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 1.3 政治生活:自觉参与同步练习
-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 1.2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同步练习
-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1.1人民民主专政:本质就是人民当家作主同步练习
- 备考2018年高考政治二轮专题训练:专题42 实现人生的价值
- 备考2018年高考政治二轮专题训练:专题41 寻觅社会的真谛
- 备考2018年高考政治二轮基础复习:专题40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 备考2018年高考政治二轮专题训练:专题39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 备考2018年高考政治二轮专题训练:专题38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 备考2018年高考政治二轮专题训练:专题37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 备考2018年高考政治二轮专题训练:专题36 求索真理的历程
-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2023年是辽宁省十四届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职的第一年。省人大常委会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工作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一年来,省人大常委会针对问题立法、与时俱进修法,制定和修改省本级地方性法规8件,通过集中清理,“打包”修改13件,审查批准设区的市地方性法规38件,开展法律法规执法检查6次,专题询问2次,专题调研23项;主动开展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全年共备案审查44件,查出问题并处理3件,办理公民提出的审查建议4件;省人大常委会主动加强与内蒙古、吉林、黑龙江等省区人大常委会沟通联络,签署东北三省一区人大常委会协同立法工作框架协议;增设基层立法联系点,进一步畅通基层和群众参与立法工作“直通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辽宁实践中显示出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分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如何在辽宁实践中显示出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
-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同心同德、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深化爱国主义教育。
根据党中央批准的立法工作安排,中央宣传部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开展立法调研,多次召开座谈会听取各方的意见和建议,形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草案)》,该草案于2023年6月26日首次亮相,提请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审议。6月28日向社会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草案)》并征求公众意见,10月24日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并于2024年1月1日正式实施。
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多名代表委员纷纷建言献策,助力“爱国主义教育法”走深走实。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阐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的出台过程中坚持人民当家作主的体现。
-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已由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修订通过。本次修订维护了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科学的思想和工作方法,坚持依宪立法,处理好国务院组织法与全国人大组织法、立法法、监督法等法律的关系。本次修订( )
①坚持了民主集中制原则,保障人民合法权益
②体现全国人大领导立法,促进政府依法行政
③提高立法的科学性,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
④体现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落实依法治国方略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5月16日,习近平主席同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会谈,习近平主席在谈到中俄关系时强调,75年来,中俄关系历经风雨,历久弥坚,已经成为新型国际关系和相邻大国关系的典范。中俄关系之所以能够取得这些显著成就,得益于双方始终做到“五个坚持”,即坚持以相互尊重为根本,始终在核心利益问题上相互支持;坚持以合作共赢为动力,构建中俄互惠互利新格局;坚持以世代友好为基础,共同传递中俄友谊的火炬;坚持以战略协作为支撑,引领全球治理正确方向;坚持以公平正义为宗旨,致力于推动热点问题政治解决。双方以建交75周年为新起点,进一步加强发展战略对接,持续丰富双边合作内涵,将更好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为世界繁荣稳定贡献更多正能量。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分析中俄关系为何“成为新型国际关系和相邻大国关系的典范”。
-
5、2023年11月,中越海警开展2023年第二次北部湾海域联合巡逻。本次巡逻累计空航53小时、330海里,对两国作业船舶进行执法监管和宣传教育,分别观察记录两国渔船74艘和35艘,喊话教育提醒19艘、登临检查2艘,北部湾海域生产作业秩序总体良好。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①中越联合巡逻体现中国外交传递出的积极信号,把越南视为周边外交的优先方向
