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贡嘎山位于青藏高原东南边缘,海拔7556m。野生水鹿和家养牦牛是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常见动物,均以草为食。图示意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同地区水鹿和牦牛的活动率。完成下面小题。

    (1)、野生水鹿与家养牦牛活动率最高的区域主要植被为( )
    A、山地硬叶林 B、山地针叶林 C、山地针阔混交林 D、温带草原
    (2)、导致草甸区野生水鹿活动率低的主要原因是( )
    A、寒冷期长,生存条件恶劣 B、草甸植被,缺少食物来源 C、牦牛众多,觅食竞争太大 D、海拔较高,大小碎石遍布
  • 2、索科特拉岛是地质时期剧烈的地壳运动下与非洲大陆分离而成,岛上生存的动植物很多是特有的,被称为“地球上的外星世界”。龙血树是索科特拉岛上最引人注目的植物,尽管岛上遍布干燥砾石,龙血树却长得枝繁叶茂。图1示意索科特拉岛位置,图2为龙血树照片。完成下面小题。

    (1)、结合当地气候特点,推测龙血树叶片的特征是( )
    A、扁平而宽阔 B、质地软而轻薄 C、厚且表面有蜡质 D、呈细长针状
    (2)、索科特拉岛多特有物种的原因主要是( )
    A、山地面积广大 B、物种演化空间独立 C、自然环境多样 D、人类活动干扰少
  • 3、兴凯湖湖床坡度较缓、岸滩广阔,是东北亚迁徙水鸟的重要栖息地。近年来,兴凯湖地区水鸟数量逐渐增多。图1为兴凯湖位置示意,图2为兴凯湖2021年各月水鸟数量统计。完成下面小题。

    (1)、兴凯湖地区3月和10月水鸟的迁徙方向分别为(   )
    A、向南、向北 B、向南、向南 C、向北、向南 D、向北、向北
    (2)、兴凯湖地区12月至次年2月水鸟数量特征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A、气温较低 B、栖息地少 C、积雪较厚 D、全球变暖
    (3)、兴凯湖地区夏季水鸟数量较少的主要原因是(   )
    A、湖区食物减少 B、湖水水位上升 C、天敌数量增多 D、水体污染严重
  • 4、大兴安岭北部某山间洼地土壤水分充足、氮素匮乏,植被由低矮灌草、苔藓和地衣组成。近30年来,某种具有固氮功能的阔叶乔木侵入该地并逐渐占据优势,影响当地植被物种组成和垂直结构。该种乔木生长区域在空间上零散分布,被称为“树岛”。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该种乔木能侵入洼地的主要原因是当地( )
    A、降水增加,土壤变湿 B、地势变低,地表积水增多 C、气候变暖,土壤变干 D、植被覆盖增加,蒸发减弱
    (2)、研究发现树岛内苔藓与地衣逐渐消亡,是因为树岛内( )
    A、地表光照减弱 B、地表温度升高 C、表层土变湿润 D、土壤氮素减少
    (3)、近30年,随着树岛数量和面积的增加,该洼地植被( )
    A、产生的凋落物减少 B、积累的有机物增多 C、演替过程发生中断 D、与地带性植被一致
  • 5、人类活动和气候变暖对土壤有机碳密度影响显著。云南省表层(0~20cm)土壤有机碳密度存在随海拔升高呈单峰变化的现象。下图示意1986年和2010年该省不同海拔范围的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该省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随海拔呈单峰变化的直接因素是( )
    A、降水 B、温度 C、地形 D、植被
    (2)、1986—2010年,该省以下海拔范围中,当地人类活动引起的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变化量最大的是( )
    A、<1000m B、3000~4000m C、4000~5000m D、>5000m
    (3)、1986—2010年,气候变暖对该省海拔5000m以上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变化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
    A、植被增多,有机碳来源增加 B、温度升高,有机碳分解加快 C、冰川退缩,有机碳侵蚀减弱 D、降水增加,有机碳侵蚀增强
  • 6、土壤有机碳是通过微生物作用所形成的腐殖质、动植物残体和微生物体的合称。新疆绿洲普惠农场未开垦地开垦为农田后,农田土壤有机碳含量增加。下图示意普惠农场农田土壤有机碳含量随垦殖年限的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1)、农田土壤有机碳的主要来源是( )
    A、矿物质 B、生物体 C、土壤水 D、成土母质
    (2)、未开垦地开垦为农田后,土壤有机碳含量增加的原因是开垦后( )

