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对题图所示的三个电路,状态判断正确的是( )

    A、甲断路、乙短路、丙通路 B、甲通路、乙短路、丙断路 C、甲断路、乙通路、丙短路 D、甲短路、乙断路、丙通路
  • 2、分别用题图甲乙所示的滑轮组将同一重物匀速提升到相同高度,则所做有用功

    A、甲比乙大 B、乙比甲大 C、一样大 D、无法比较
  • 3、课堂上,小明同学将地面上的一枚鸡蛋(质量约50g)捡起并举过头顶,在此的过程中,克服鸡蛋重力所做的功最接近
    A、0.01J B、0.1J C、1J D、10J
  • 4、现在很多地方设有轮椅专用通道,为残疾人通行提供方便,如题图所示,它实际上就是一种简单机械,使用这种简单机械为了

    A、提高效率 B、省距离 C、省功 D、省力
  • 5、我国西晋学著张华在《博物志》中写到“今人梳头、脱着衣时,有随梳、解结有光者,亦有咤声”,句中所描述的物理现象属于
    A、做功改变内能 B、热传递改变内能 C、摩擦生热 D、摩擦起电
  • 6、下列不属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双手摩擦发热 B、锯木材时锯条发热 C、烧水时水温升高 D、钻木取火
  • 7、小张同学为探究水流对物体的冲击力,设计了如图甲的实验装置,电源电压保持3V不变,电流表量程为0-0.6A。粗细均匀的电阻丝 MN全长 25cm,总电阻为50Ω,它的阻值与接入电路的长度成正比,水平光滑杆 AB上套有弹簧,弹簧每受到2N的拉力伸长0.5cm;弹簧左端固定,右端连接滑块,滑块与滑片P、物体Q通过硬杆相连,且滑片P滑至N端时,滑块刚好接触B 点被挡住,滑片与电阻丝始终保持良好接触,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水流冲击力为零时,滑片P刚好与电阻丝M端相接触,此时电流表示数为0.3A。求:

    (1)、随着水流冲击力的增大, MN接入电路的阻值电阻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R0的阻值为Ω
    (2)、当电流表读数为0.2A时, 电路总电阻为Ω,水流冲击力为多少N;
    (3)、小张发现若把电流表改装成能直接读出水流冲击力的“冲力表”刻度不均匀,经过思考后,重新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电路,电压表接“0~3V”的量程,当水流速度增大时,电压表的示数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若把电压表的刻度盘改装成能直接读出水流冲击力的“冲力表”,则该“冲力表”的分度值为.
  • 8、

    (1)、如图甲所示,在探究某种物质熔化特点的实验中,根据实验数据做出了该物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该物质在C点的比热容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点的比热容;
    (2)、如图乙所示,三合一充电器给三部手机同时充电。若拔掉其中一部手机,则通过充电器的总电流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如图丙,电源电压为3V, 电压表测的是两端的电压。若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丁,则2L两端的电压是 V 
    (3)、如图戊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后,两灯均发光,则甲是表,乙是表(两空均选填“电流”或“电压”)。
  • 9、如图甲所示,小明将装有热奶的奶瓶放入温度等于室温的水中,水温约为20℃,热奶的温度约为90℃,同时,他还利用温度计和钟表测出温度的变化情况,并作出了水和热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如图乙所示。大约经过 15min,热奶和水的温度刚好达到一致。

    (1)、其中曲线表示热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从图像分析可以看出,热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特点是:
    (2)、水和热奶之间传递的是 (选填“温度”或“热量”),发生热传递的原因是水和热奶之间存在
    (3)、参考这位同学实验的图像,你认为沸水放在房间里,温度自然降低的规律是____(选填字母)。
    A、先快后慢 B、先慢后快 C、均匀降低
    (4)、参考这位同学记录的数据,如果你要喝一杯咖啡,可以有两种方式供你选择:

    ①先将烧开的热咖啡倒入杯中,冷却5min, 然后加一匙冷牛奶;

    ②先将烧开的热咖啡倒入杯中,立即将一匙冷牛奶加进杯中,然后冷却5min。

    你认为方式的冷却效果较好。

  • 10、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电流表的示数为0.5A, 电阻R2的阻值为20Ω,通过R2的电流为0.4A, 求:

    (1)、电压表的示数?
    (2)、电阻R1的阻值?
    (3)、若将电路中的电阻R1和R2改为串联,通过R1的电流是多少(电源电压不变)?
  • 11、一壶中水的质量为2.5kg, 在液化石油气炉上从20℃煮至沸腾。在这过程中,共燃烧了液化石油气50g。(壶吸热忽略不计)在这过程中,[液化石油气热值为4.2×107J/kg],求:
    (1)、水共吸收了多少热量?(1标准大气压)
    (2)、炉子的效率?
  • 12、探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准备的电学器材如下:电源(4.5V)、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R标有“30Ω1A”、定值电阻(5Ω、10Ω、20Ω、30Ω)、开关、导线若干。