②中越积极履行不干预他国内政的国际义务,成为了南海地区海上执法合作新样板
③中越联合巡逻旨在深化两国海警海上执法合作,维护中越两国共同的根本利益
④中国参加联合巡逻表明中国通过海上执法交流合作积极参与国际和地区海洋治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6、2024年是中国和多米尼克建交20周年。中国是拥有14亿多人口的大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多米尼克地处东加勒比海向风群岛东北部,是人口不足10万的岛国。建交20年来,在两国元首共同引领下,中多高层交往不断,政治互信持续深化,中多关系稳步发展,不断走深走实。这充分体现了( )
①中国主张国家不分大小、贫富,一律平等的理念
②维护国际关系民主化,应当尊重各国的发展道路
③中国感召力增强,同世界的关系发生历史性变化
④中多同为发展中国家,在根本利益上具有一致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7、1994年,中国开始研制独立自主的卫星导航系统。2020年,北斗三号系统正式建成开通,面向全球提供卫星导航服务。2023年11月20日,包含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标准和建议措施的《国际民用航空公约》最新修订版正式生效,这标志着北斗系统正式加入国际民航组织标准,成为全球民航通用的卫星导航系统,“中国的北斗”成为“世界的北斗”,这有利于( )
①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符合和平与发展的当今时代主题
②世界多极化的深入发展,提升文化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
③中国与各国共享北斗建设发展成果,在更大范围寻求共同利益
④贯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实现独立自主的我国外交政策基本目标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8、2024年4月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约同美国总统拜登通电话。习近平强调,中美这样两个大国,不能不来往、不打交道,更不能冲突对抗,应该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继续沿着稳定、健康、可持续的道路向前走,而不应该走回头路。这一主张重在倡导( )
①中美两国要准确把握国际局势,维护本国根本利益
②中美两国人民应该同心协力,努力实现合作共赢
③消除两国的利益差别以应对共同的威胁与挑战
④推动两国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实现共同繁荣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9、2023年以来,“全球南方”这一概念颇受国际社会关注。古巴举办“77国集团和中国”峰会、金砖机制实现历史性扩员等重大事件都被视为“全球南方”力量显著增长的表现。以上现象有力证明了( )
①“全球南方”正推动着国际关系向民主化方向发展
②维护国家间共同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
③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合作是国际关系主要内容
④“全球南方”已成为促进国际秩序变革的关键力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0、2024年是中赞关系大年,既是建交60周年,也是两国元首商定的经贸年、文化和旅游年,还将召开中非合作论坛新一次会议。5月15日,中赞合作高质量发展论坛在卡翁达国际会议中心召开,重点探讨中赞在绿色能源、绿色矿业、科技农业、基础设施与人才赋能、人民币国际化、中小企业发展、坦赞铁路激活等领域合作。上述活动说明,中赞两国( )A、有共同的利益需求,致力于通过互利合作实现共同发展 B、践行多边主义以维护世界和平,实现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C、发展深厚友谊,维护以地缘政治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准则 D、作为非盟成员国,基于共同利益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
11、今年是中法建交60年,60年来,中法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战略抉择,始终致力于通过互利合作实现共同发展、通过平等交流促进文明互鉴、通过多边协调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习近平强调,中法关系的独特历史塑造了独立自主、相互理解、高瞻远瞩、互利共赢的“中法精神”。面对新时代的风云际会,中法应当秉持建交初心、积极面向未来、敢于有所作为。材料表明中法两国( )
①作为独立的主权国家,坚持互利共赢,造福两国人民
②顺应时代潮流,坚持团结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③共同主导建立平等有序的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全球化
④努力从维护两国根本利益出发,共建中法命运共同体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2、2011年,季某、李某以修建大棚、发展农业养殖为名,从村民手中承包、置换了位于大连市某村的部分土地,购置了铲车、洗砂船等设备,组织人员挖土洗砂并对外销售。同年11月,季某被当地国土资源局处以责令限期将被毁坏耕地复种及罚款900310元的行政处罚。被行政处罚后,二人仍继续从村民手中承包、置换土地并取土对外销售,非法获利共计人民币664500元,造成农用地严重破坏。后二人均被初审法院判处有期徒刑、罚金并上缴非法所得。对此案认识正确的是( )
①村民作为土地承包经营权人,可以向他人流转土地经营权
②季某、李某与村民签订的土地承包、置换合同因内容违法而无效
③若季某、李某对判决不服,可以在15日内向上级法院提起诉讼
④对进一步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活动起到了良好的警示教育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3、海南某校学生在学习“知识产权”时,对以下行为进行讨论,其中正确的是( )
①
②
③
④
作业中引用了司马迁《史记》的一大段话
中学语文教科书中收录一篇当代作家张洁的散文《挖荠菜》
从网上找到一首流行歌曲,下载到自己的手机上
从同学那里拷贝一份应用软件,安装到自己的电脑上