    ①改变了土壤理化性状②地上地下生物量增多③实施了秸秆还田措施④土壤中二氧化碳增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7、土壤的冻结和融化过程受气温、积雪、地形、太阳辐射、地表覆盖条件以及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影响。我国某地区冬春固态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30%左右,下图为该地区不同海拔土壤的平均冻结日数和冻结最大深度的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土壤冻结最大深度为80cm处的年降水量最接近( )
    A、900mm B、700mm C、550mm D、400mm
    (2)、当海拔大于1200米时,影响该地区土壤冻结最大深度与海拔相关性的主导因素是( )
    A、太阳辐射 B、年降水量 C、积雪厚度 D、大气温度
  • 8、浑善达克沙地位于内蒙古高原中东部,其东部以固定、半固定沙地为主,西部以半固定、流动沙丘为主从东到西依次分布着疏林草原、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下图示意浑善达克沙地2018~2020年夏季不同降水分区中不同植被类型占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随着降水量增多,不同植被类型占比中( )
    A、灌木逐渐增加 B、多年生草本减少 C、乔木逐渐减少 D、一年生草本减少
    (2)、浑善达克沙地西部地区植物根系的特点最可能是( )
    A、扎根面广而深 B、根系细小而短 C、扎根面窄而浅 D、根系的数量少
    (3)、浑善达克沙地中植被类型从东到西分布不同,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温度 B、水分 C、地理位置 D、太阳辐射
  • 9、在稳定的植被中,不同种类的植物群体占据一定的垂直空间,从而形成分层明显的垂直结构,气候越湿热垂直分层越明显。下图为森林中的成层现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森林植被中,垂直分层最明显的是( )
    A、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 C、热带雨林 D、亚寒带针叶林
    (2)、分布在最底层的植被具有( )
    A、喜光特性 B、喜阴特性 C、喜水特性 D、喜旱特性
  • 10、 2018年起,北京城区开始建设城市森林公园,乡土树种占80%以上,园内禁扫落叶,地面大部分由园林树木修剪下来的树枝打碎后压制而成。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下图甲、乙、丙、丁分别是榕树、橄榄树、银杏和落叶松,其中最符合北京城市森林公园乡土树种标准的是( )
    A、 B、 C、 D、
    (2)、禁扫落叶、用树枝打碎压制铺路带来的主要影响有( )
    A、明显缓解热岛效应 B、吸附空气尘埃 C、增加土壤的矿物质 D、有效截留雨水
  • 11、黑土地作为宝贵的农业战略资源,是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物质基础。近年来,我国东北地区黑土肥力呈下降趋势。为保护好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2022年8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黑土地保护法》正式施行。完成下面小题。
    (1)、黑土被誉为“耕地中的大熊猫”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壤温度低 B、有机质多 C、矿物质丰富 D、土壤湿润
    (2)、我国东北地区黑土分布面积广,主要是因为该地气候( )
    A、湿热 B、干热 C、冷湿 D、干冷
  • 12、下图为某小组根据同一次实习活动采集的四组土壤样本绘制的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实习记录可以简略的地理要素是(   )
    A、自然带类型 B、植被覆盖率 C、农业生产方式 D、土壤改良状况
    (2)、该实习可以(   )
    A、说明自然带类型对土壤形成的影响 B、证实植树造林对水土保持的意义 C、说明农业生产对土壤发育的影响作用 D、说明地理实习影响土壤类型及发育
  • 13、近年来,我国东北黑土区耕地面积逐渐减少,其中东北黑土区中、低产田超过一半。据统计,东北地区黑土有机质从开垦之初的3%~6%下降到了2%~3%。黑土流失严重。东北地区一般春季耕翻土地,许多区域以种植玉米、水稻为主,种植其他作物较少。除此之外,我国其他地区也存在大量的中、低产田,土壤问题众多,严重影响耕地质量。我国典型区域中、低产田面临的主要问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东北地区黑土退化的主要原因有( )

