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钱学森说:“6年的师大附中学习生活对我的教育很深,对我的一生,对我的知识和人生观起了很大的作用。”这告诉我们(   )
    A、远大理想在中学时代就能实现 B、中学时代为我们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础 C、梦想能激发生命的热情和勇气 D、中学生活为我们提供了多样化的机会
  • 2、阅读下列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开学第一课》的“中华骄傲”主题里迎来了一位最年长的嘉实,他是96岁高龄的北京大学教授,著名的翻译家许渊冲。因为许渊冲先生年龄已高,坐在轮椅上,董卿为了表示尊重,为了能让老先生听得清楚,跪下来采访,一直保持着和老先生平视或者仰视的角度,听老先生讲着自己对于翻译事业的执着故事。提问的时候还靠近老爷子的耳边,缓慢地说。这也让网友们对于她的这次下跪点赞,称赞她是一个懂得尊重,不卑不充,优雅谦恭的人。人们总能从她身上发掘出很多闪光点,这次又是一个“尊重”。无论是面对文化大家、名人还是普通人,她都能做到一视同仁,尊重得体,这就是一种刻在骨子里的修养。

    材料二   诚信是一个道德范畴,是公民的第二个“身份证”,是日常行为的诚实和正式交流的信用的合称。即待人处事真诚、老实、讲信誉,一诺千金。

    (1)、结合材料一中董卿的做法及所学知识,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尊重他人。
    (2)、结合材料二,说一说践行诚信的意义有哪些?
  • 3、阅读下列两则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23年7月,严某某、胡某某出于猎奇心理,将“某大学食堂发生捅人事件”的聊天记录“加工”后在微信群等社交媒体上进行传播,造成恶劣社会影响。随即,二人被传唤至公安机关,后被警方行政处罚。

    材料二   近年来,看短视频成为一种流行的休闲方式。短视频便捷的操作、新奇的内容吸引了不少青少年,青少年沉迷短视频的问题随之而来。一项针对1974名受访家长进行的调查显示,92.1%的受访家长觉得青少年沉迷短视频的现象普遍,70.6%的受访家长担心孩子沉迷短视频会对学习、生活提不起兴趣,66.3%的受访家长担心孩子模仿短视频中的不良内容。

    (1)、公民有言论自由,材料一中为什么严、胡二人要受到行政处罚,请你用自由与规则的知识谈谈你的看法。
    (2)、结合材料二,说一说网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不良影响有哪些?
    (3)、根据以上材料,请你为同龄人理性参与网络生活出谋划策。
  • 4、如漫画,这充分说明了(              )

    ①老百姓上了网,民意就上了网

    ②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③互联网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

    ④只有通过互联网,才能表达自己的民意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①③
  • 5、后汉清官杨震,别人送黄金给他,他拒收。送礼的人说:“深更半夜,没有人知道的。”杨震却认真地说:“天知,地知,我知,你知,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该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       )
    A、善于自律的人无需规则约束 B、遵守社会规则离不开社会的监督 C、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 D、遵守规则需要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
  • 6、如图漫画中司机的言行告诉我们(     )

    ①尊重能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   ②要以礼待人,学会换位思考

    ③遵守规则要加强自律,敬畏规则   ④要真诚地欣赏和赞美他人的优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7、2022年4月16日9时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执行飞行任务的航天员翟志刚(籍贯黑龙江龙江)、王亚平(籍贯山东烟台)、叶光富(籍贯四川成都)安全顺利出舱。由此可以看出三位航天员的社会关系属于(     )
    A、血缘关系 B、地缘关系 C、业缘关系 D、法律关系
  • 8、父母离异后小红随妈妈生活,妈妈下岗了,爸爸也停付了她的生活费,小红面临辍学。为此,小红可采取的正确做法有(   )

    ①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利用法律武器维权

    ②外出打工,自食其力

    ③通过向居委会反映情况,寻求帮助     

    ④申请法律援助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 9、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后,如果采取别的方式仍不能解决问题时,保护我们权益的最后屏障是(   )
    A、非诉讼 B、诉讼 C、调解 D、协商
  • 10、2021年3月8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指出,网络大V“辣笔小球”恶意诋毁贬损卫国戍边英雄官兵,江苏检察机关迅速介入,依法适用今年3月1日起施行的刑法修正案(十一),首次以涉嫌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罪批准逮捕。该案例警示我们(   )

    ①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违法应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②行己有耻,尊重他人,对自己的网络言论负责

