人类史上第一个阶级社会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7、不同的人类社会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特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原始社会绝大部分在旧石器时代 B、奴隶制国家是世界上最早的国家 C、石器在封建社会得到最广泛使用 D、资本家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 8、古巴比伦王国的《汉谟拉比法典》第203、205条规定:“如果贵族阶层的人打了贵族出身的人,须罚银一明那。任何奴隶打了自由民出身的人,处割耳之刑。”由此可见(     )

    ①该法律的制定对奴隶是不平等的②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③国家都只为少数人服务④奴隶有人身自由,但受奴隶主的阶级压迫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 9、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性质、特征和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是由科学的哲学、经济学、社会管理学、行为科学等科学理论组成的完整严密的理论体系,是人类关于社会发展理论的成果。以下说法对应正确的(     )

    ①空想社会主义的形成——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理论基础

    ②资本主义三大工人运动——科学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

    ③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④十月革命的胜利——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飞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0、奴隶制国家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国家,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形成了地主和农民两大对立阶级 B、奴隶主努力维护和奴隶的和谐关系 C、奴隶自觉接受奴隶主的剥削和压迫 D、监狱、法庭、军队的建立是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 11、资本主义制度最终代替封建制度的标志是(       )
    A、资产阶级国家政权的建立 B、用机器制造机器,工业革命的完成 C、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确立 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 12、导致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根源是(        )
    A、资本主义生产相对过剩 B、20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普遍稳定发展 C、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固有的矛盾 D、资产阶级国家推行自由共产主义政策
  • 13、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从经济学角度(     )

    ①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来源

    ②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占有工人剩余劳动的秘密

    ③使资产阶级看到了自己的危机和灭亡

    ④揭示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 14、有这样一本书,它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它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这本书是(   )
    A、《乌托邦》 B、《太阳城》 C、《自热法典》 D、《共产党宣言》
  • 15、资本主义社会作为一种社会制度在欧洲普遍确立下来,经历了数百年的时间。资本主义社会开始的标志是(     )
    A、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B、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确立 C、分权与制衡原则的提出 D、工业革命的发生与完成
  • 16、“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工人劳动一天,资本家付给工人一天的工资,工人的全部劳动得到了报酬。”这种观点 (       )

    ①真实地反映了资本主义的劳资关系

    ②正确地指出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带有隐蔽性

    ③否认了工人劳动创造的价值大于工人所得的工资

    ④掩盖了资本家靠剥削工人而发财致富的事实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当前,江苏正扛起担当,一步一个脚印扎实推进江苏新实践。

    ◆江苏省作为制造业大省,始终把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稳扎稳打,厚植“制造家底”。于2023年上半年,推动1.5万余家企业实施智改数转项目建设,5300家企业完成智改数转任务。

    ◆江苏省迭代升级“千万工程”,支持乡村旅游、文化创意等产业发展,实现农民持续增收。

    ◆江苏《贯彻落实扩大内需战略实施方案》,围绕全面促进消费、优化投资结构等方面提出具体政策举措,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自主可控、高质量的供给适应满足现有需求,并创造引领新的需求。

    ◆江苏省敞开大门,把握发展主动权,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在紧盯欧美、日韩等市场的同时,江苏将深入开拓东盟等区域市场,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的经贸合作。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分析江苏扎实推进新实践对我们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启示。

  •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顺顺当当就能实现的,我们越发展壮大,遇到的阻力和压力就会越大,面临的外部风险就会越多。这是我国由大向强发展进程中无法回避的挑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绕不过的门槛。”今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同时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顾党的奋斗历程,谈谈中国共产党人如何通过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来实现伟大梦想?
    (2)、如果我们年级各班要举行以“青春远行、我的梦、中国梦”为主题的班会,请你为班会设计两条标语。(要求:①观点明确,紧扣关键词;②学科术语使用规范,每条控制在10字以内)
  • 19、2023年,H市开展反不正当竞争“守护”专项行动,针对商业贿赂、刷单炒信、侵犯商业秘密等10类违法行为持续开展反不正当竞争执法专项行动,重点查处直播带货虚假宣传、互联网虚假广告。2023年以来,此次行动已结案428件,罚没款2483.66万元。该行动(     )

    ①有利于维护市场秩序,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实现社会公平

    ②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③弥补市场调节自发性、滞后性的弊端,有利于优化营商环境

    ④体现政府积极加强和改进反垄断执法检查,加强社会诚信建设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 20、浙江省H县深入推进以集体经济为核心的强村富民乡村集成改革,推行粮食产业链供销全产业链发展,力争实现土地连片化经营,产品规模化销售。今年上半年,该县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1.68亿元,列全市第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662元,同比增长6.8%。该县举措(     )

    ①统筹了城乡发展,有利于激发农村集体经济活力

    ②延长了农产品产业链,有利于推动实现共同富裕

    ③壮大了集体经济,有利于推动农业的规模化经营

    ④推动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变革,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上一页 50 51 52 53 54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