①作品已超出作者有生之年加去世后50年保护期,不经著作人许可,不构成侵权
②属于作品的法定许可使用,可不经著作权人同意直接使用,不构成侵犯著作权
③如果这一行为是在正规网店上下载并且用于自己使用,那么构成侵犯知识产权
④属于作品的不合理使用,拷贝同学的应用软件安装在自己电脑上属于侵犯商标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4、某知名歌手在社交平台发布对于热映电影《飞驰人生2》的观后感时,配图中出现了拍摄的银幕画面照片,引发关于“盗摄”的热议。对此,法律专家指出:“盗摄”不等于著作权侵权,但不构成合理使用的“盗摄”是侵权;同时,涉及观影礼仪的道德约束、“禁止屏摄”的格式条款及预防侵权的合理防御,“盗摄”也绝非个人自由。下列观点你认为正确的是( )
①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使用著作权人的作品,就可能构成侵权
②为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使用他人已发表的作品,属于作品的合理使用,不构成侵权
③道德与法律具有一致性,发挥道德的规范作用需要以法治为支撑
④格式条款由于限制了对方当事人的合同自由所以不具有法律约束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5、位于甲县的某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与乙县的李某签订借款合同,约定借给李某45万元,期限8个月,由李某、周某共同拥有的房产作抵押担保,借款到期后因催要未果,该银行向乙县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以下对该案分析正确的是( )A、根据地域管辖中“原告就被告”原则,由乙县人民法院受理该案 B、本案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借给李某的45万以及用作抵押的房产 C、本案中只能由甲县的某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承担相应举证责任 D、若李某拒不履行还款义务,则银行可行使抵押权将房产直接变卖
-
16、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是我党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
如果我们党有一百个至二百个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实际地而不是空洞地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同志,就会大大地提高我们党的战斗力量。——毛泽东
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来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邓小平
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这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看家本领,也是领导干部必须普遍掌握的工作制胜的看家本领。——习近平
上述论断共同强调( )
①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革命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
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③为全人类解放而斗争是马克思主义一以贯之的价值使命
④中国共产党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7、下列观点与漫画《请先生指点财路迷津》蕴含的哲理属于相同哲学基本派别的是( )
①人病则忧惧,忧惧则见鬼出
②道者器之道,无其器则无其道
③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④万物皆是一理,有理则有气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8、习近平总书记在《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一文中指出,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个立党立国、兴党兴国之本不动摇,坚持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发展马克思主义不停步……有效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聚变为新的理论优势,不断攀登新的思想高峰。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马克思主义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能为各国解决实际问题提供具体方法
②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相结合,能够发挥巨大的真理价值
③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着的理论,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方能体现其时代价值
④解决好中国的事情,需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出发点,坚守中华文化自信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9、下图漫画《霸权眼光》体现了( )A、发挥主观能动性能促成事物质变 B、感性认识有待于深化为理性认识 C、意识是人脑加工客观存在的结果 D、唯心主义否认了物质的根本属性
-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恩格斯曾经指出:“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70多年前的欧洲,十月革命以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科学社会主义的主张受到中国人民热烈欢迎,并最终扎根中国大地、开花结果。实践证明,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是完全正确的。
请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关知识,说明为什么马克思主义能够在中国扎根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