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漫画《毁约》中的买房者可以提起( )A、民事诉讼 B、刑事诉讼 C、行政诉讼 D、刑事处罚
-
2、2024年12月4日是第十一个“国家宪法日”。某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为中学生奉献了一堂题为“学会运用法律武器,做依法保护自己的小公民、好少年”的法治教育课。听了生动形象的讲解,当遭遇不法侵害时你会( )A、忍气吞声,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B、嫉恶如仇,纠结朋友进行报复 C、正当防卫,与不法侵害者搏斗 D、遇事找法,及时寻求法律救助
-
3、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下列古语中体现了“尊重”内涵的是( )A、玉不琢,不成器 B、心正道纯,方成大器 C、敬人者,人恒敬之 D、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
4、“3,2,1,上链接!”多名主播在2024年11月举办的上海进博会现场开展联合直播活动,通过直播短视频平台,将海外优质品牌商品介绍给国内消费者,进一步满足人们消费升级需求。此举旨在( )A、促进民主政治进步 B、丰富百姓日常生活 C、推动国家经济发展 D、拓展文化交流内容
-
5、
【弘扬民族精神共谋新篇章】
国家的繁荣,离不开人民的奋斗;民族的强盛,离不开精神的支撑。在二○二三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强调“今天的中国,是赓续民族精神的中国”,感慨“每当辞旧迎新,总会念及中华民族千年传承的浩然之气,倍增前行信心”。
中华民族精神
胜负之征,精神先见
回首2022年,地震、洪水、干旱、山火等自然灾害和一些安全事故,让人揪心,令人难过,但一幕幕舍生取义、守望相助的场景感人至深。面对艰难险阻,千千万万普通人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中国人民具有的伟大民族精神。
大战大考彰显精神力量
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科学精准防控,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医务人员、基层工作者不畏艰辛、勇毅坚守,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我们战胜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
征途漫漫,精神永恒
回望过往,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眺望前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需要伟大民族精神的支撑。
(1)运用所学知识说一说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是什么?新时代传承中华民族精神有何重要意义?
(2)作为中学生,我们应如何继承和弘扬伟大民族精神?
2022年11月23日中国共产党云南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云南省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奋力开创新时代云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决定》中强调,筑牢西南生态安全屏障,以创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为统领,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云南将继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
(3)为建设美丽云南,请你为政府部门提出宝贵的建议。
-
6、【特殊保护 预防犯罪】
近来,一批涉及未成年人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相继修订、出台,引发同学们的热议。
小云:《民法典》将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年龄界定为8周岁以上未成年人,明确了紧急情况下对未成年人的临时照料措施,保障了未成年人的损害赔偿请求权及在家庭生活中的各项权益。修订后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新增“网络保护”“政府保护”两章,在强化家庭监护责任、加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等方面亮点颇多。
小南:《刑法修正案(十一)》将刑事责任年龄下调至12周岁,规定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1)、结合小云、小南的讨论及所学道德与法治知识,说说相关法律为什么要给予未成年人特殊关爱和保护?(2)、材料中,刑事责任年龄的下调,对未成年人预防犯罪有什么警示? -
7、【权利义务伴我行】
宪法第三十三条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午休时间,八年级(1)班同宿舍的同学都休息了,刘文同学还在大声地朗读英语。
(1)、公民的某些权利同时也是义务,请你列举两项。(2)、请你运用权利与义务的相关知识对刘文的观点进行辨析。 -
8、【角色与责任】
2022年12月份以来,随着感染风险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医护人员也在救治患儿的过程中一个个地“阳”了。发烧39℃,吃止疼药出一身汗后,立即给重症的患儿扎针、输液;连续10天住在医院,带病上岗,抢救危重患儿、安抚家长情绪;科室近20位同事全部感染新冠,均坚持带病上岗……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PICU科(儿童重症监护病房),自12月14日将病房改为阳性病区后,医护人员们始终坚守在筑牢医疗救治的第一线。
(1)、你从医护人员的身上感受到哪些优良品质?(2)、向广大医护人员学习,请简要谈谈我们应该怎样做一个负责任的人? -
9、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也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作为当代青少年应该( )
①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
②只注重书本知识的学习,不要过多关心国家大事
③具有强烈的国家认同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④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10、图示法是表示概念之间关系的常用方法,下列图示正确的是( )A、 B、 C、 D、
-
11、《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提出,我国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 )
①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②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
③把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④要依靠我们自身的力量,无需引进国外技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2、据《人民日报》报道,国家安全机关因市民陈某的一个举报电话,及时化解了一起危害国家生物安全的风险隐患。这一案例告诉我们( )
①维护国家安全只能靠群众举报
②要自觉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③应该牢牢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
④积极履行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3、八年级学生李洁学习成绩不理想,她父亲就认为继续读书就是在浪费时间、还不如出去挣钱有意义。于是便让她辍学。如果你是李洁,你应该( )
①利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②努力说服父亲让自己完成学业
③向学校及教育主管部门等寻求帮助
④听从父亲的安排,尽早放弃学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4、近年来,中国快递企业发展迅速,逐步启用新的快递面单,快递面单上的消费者个人信息被加密处理。这主要是为了保护公民的( )A、隐私权 B、物质权 C、肖像权 D、荣誉权
-
15、小冬暑假在家无聊,于是拨打110谎报险情,被公安机关拘留五日。小冬的行为( )
①表明法律意识淡薄
②扰乱社会公共秩序
③应该承担刑事责任
④属于行政违法行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6、下图四位同学对违法行为理解正确的是( )A、李云: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刑事责任 B、刘国: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 C、王朋:应受刑罚处罚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 D、向前:有一些违法是犯罪,犯罪一定是违法
-
17、2021年8月,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针对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问题,进一步严格管理措施,坚决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切实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这是对未成年人的( )A、政府保护 B、家庭保护 C、网络保护 D、司法保护
-
18、“法律用处大,处处需要它。国家兴法治,兴旺又发达。权益受伤害,维权要靠法。守法又护法,利民利国又利家。”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什么问题都必须用法律来解决 B、法律维护社会稳定 C、法律保障人民的幸福生活 D、法律指引、教育人向善
-
19、公平正义是人类追求的永恒目标,是法治社会的核心价值。下列做法不能体现坚守公平正义的是( )A、国家保障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 B、某商家利用虚假广告误导顾客消费 C、国家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D、公交、地铁上设有爱心专座
-
20、“氢弹之父”于敏在研究原子核理论即将取得重大突破时,组织根据需要给他安排氢弹探索的新任务。面对新任务,他毫不犹豫地接受,他的抉择说明( )A、个人利益高于一切 B、只有维护个人利益,集体利益才有保障 C、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完全一致 D、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集体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