    (1)、“探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①某同学开关,按如图甲所示电路图连接实物。试触时发现:电流表指针向零刻度线左侧偏转,如图乙所示,则电路连接出现的错误是

    ②纠正错误后开始实验,应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 (选填“左”或“右”)滑动,使电阻R0.两端电压由1.5V逐渐增大到2V、2.5V,读出所对应的电流值。其中第二次电流表示数如图丙所示为 A。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实验次数

    1

    2

    3

    U/V

    1.5

    2

    2.5

    I/A

    0.15

    A

    0.25

    ③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成比;

    ④善于预习的小辉,分析表中数据可知该同学所用的定值电阻阻值为Ω

    (2)、“探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

    ①将10Ω的定值电阻接入A、B两点间,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电压表示数为2V, 读出电流表示数:

    ②接下来用20Ω的电阻替换10Ω的电阻,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得电压表示数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V时, 读出电流表示数;

    ③将实验器材中 (选填“5Ω”或“30Ω”)定值电阻接入A、B两点间,无论怎样移动滑片P都无法完成实验。

  • 13、为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有:干电池组、电流表、多个小灯泡、开关、导线若干。

    (1)、对照电路图甲将图乙中的元件连接完整。(作图连线,如上图乙)
    (2)、小明闭合开关后,观察到灯L2发光,灯L1不发光,电流表的示数为零,若电路只存在一处故障,则故障可能是
    (3)、小明将电路中开关与电流表“0.6”接线柱相连的那根导线接“0.6”的一端接到“一”接线柱上,其他都不动。这样连接的目的是测通过 (选填“干路”或“L2”)的电流,请评价其可行性并说明理由:
    (4)、电路故障排除后,小明按照正确的操作进行实验,测出灯L1中的电流如图丙所示,其值I1A,测出L2支路和千路上的电流分别为 I2=0.24A、I=0.6A。根据测量结果,你认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和各支路电流的关系是(写出关系式即可)。你认为实验的疏漏之处是
  • 14、小明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比较质量相等的不同燃料燃烧时放出的热量”。

    (1)、在安装实验器材时,应先调整固定 (选填“A”或“B”)的位置。
    (2)、实验时,可以通过比较 (选填“加热时间”或“水升高的温度”)来比较酒精和碎纸片放出热量的多少。
    (3)、从表格数据可以发现,质量相同的酒精和碎纸片都充分燃烧后, 放出的热量多。

    燃料

    加热前的水温/℃

    燃料燃尽后的水温/℃

    酒精

    25

    65

    碎纸片

    25

    44

    (4)、通过实验表明,质量相等的不同燃料,充分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一般是 (选填“相同”或“不同”)的。
    (5)、若水的质量和燃料的质量均已知,结合表中水的初温和末温计算出燃料的热值,通过实验算出的热值与实际相比 (选填“偏大”或“偏小”),理由是
  • 15、 
    (1)、根据下面的实物连接图,在方框内画出对应的电路图,并在电路图上标明开关闭合时电路中的电流方向。

    (2)、“创新”实验小组的同学要设计一个自动防盗报警电路。要求:晚间开关S闭合后,灯亮电铃不响;当房门被打开时,细导线AB被扯断,灯亮且电铃发声自动报警。请按要求用直线连接如图所示的 房间电路元件。

  • 16、在如图(a)所示电路中,通过电阻R1R2的电流之比为;图中有两个电压表,电压表 (选填“可以”或“不可以”)单独与电源并联。当闭合开关后,两个电压表指针偏转均如图(b)所示,则电阻R1和R2两端的电压之比为.

  • 17、如图所示电路,只闭合开关S2 ,  则灯 发光。如果同时闭合开关 ,则灯L1、L2为并联,不能同时闭合 , 此时发生短路现象。

  • 18、为了使小灯泡L1和L2并联,图中的甲位置应填入 ,乙位置应填入(选填“电源”或“电流表”)。为了纪念发现电流,我们用他的名字作为物理量电流的单位。

  • 19、如图甲所示,用丝绸摩擦有机玻璃棒,然后靠近碎纸屑,发现纸屑能被吸引,说明摩擦起电后带电体能;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电。用手向下捋塑料细丝,会越捋越蓬松,如图乙所示,这说明同种电荷

  • 20、墨水在温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快,说明分子运动的快慢与有关。如图所示,将一个薄壁金属筒固定在桌面上,简里放一些乙醚,用塞子将筒口塞紧。拿一根绳子在筒外绕几圈并迅速来回拉动,将会看到塞子跳离筒口。这个现象说明通过方式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城市里工厂和交通工具的废热排放与大气污染使城市温度普遍高于郊区,形成了热岛效应。而这些损失的热不能自动收集起来再利用,说明能量的转化或转移具有性。
上一页 59 60 61 62 63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