    ①过度开垦 ②大水漫灌 ③过度放牧 ④种植结构单一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2)、治理东北地区黑土退化的有效措施是( )
    A、客土掺砂,适量施用熟石灰 B、调控地下水位,推广灌水洗盐 C、大量增施化肥,提高土壤有机质 D、改良耕翻制度,调整农业种植结构
    (3)、华北平原地区为提升农田质量应主要( )
    A、灌水洗盐、滴灌节水、秸秆培肥 B、改顺坡种植为机械起垄横向种植 C、综合治酸、排水治潜、调酸控污 D、地下水超采地区改种低耗水作物
  • 14、先锋树种是指在裸地或无林地上天然更新、自然生长成林的树种,成林后易被其他树种逐渐替代,常见树种如白桦、樱桃、马尾松、刺槐等。下图示意我国白桦(为一种落叶乔木)垂直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可知白桦的垂直分布特点是( )
    A、低纬度地区分布较多 B、分布地区热量相差较小 C、各海拔高度均有分布 D、分布地区地形类型多样
    (2)、推测白桦的生长习性是( )
    A、更新能力较弱 B、耐寒 C、种子传播能力弱 D、喜阴
    (3)、白桦在裸地或无林地上自然生长成林后易被其他树种逐渐替代,而其他树种能生长主要是因为( )
    A、生长空间和光照充足 B、风沙侵袭概率变小 C、土壤水分和养分提高 D、水热条件得以改善
  • 15、我国某段峡谷谷底自然生长大量仙人掌,山坡上是稀疏的灌丛,山顶有森林分布。小华同学暑期沿该段峡谷进行地理研学,途经“大流砂”。“大流砂”宽约300米、高约900米,坡面有大量碎石,由上至下呈发散状分布直至坡底。此处时常发生地质灾害。下图示意“大流砂”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段峡谷夏季气候特征为( )
    A、湿热 B、冷湿 C、干冷 D、干热
    (2)、“大流砂”的碎石主要来源于( )
    A、河流堆积 B、冰川侵蚀 C、基岩风化 D、风力搬运
    (3)、为减轻该处地质灾害影响,最适宜的措施是在“大流砂”所在地( )
    A、坡面植树造林 B、两侧设排水渠 C、坡底修建挡墙 D、坡顶平整土地
  • 16、泥石流爆发后,部分物质冲出沟口,沟内残留物质会影响下一次泥石流的冲出量。左图示意某条沟及沟口景观。该沟于2013年、2019年和2020年爆发了泥石流,沟口冲出量分别为11.50万m3、11.91万m3和11.04万m3。引发这三次泥石流的降雨量依次下降。右图示意泥石流冲出沟口后的堆积体。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13年与2019年沟内物质量相近,但2013年泥石流冲出量较少,主要原因是2013年泥石流爆发前 ( )
    A、沟道弯曲度较小 B、降雨冲刷较强 C、沟内的空间较大 D、土壤水分较少
    (2)、右图中PQ线示意的堆积体剖面结构最可能是( )
    A、 B、 C、 D、
  • 17、受连续降水影响,2020年11月13日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发生山体滑坡,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读滑坡灾害现场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此次滑坡形成有关的自然地理要素有( )

    ①暴雨②地形起伏较大③乱砍滥伐植被④山体坡面物质较松散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2)、下图为“公路沿线四处地质剖面图”,其中最易发生滑坡的是( )

    A、A B、B C、C D、D
  • 18、当今世界,地质灾害发生的频度和成灾的强度不断增大。随着地理信息技术发展,其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也越发突出。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地理信息技术在防震减灾中的作用,说法正确的是( )
    A、RS确定地震震级 B、BDS确定震源深度 C、GIS获取救灾帐篷分布信息 D、GIS确定灾后重建选址
    (2)、地质灾害发生时,灾区民众选择的自救方法最为合理的是( )
    A、地震时寻找三角空间躲避 B、滑坡时向滑坡体下方逃离 C、泥石流时躲在大石头后面 D、崩塌时向两侧稳定区逃离
  • 19、小东赴下图所示区域开展研学活动,发现该区域河岸冲刷严重,滑坡易发,公路安全受到威胁。在综合分析了该区域滑坡的原因及潜在风险之后,小东应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等地理信息技术设计了一套滑坡预警监测系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区域滑坡易发的主要原因是( )

    ①地壳运动活跃 ②冰川运动强烈 ③公路维护频繁 ④区域降水丰沛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图中最可能发生滑坡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3)、推断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该预警系统中发挥的作用是( )
    A、采集地表形变数据 B、分析居民点分布数据 C、分析植被分布数据 D、采集区域降水数据
  • 20、2018年6月的一个周末,有20多名“驴友”通过网络自发组织,去邻近的浙江一山区探险旅行。傍晚他们就在山沟一个水道弯曲处的平地上搭上帐篷扎营过夜。夜里突发山洪,一名女性“驴友”在这次山洪中死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造成这个事故的原因之一是防洪准备不充分,具体表现为( )
    A、没有关注天气预报,不该在雨季去山区探险 B、没有事先进行登高、快跑能力训练 C、没有准备好急救药品 D、没有学会并具备游泳、划船等救生技能
    (2)、当这样的山洪来临时,人们最好的逃生方法是( )
    A、迅速顺着山沟向低处跑 B、迅速朝山洪来向的山沟高处跑 C、迅速向垂直于山沟的高处跑 D、迅速找到树枝漂浮不下沉
上一页 4 5 6 7 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