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水平放置平面镜,白色纸板竖直立在平面镜上,纸板由E、F两部分组成,可以绕ON翻折。

    (1)将一束光贴着纸板E沿AO射到镜面上O点,纸板F上会显示出反射光束OB,接着将纸板F绕ON向后翻折,则纸板F上(选填“能”或“不能”)显示出反射光束,由此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选填“同一平面”或“不同平面”)内;

    (2)为了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大小的关系,应进行的操作是

    A.改变纸板与平面镜之间的夹角       B.沿ON向后转动纸板E

    C.沿ON向后转动纸板F                    D.改变入射角的大小

    (3)若让另一束光沿BO方向射向平面镜,反射光将沿OA方向射出。该实验现象说明

    A.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B.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4)若将一束光垂直射到平面镜上,反射角为度。在纸板前从不同方向都可以看到入射光EO的径迹,这是因为光在纸板上发生了反射。

  • 2、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规律制成的。如图所示是自制温度计,当小瓶所处环境温度升高时,观察到玻璃管中水柱的位置(选填“降低”或“升高”)。实验中要使观察到的现象更明显,可以改进的方法是换用更(选填“细”或“粗”)的玻璃管。

  • 3、图甲中,所测铅笔长度是cm,图乙中,停表的示数是s,图丙是小宏家的寒暑表,此时小宏家的室温是℃。

  • 4、如图所示是甲和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像,分析图像可知(  )

    A、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为4︰1 B、若甲、乙的质量相等,则甲的体积较大 C、若甲、乙的体积相等,则甲的质量较小 D、乙物质的密度为0.5kg/m3
  • 5、下列关于光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电视机遥控器是利用紫外线工作的 B、色光的三原色为红、绿、蓝 C、医院常利用红外线的热效应来消毒杀菌 D、验钞机利用红外线辨别钞票的真伪
  • 6、在图中,请根据入射光线AO画出反射光线OB,并标出反射角及其度数。

  • 7、如图中,有两根导线尚未连接,请以笔画线代替导线补上,要求:

    (1)、电压表测小灯泡两端的电压;闭合开关,当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2)、在下面画出电路图。
  • 8、在“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实验时,用如图所示电路,要求“改变电阻,保持电压不变”,在进行这一实验步骤时,采取的操作是(  )

    A、更换不同阻值的R , 保持R'的滑片位置不动 B、更换不同阻值的R , 调节R'的滑片到不同位置,保持R两端的电压不变 C、保持R不变,调节R'的滑片到不同位置 D、保持电路中的电流不变
  • 9、将阻值为10Ω的电阻R1与另一电阻R2接入电源电压恒定的电路,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电流表A1的示数为0.45A,电流表A2的示数为0.3A.则通过R2的电流为A;电源电压为V.

  • 10、2024年9月10日华为发布了全球首款三折叠屏手机,为手机市场注入了新鲜血液。点亮手机屏幕可简化为三个开关控制的电路,分别是S1(密码解锁)、S2(指纹解锁)、S3(人脸解锁),小灯泡L代替手机屏幕,三种方式任意一种都能解锁手机,下列电路图中可能的是(     )
    A、 B、 C、 D、
  • 11、如图所示,下列对于图片中所描述的物理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图甲,丝绸摩擦的玻璃棒带正电荷,是摩擦起电现象并创造了电荷 B、图乙,用带负电荷的橡胶棒a去接触不带电的金属球b时,两箔片因异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张开 C、图丙,验电器A带正电,相同的验电器B不带电。图中是用带有绝缘手柄的金属棒将验电器A与验电器B连接起来的瞬间金属棒中的电流方向是从B到A D、图丁,开始加热时灯泡不亮;加热到红炽状态时灯泡发光;实验说明导体和绝缘体一定条件可相互转化
  • 12、如图所示是“研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紧有关”的实验,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实验应用了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 B、实验是为了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流大小的关系 C、本装置加上秒表可以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通电时间的关系 D、实验通电一段时间后,右侧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比左侧的大
  • 13、小明设计了一款电子温度计,电路如图甲所示,温度表由量程为3V的电压表改装而成,电源电压为6V,R的阻值为40Ω , 热敏电阻的阻值Rt随温度t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1)、随温度升高,该热敏电阻的阻值 , 温度表示数(以上两空选填“增大”或“减小”);
    (2)、小明所设计的电路温度表能测得最高温度是℃,0℃刻度线(选填“在”或“不在”)电压表零刻度处;
    (3)、若电源电压增大3V,R增大40Ω , 电路可测量的最高温度将(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在甲图电路中串联一个电流表,在R两端并联一个电压表,随着温度的改变,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正比(选填“成”或“不成”)。
  • 14、如图所示,汽车中应用了许多物理知识,请你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答下列问题:

    (1)、汽车发动机是用水作冷却剂的,这是利用了水的的性质;
    (2)、汽油机是汽车的“心脏”,在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过程中,冲程将内能转化成机械能;
    (3)、有一种“涡轮增压”(T型)轿车,通过给发动机更足量的空气使汽油更充分地燃烧,比普通轿车(L型)更节能,同样的汽油加在T型轿车内比加在L型轿车内热值(填“更大”、“一样大”或“更小”);
    (4)、汽车转弯时,同侧前后两个转向灯会同时闪亮,若其中一只灯坏了,另一只灯仍会闪亮,则该两个转向灯是(填“串联”或“并联”)的;要使转向灯发光,司机要拨动一下方向盘旁的一根横杆,这根横杆的作用相当于电路中的
    (5)、为保证司乘人员的安全,轿车上设有安全带未系提示系统。当乘客坐在座椅上时,座椅下的开关S1闭合,若未系安全带,则开关S2断开,仪表盘上的指示灯亮起;若系上安全带,则开关S2闭合,指示灯熄灭.下列设计比较合理的电路图是______。
    A、 B、 C、 D、
  • 15、如图所示电路,甲乙两图中电源相同。R1、R2串联如甲图,闭合开关S,电压表示数为2V,电流表示数为0.2A;R1、R2并联如乙图,闭合开关S,电压表示数为6V,求:

    (1)求电源电压;

    (2)求R1、R2的阻值;

    (3)求乙图中电流表示数。

  • 16、如图所示是质量为100g的某物质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图象,前10min它吸收的热量是8.4×103Jc=4.2×103J/kg求:

    (1)、前10min该物质的温度变化是多少;
    (2)、该物质的比热容;
    (3)、若这些热量全部被水吸收,可让0.5kg的水温度升高多少℃。
  • 17、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小李同学选择了5Ω10Ω15Ω20Ω25Ω定值电阻各一个进行实验,电源电压恒为6V。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中未完成的电路完成。(要求:当滑片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变大,导线不能交叉)
    (2)、实验中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小李发现当电流表示数增大时,电压表示数反而减小。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3)、确认电路连接无误后,小李将5Ω定值电阻接入电路后,闭合开关进行实验,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流表的示数为0.5A;更换阻值为10Ω的电阻后为正确进行实验得出实验结论,下一步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滑动(选填“左”或“右”)。
    (4)、小李依次接入5Ω10Ω15Ω20Ω25Ω五个定值电阻,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保持电压表示数不变,记下电流表的示数。实验中他接入10Ω25Ω定值电阻时,电路中两次的电流之比为
    (5)、实验室有以下规格的滑动变阻器,要完成上述实验,小李所选用的滑动变阻器应是______。(填写选项字母即可)
    A、20Ω   0.3A B、20Ω   0.5A C、50Ω   0.3A D、50Ω   0.5A
  • 18、在“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中,小明猜想导体电阻大小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A.导体的材料

    B.导体的长度

    C.导体的横截面积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他用如图甲器材进行实验,①②③为镍铬合金,④为锰铜合金。①②④横截面积相同,③横截面积最大。

    (1)、实验前开关应处于状态。该实验中,通过观察(选填“电流表示数”或“灯泡亮度”)来反应电阻的大小更精确,这种物理研究方法是
    (2)、选用①②两根导体分别接入电路进行实验,可验证猜想(选填猜想因素选项“A”、“B”或“C”)。
    (3)、选用①④两根导体分别接入图中M、N两点间,闭合开关电流表的示数不同,可知在导体的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时,导体电阻大小跟导体的有关。
    (4)、将①③两段金属丝串联接入同一电路中,流过①③的电流关系是II。(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 19、
    (1)、请根据图中所示的实物图,在虚线框中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2)、现有三个定值电阻R1R2R3 , 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是R1<R2<R3。如图中已经画出了通过定值电阻R2的电流随其两端电压变化的图像,请你在图中分别画出定值电阻R1R3的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大致图像,并标上对应的字母。

    (3)、如图,请在电路中的“”中填入电流表或电压表的符号,构成并联电路。

  • 20、两个电路元件A和B,流过元件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所示。若把它们串联在甲电源上,这时通过A元件的电流为0.2A,则甲电源电压为V,此时元件B的电阻是Ω;若把A、B并联在2.5V的乙电源两端,则干路中的电流是A。

上一页 44 45 46 47 4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