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列事例中,不是利用声传递信息的是(  )
    A、医生用听诊器给病人诊断病情 B、用超声波清洗精密机械 C、利用次声波预报台风和地震活动 D、将超声波用于倒车雷达
  • 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过冷水

    过冷水是指达到或低于凝固点时却没有凝固成冰的水。水凝固成冰的一个必要条件是: 必须有凝结核,当温度低到凝固点之下时,如果水太过纯净,水中没有一个凝结核来结晶, 那么即使在 0℃之下也不会结冰,还保持着液态,凝结核可以是微小的冰晶,可以是水中的悬浮物,可以是器皿的壁。当过冷水中具备凝结核时,例如投入少许固体,或摇晃液体,都能让水迅速凝固,温度回升到凝固点。

    水的沸腾也需要一个类似的条件,但不是凝结核,而是水中的微小气泡或容器壁表面的微小气泡或容器表面极其微小的裂纹中的空气,否则极易形成过热水。

    当天空中的飞机穿过有过冷水的云层时,云中的过冷水遇到飞机,会马上结成冰,飞机就容易发生坠机事故。

    (1)、过冷水的状态是____。
    A、固态 B、液态 C、固液共存态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2)、过冷水的形成原因是水中缺少
    (3)、冻雨是初冬或冬末春初时节的一种灾害性天气,冻雨是一种温度低于 0℃的过冷水, 其外观同一般雨滴相同,当它落到温度为 0℃以下的物体上时,立刻冻结成外表光滑而透明的冰层,称为雨凇。雨凇的形成是        (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该现象发生时要(选填“吸热”或“放热”)。
    (4)、材料中提到的不仅有过冷水,还有过热水,请根据过冷水的定义,说出过热水是指
    (5)、质量、温度相同的过热水和水蒸气烫到手,哪种情况造成的烫伤更严重,为什么? 答:烫伤更严重,因为:
    (6)、动画片海尔兄弟之《冰川危机》中有这样一个片段:一个池塘里的水在 0℃以下仍未结冰,如果你是编剧,你准备让海尔兄弟做些什么就可以使湖水冻结成冰?(写出一条方案 即可)。
  • 3、隔音是防治噪声的基本措施,选择性能良好的隔音材料是隔音的关键。哪种材料的隔音性能更好呢?为了探究这个问题,小宇选取了锡箔纸和泡沫塑料两种材料作为研究对象, 来比较它们的隔音性能。请将下列实验方案补充完整:
    (1)、实验器材:锡箔纸、泡沫塑料、鞋盒、闹钟和
    (2)、实验步骤:

    ①将闹钟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填满泡沫塑料,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远离鞋盒的方 向后退,直到听不到声音为止,测出人距鞋盒的距离为 s1

    , 测出人距鞋盒的距离为 s2

    (3)、实验结论:若 , 则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更好。
  • 4、如表所示,是某次列车运行时刻表的一部分。列车按时刻表正常运行时,求:

    时间

    上海

    昆山

    苏州

    无锡

    到站时间

    09:45

    10:10

    10:20

    发车时间

    09:05

    09:50

    10:15

    10:30

    里程/km

    0

    65

    100

    137

    (1)、昆山到无锡的里程为多少 km?
    (2)、昆山到无锡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km/h?
    (3)、交通部门常用测速仪来检测车速。测速原理是测速仪前后两次发出并接收到被测车反射回的超声波信号,再根据两次信号的时间差,测出车速,如图甲。某次测速中, 测速仪发出与接收超声波的情况如图乙所示,x 表示超声波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假设超声波的速度为 340m/s,且保持不变,则该被测汽车速度是多少 m/s?(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 5、如图甲所示,小军一边看手机边开着电动车,结果发生了剐蹭。电动车紧急停车要经历 如图乙所示的反应和制动两个过程,当电动车以 18km/h 的速度匀速行驶时,他看一眼手机需要 2.5s,在这段时间内相当于在无人驾驶状态下以原来速度匀速行驶。该人发现情况紧急停车时,在反应时间电动车行驶了 4m,制动过程中所用时间为 3s,电动车在这两个过程中的总距离为 9.9m。

    (1)、在看手机时间内,电动车行驶的路程有多少 m?
    (2)、该电动车骑行人的反应时间为多少 s?
    (3)、该电动车从发现情况到紧急停车全程的平均速度。(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 6、如图所示,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中,将一张 A4 纸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将一块平面镜竖直放在纸上,使一支可自由移动的激光笔发出的光紧贴纸面入射。