    ③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并自觉抵制

    ④英雄烈士不容亵渎,违法必受刑罚处罚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 11、“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在全国各地开展期间,公安交管部门加强执法管理,依法查纠摩托车、电瓶车骑乘人员不佩城安全头盔,汽车驾乘人员不使用安全带行为,助推养成安全习惯。这说明(     )

    ①所有人都缺乏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

    ②自由受到社会规则的约束

    ③维护交通安全主要依靠法律惩戒

    ④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 12、2022年4月以来,抖音、小红书等多个社交软件逐步开放个人真实IP属地,一批伪装者现出原形、 一批键盘侠开始三思而后言。此举有利于(     )
    A、加快信息传递,促进人际交往 B、保护个人隐私,控制网络言论 C、净化网络环境,营造良好生态 D、创新技术手段,消除欺骗行为
  • 13、下列行为体现了良好的文明礼貌素养的是(       )

    ①与女性见面时,要主动去握手表示自己的热情   

    ②参加音乐会时,要穿正装并提前到场,这是对演奏者的一种尊重   

    ③请求他人谅解,要说“拜托”   

    ④男士与女士并行进门时,应主动为女士开门并让女士先行

    ⑤凡是别人为你服务、做事和帮忙,无论给你的帮助是多么微不足道,都应说声“谢谢”

    A、①②④⑤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 14、法律课堂上,小美所在的学习小组进行了案例研究。

    2021年3月1日,全国首例“高空抛物罪”在江苏省溧阳市人民法院审理,被告人徐某犯高空抛物罪被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并处罚金2000元。

    刑法修正案(十一)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二:从建筑物或者其他高空抛掷物品,情节严重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注:新修正案从2021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

    对此案例,同学们各抒己见,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说明徐某的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 B、启示我们要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 C、其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受到刑罚处罚 D、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到社会规则的约束
  • 15、在家里,“我”是妈妈的孩子,是外公外婆的外孙;在学校,“我”是老师的学生、同学的同学。对于“我”拥有的多重身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

    ①人的身份随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②人的身份是一成不变的

    ③个人可以脱离社会而独立存在

    ④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①②
  • 16、中学生小华自创的歌词在“全国少年儿童歌词征集活动”中获特别奖,但小华并未接到获奖通知书。经调查发现,参加复评工作的李某做了手脚,将奖项给了张某。对此,小华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正确做法(       )
    A、忍气吞声,白认倒霉 B、辱骂李某,排解愤怒 C、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D、寻求他人去打击报复
  • 17、在发生重大灾难时,人们往往遵循“妇弱优先,壮者靠后”的规则有序撤离,从而保证撤离通道畅通无阻,提高撤离运行效率,这表明(     )
    A、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 B、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 C、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D、遵守规则已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 18、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常会受到老师的表扬或批评。当受到表扬,我们会感到分外高兴;当受到批评,我们又会感到十分难过。这是因为我们有

    ①生存、安全等方面的需要                    ②自己的言行受尊重的需要

    ③维护自己名声、形象、荣誉的自尊需要 ④克服困难的自信心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 19、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以下同学的行为不属于积极融入社会的是(     )
    A、小乐陪爷爷看“大连皮影戏”等非遗演出 B、小美和同学一起采摘金州向应公园里的荷花 C、小于拒绝与他人来往,经常独自在家 D、小海周末在科技馆当志愿讲解员
  • 20、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于2023年12月29日公布,自2024年6月1日起施行。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内容节选:

    第一条   为了保障粮食有效供给,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高防范和抵御粮食安全风险能力,维护经济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五十六条   公民个人和家庭应当树立文明、健康、理性、绿色的消费理念,培养形成科学健康、物尽其用、杜绝浪费的良好习惯。

    第六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依法加强粮食生产、储备、流通、加工等环节的粮食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建立粮食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完善粮食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和检验制度。

    第七十二条   违反本法规定,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结合材料一,谈谈如何发挥法治力量为粮食安全保驾护航?

    材料二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节约粮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第八章也对粮食节约进行了专章规定,要求全社会推进粮食节约工作。

    (2)结合材料二,谈谈在粮食节约方面,如何让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编造、散布虚假的粮食安全信息”“单位、个人有权对粮食安全保障工作进行监督,对违反本法的行为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进行投诉、 举报”。

    (3)结合材料三,谈谈为保障粮食安全,我们中学生应该怎样做?

上一页 19 20 21 22 23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