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高速公路两侧安装有玻璃墙,用来减弱噪声污染.下列减弱噪声的途径与此相同的是A、禁止鸣笛 B、戴上耳罩 C、安装消音器 D、关闭门窗
-
2、“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出自李白的《望天门山》就此诗句而言,若认为站在帆船上的人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A、帆船 B、江岸 C、青山 D、太阳
-
3、【传统文化主题】如图所示,埙(xūn)是我国汉族特有的闭口吹奏乐器,音色朴拙抱素独为地籁,在世界原始艺术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请完成1~3题.(1)、埙的底部接近于圆形,估测埙的底面直径最接近A、5 mm B、5 cm C50cmD.50dm(2)、人用嘴吹奏埙时,手按压不同音孔可发出宫、商、角、徵、羽五音,相当于现在的“do、re、mi、sol、l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五音”的声源是人嘴 B、“五音”的声源是埙壁 C、“五音”是指声音的响度 D、“五音”是指声音的音调(3)、埙在古代用陶土烧制,在烧制过程中,陶土中的水分会逐渐消失,使得陶土变得更加紧密.陶土中的水分在逐渐消失的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凝 B、液化 C、汽化 D、升华
-
4、汽车在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8m/s的速度行驶4000m,紧接着在模拟公路上以20m/s的速度行驶100s。(v声=340m/s)求:(1)、该汽车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时间;(2)、汽车在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平均速度;(3)、汽车在公路上匀速行驶过程中向前面远处的大山鸣笛,4s听到回声,求鸣笛时离大山有多远?
-
5、下表列出了几种物质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熔点和沸点,根据表中数据回答:若要测量萘的熔点,温度计的玻璃泡里不能选做测温物质;若要测量固态甲苯的温度,温度计的玻璃泡里应选做测温物质;(以上均选填“酒精”或“甲苯”或“萘”)
物质
酒精
甲苯
萘
熔点/℃
-117
-95
80.5
沸点/℃
78.5
111
218
-
6、物态之间的变化跟温度联系紧密。(1)、常见温度计的原理:根据液体的原理制成的。体温计的分度值是℃;(2)、2022年6月5日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点火升空,顺利将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火箭点火后,发射台周围腾起了大量“白气”,“白气”的形成属于(填物态变化名称);火箭升空时,以火箭为参照物,地面是的;(3)、寒冬,窗玻璃内表面上会出现冰花,这是因为水蒸气遇到冷玻璃发生了(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打火机里的燃料通常情况下呈气态,在常温下,用方法使它液化后储存在打火机里。
-
7、学习科学要学会利用书籍的信息进行反思,并从中获取新的信息。(1)、关于声音的速度,课本上是这样描述的:“15℃时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从描述中我们可以得到:声音的传播速度与 和介质有关,一般在 中传播最慢(选填“固体”“液体”或“气体”);(2)、声呐能够向水中发射声波,声波的频率大多在10kHz~30kHz之间,由于这种声波的频率较高,声波在水中传播时,如果遇到潜艇、水雷、鱼群等目标,反射回来的声波被声呐接收,根据声信号的往返时间就可以确定目标的距离。
声呐发出的声波碰到的目标如果是运动的,反射回来的声波(下称“回声”)的音调就会有所变化,如果接收到的回声音调升高,说明目标正向声呐靠近;如果回声的音调变低,说明目标正远离声呐。
①根据如图和文中描述的信息,人耳能够听到声呐发出的声波的频率范围是 kHz到 kHz;狗 (选填“能”或“不能”)听到频率为16Hz的次声波;
②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继续监视潜艇B,突然接收到经潜艇B反射回来的声波频率是变高的,说明潜艇B正在 (选填“远离”或“靠近”)潜艇A。
-
8、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 被测物体的长度为。图是某次用实验温度计测热水温度时显示的读数,其值为℃。
-
9、密封的锤形玻璃泡内有少量碘颗粒。如图所示,将玻璃泡浸入热水中,玻璃泡内碘颗粒逐渐消失,同时出现紫红色碘蒸气,这是过程。已知一标准大气下碘的熔点为113.7℃,碘的沸点为184.35℃,这个方案可以防止碘颗粒发生现象(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
10、口技是民间的一种声音艺术,高超的口技艺人,可以模仿各种语音,从声音的特性来看,他主要模仿声音的。离屏风越远的听众,听到的声音越小,这说明声音的响度与距离发声体的有关。
-
11、医生正在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如图所示,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这样可以提高声音的 (选填“音调”或“响度”)。超声波水雾机利用超声波能将水打散而形成白雾,是因为超声波具有 (选填“信息”或“能量”)。
-
12、如图,停表的示数为s。
-
13、人工降雨常通过飞机在空中喷洒干冰来实现。干冰在空气中迅速吸热 , 从固体变成气体,使空气温度急剧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成小冰粒,冰粒逐渐变大而下落,下落过程中成水滴,水滴降落就形成了雨。(均选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
14、水是人类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界中的水通过吸热、放热在固态、液态、气态之间转化,形成了雾、雨、雪、露、霜、雾凇等等自然现象,如图所示是水的三态变化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冰雪消融是丙到乙的过程 B、露珠消失是乙到甲的过程 C、雾的形成是丙到甲的过程 D、雨的形成是甲到丙的过程
-
15、如图所示,是学校田径运动会上百米赛跑比赛时发令员对着旁边一块黑色圆形挡板发令的情景,打后,终点计时员应在看到白烟时开始计时。某个终点计时员听到枪声时开始计时,记录的成绩刚好为12s(),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挡板的主要作用是便于终点计时裁判听到发令枪的响声 B、运动员真实的成绩约为12.29s C、看到白烟开始计时,是因为光的传播不需要时间 D、运动员真实的速度约为7.92m/s
-
16、甲、乙两个匀速运动物体,已知速度之比为v甲︰v乙=1︰2,运动时间之比为t甲︰t乙=2︰3,则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为( )A、s甲︰s乙=1︰3 B、s甲︰s乙=3︰1 C、s甲︰s乙=2︰3 D、s甲︰s乙=3︰2
-
17、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现象成因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A、①图中草叶上的“露珠”是天空下的雪熔化形成的 B、②图中菜叶上的“霜”是空中的水蒸汽遇冷凝华形成的 C、③图中的“树挂”是树叶上的水凝固形成的 D、④图中高速公路上的“大雾”是地面上的水升华形成的
-
18、如图所示是四位同学使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的情景,其中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A、
B、
C、
D、
-
19、2024年7月31日,巴黎奥运会跳水女子双人10米台决赛中,中国选手陈芋汐/全红婵夺得金牌。在比赛中,她们的动作高度协调统一,从侧面看似完全“重合”,如图所示。此时,若说全红婵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 )A、观众 B、跳台 C、陈芋汐 D、水面
-
20、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架设两套完全相同的(如图甲所示)加热装置,两套装置的试管中分别装有少量的相等质量的M固体和N固体,M、N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相同的热量,实验后测得它们的加热时间——温度曲线如图乙所示,在实验中N物质始终是固体,M物质看到能全变为液体,由图象及所学物理知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这种加热方法一般称为“水浴法”优点是:被加热物质受热 , 缺点是无论如何加热杯内温度都不会高于。(2)、M的熔点是℃,熔化时间是min(3)、若N是晶体,则它的熔点应100℃,若N是非晶体,则它在100℃温度保持不变是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