    (1)、改变入射光的入射方向,当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重合,将整个实验装置向右移动,发现右侧纸的一部分会离开桌面并向下弯折, 此时发现:反射光线(选填“会”或“不会”)随纸面弯折,这一现象说明:
    (2)、多次改变入射角度,在纸上画出入射光线和对应的反射光线后,发现没有量角器, 为了得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这一结论,你的操作是
  • 7、在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当水温升到 90℃时,每隔 1min 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 直到水沸腾 5min 后停止读数,部分数据记录如下表:

    (1)、某次数据没有记录,当时温度计示数如图甲所示,请将漏填的数据填在表格内    :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水的温度/℃

    90

    92

    94

    98

    98

    98

    98

    98

    (2)、如图乙中的四个图表示的是水在沸腾前后持续加热过程中出现的四个现象,请按它们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起来:
    (3)、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可知,当时的大气压可能(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1 标准大气压。
    (4)、将酒精灯移开停止对水加热,小明仔细观察,发现水还能继续沸腾一会儿,请你帮他分析其原因可能是
    (5)、如图丙中 a 图线(实线部分)是小明同学记录的水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象。若其他条件不变,只将烧杯中的水多加一些,则水的温度与实践的关系图线正确的是____。
    A、a B、b C、c D、d。
  • 8、小兮在“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 1 所示的实验装置:小从带刻度、分度值为 1cm 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时间是小车到达 A、B、C 三处时电子秒表(单位 s)所显示的时间。

    图 1

    (1)、实验原理是
    (2)、某次实验的过程如图 1 所示,图中的电子秒表分别表示小车在斜面顶端、中点和底端的不同时刻,如果小车过了 A 点才开始计时,则测得上半段的平均速度 VAB 会(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小车通过斜面下半段的路程为cm, 下半段的平均速度是 VBC =m/s。
    (3)、物体运动的情况还可以通过另一种办法即时测定、显现出来,位置传感器利用超声波测出不同时刻小车与它的距离,计算机就可以算出小车在 A 到 C 不同位置的速度(如图乙)。横轴为时间,纵轴为速度,屏幕图像如图丙所示,通过查阅资料,得知: 速度-时间图像与横坐标轴所包围部分(即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就是小车运动的距离。 如图丁是小车A 运动的v-t 图像(图像的趋势不改变),请通过丁图分析出小车 A 在 0~1s 内的平均速度为m/s。
  • 9、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分别在烧杯和试管中放入适量的碎冰, 并各放入一支温度计组成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 A、B 两个温度计的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其中实线部分是(选填“A”或“B”)温度计示数随时间变化图象,试管中碎冰熔化时间约为min,请总结冰在熔化过程中的特点:

  • 10、甲、乙两人从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他们的 s-t 图象如图所示。则甲的速度为m/s;当 t = 5min 时,甲、乙两人相距m;若甲、乙两人通过的路程之比为 3:2,则他们运动的时间之比为

  • 11、唐代诗人李白在《夜宿山寺》中写道:“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其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选填“音调高”“响度大”或“音色美”)。实际上,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再“高”的声音也惊不到太空上的人,这样判断的理由是
  • 12、被称为“超级镜子发电站”的敦煌,电站内的 1.2 万多面定口镜以同心圆状围绕着 260 米高的吸热塔,这些定日平面镜把太阳光反射后会聚到吸热塔,其中某束光的传播路径如图,在图中画出定口平面镜的位置,并标出反射角。

  • 13、湾湾坐在一辆开着天窗的轿车里,他能通过天窗看到天空的景色。请在图中利用光路图画出湾湾看到天窗外天空的范围(E 是湾湾的眼睛)。

  • 14、在科学兴趣班开展温度测量探究的实验时,小顾同学用体温计分别测量了 3 位同学的体温,由于操作疏忽,每次测量完都没有甩就继续测量下一位同学的体温。现依次测得甲、 乙、丙 3 位同学的体温分别为 38.5℃,39℃,39℃,则(    )

    A、甲、乙、丙三位同学都发烧了 B、甲发烧了,乙、丙是否发烧不能确定 C、甲、乙都发烧了,丙是否发烧不能确定 D、甲、乙都发烧了,丙没有发烧
  • 15、如图甲所示,把一把钢尺紧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用手拨动使钢尺振动发声, 图乙是其声波图,其中横轴 x 表示振动时间,纵轴 y 表示振动幅度的大小,现将钢尺伸出桌外的长度变短,再用手拨动发声,则此声波图可能是下列哪一幅图( )

    A、 B、 C、 D、
  • 16、如图为《梦溪笔谈》中的一段话。意思是:为了找到甲、乙两琴中音调相同的弦,可在乙琴弦上放纸人。当弹甲琴中的某一弦时,乙琴中与其音调相同的弦上的纸人就会跳动。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弹琴时发出的声音,是由于手指振动产生的 B、琴弦越长弹奏时发出的声音的音调就越高 C、弹甲琴弦,乙琴弦上的纸人跳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D、音调相同的两根弦发声时振动的振幅一定相同
  • 17、温度对于我们日常生活十分重要。以下是几种温度测量工具。

    (1)、如图甲是小科设计的一个气体温度计的示意图。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不漏气, 弯管中间有一段液柱,这个温度计是根据(选填“液体”或“气体”)的热胀冷缩来测量温度的;A、B 两处刻度对应的温度的关系是:A 处的温度B 处的温度(选填“<”、“=”或“>”);若使用中发现玻璃管中液柱移动不明显,导致示数不够精确。如果请你提出两条提高测量准确程度的建议, 从弯管方面考虑, 应该;从瓶子角度考虑,应该
    (2)、小科还发现干湿温度计是一种既能测量空气温度,又能测量空气相对湿度的常用测量仪器。仪器上有两支相同的温度计并列地安装在同一刻度板上(图乙为其背面),其中一支温度计的测温泡外面裹有被水浸湿的棉纱,为“湿”温度计;另一支温度计的测温泡直接裸露在空气中,为“干”温度计。研究发现:相对湿度越大,水蒸发得越慢。图丙所示的干湿球湿度计玻璃泡部分已被遮挡,由图丙可推测湿球温度计是(填 A 或 B)。这是由于湿温度计浸湿的棉纱的缘故,而且两温度计的差异越大表示空气(选填“干燥”、“湿润”)。
    (3)、如图丁是小聪自制的温度计。当把该温度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时,液柱长 10cm, 当放在沸水中时,液柱长 20cm。若液柱的长度为 15cm,则该处温度应标记为℃。(实验环境:一个标准大气压)
  • 18、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正对山崖以一定的速度匀速直线行驶,汽车在离山崖710m 的 A 处鸣笛,当汽车行驶至离山崖 650m 的 B 处时刚好听到山崖对鸣笛的回声, 请结合图示,通过计算回答:(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取 340m/s)

    (1)、汽车从鸣笛到听到回声,笛声传播的距离是多少?
    (2)、汽车从鸣笛到听到回声,所用的时间为多少秒?
    (3)、汽车行驶的速度为多少米/秒?
  • 19、小明一家利用元旦假期到南宁玩,汽车在公路上行驶了一段时间,他看到了如图所示标志牌和汽车的速度计。求:

    (1)、在不违反交通规则的前提下,汽车在公路上行驶的最快速度为
    (2)、若汽车以最快的速度行驶,从图甲的标志牌到南宁需要的时间。
    (3)、若以图乙所示的速度行驶 1.5h,汽车通过的路程。
  • 20、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1)、组装器材时,应根据(选填“烧杯位置”或“酒精灯火焰高度”)确定陶土网的高度;
    (2)、由图乙可知,第 8 分钟时冰处于(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冰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大约持续了min;
    (3)、由图乙中冰的熔化图像可判断冰是一种晶体,你是根据图像的什么特征来判断的?
    (4)、图丙是实验过程中某时刻温度计示数,此时温度为℃,应为熔化(选填“前”或“后”)记录的数据(在标准大气压下);
    (5)、实验全程烧杯中的水没有沸腾,但水面却降低了,原因是水温升高,蒸发(选填“加快”或“减慢”);
    (6)、同桌小红将正在熔化的碎冰从试管中取出放到桌面上,过了一段时间发现碎冰全部熔化了,由此小红得出冰在熔化时不需要吸热的结论,小红的结论是错误,原因是
上一页 91 92 93 94 9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