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图所示m-V图像中,直线A表示甲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若乙物质的密度比甲大,请在图中大致画出乙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 2、如果用眼不当,例如长时间盯着屏幕,就有可能患上近视。请你在图甲中大致画出来自远处的光进入近视眼晶状体后的折射光线,在图乙的虚线框中画出矫正近视眼需要佩戴的透镜。

  • 3、图为一束光照射到平面镜上, AO是入射光线,请在图中作出反射光线。

  • 4、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糖画”是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图所示,非遗传人将特制的糖放在锅里加热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高温糖汁,再舀出来细心地倒在石板上,画出造型,绘画过程中糖汁将(填物态变化名称),并热量。

  • 5、如图所示,物体A的长度为cm, 停表的读数为s

  • 6、下列有关测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测量中的误差是由于没有遵守操作规则引起的 B、常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减小误差 C、测量物理课本一张纸的厚度,可以用刻度尺直接测量 D、为了方便,可将装有液体的量筒直接放置在托盘天平上测量质量
  • 7、 2024年6月25日,嫦娥六号首次将月球背面的1935.3克“月壤”样品带回地球。从月球到地球,“月壤”的质量
    A、不变 B、变大 C、 D、无法确定
  • 8、 如图所示,小明同学手握甲、乙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通过调整两透镜间的距离,可以更清晰地看到远处的物体。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甲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B、甲透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照相机 C、乙透镜成的是正立放大的像 D、乙透镜直径比我们眼睛的瞳孔大得多,这样可以会聚更多的光
  • 9、如图甲所示,起初茶碗看起来是空的,但当慢慢往茶碗中倒水时,就会发现碗中原来还藏着一枚硬币,如图乙所示。能够正确反 甲 乙映图乙中硬币被人眼看到的光路图是

    A、 B、 C、 D、
  • 10、如图所示,圭表是我国古代的天文仪器,由“圭”和“表”两个部件组成。通过观察记录正午时表在圭上影子的长度变化判断节气。下列现象与圭表的原理相同的是

    A、池水变“浅” B、日食的形成 C、雨后的彩虹 D、水中的倒影
  • 11、有一种手抛灭火弹,弹内装有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将灭火弹投入火场后,千冰吸热迅速变为气态二氧化碳,达到灭火效果。上述过程中干冰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升华 B、凝华 C、汽化 D、液化
  • 12、深圳春季“回南天”到来时,教室的黑板、墙壁和玻璃都容易“出水”。如图是某同学在“出水”玻璃上写的字。这些“水”是由于水蒸气

    A、遇热汽化形成的 B、遇冷汽化形成的 C、遇热液化形成的 D、遇冷液化形成的
  • 13、气象学里的日平均温度,是一天当中的2时、8时、14时、20时这四个时刻气温的平均值。如果某地某日这四个时刻的气温如图所示,则该地的日平均气温是

    A、5.5℃ B、3℃ C、1.5℃ D、0.5℃
  • 14、下列事例中,利用声音传递能量的是
    A、远处隆隆雷声预示着可能有一场大雨 B、医生利用B超观察人的身体状态 C、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结石 D、有经验的人通过轻敲听声来分辨瓷碗的好坏
  • 15、如图所示的贾湖骨笛是中国考古发现的最早的乐器,其由鸟类尺骨制成,骨笛上有多个气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骨笛发声是由于骨的振动产生的 B、吹奏时要按压不同的气孔,主要是改变音调 C、骨笛声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是一样的 D、用力吹奏骨笛,骨笛音色会发生改变
  • 16、2024年10月30日,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与“天和”核心舱成功进行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对接后,我们说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
    A、“天和”核心舱 B、月球 C、地球 D、发射塔
  • 17、如图所示,课本旁边是一个水杯,估测水杯的高度为

    A、18m B、18dm C、18cm D、18mm
  • 18、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使物体带电的几种方法

    自然界经常出现物体带电的情况,你知道有几种方法可以使物体带电吗?

    摩擦起电:实验室经常用玻璃棒与丝绸、橡胶棒与毛皮相互摩擦起电。根据不同物质的原子核对电子束缚本领的大小不同,科学家通过实验的方法得出了起电顺序表:兔毛一玻璃一羊毛一丝绸一铝一木一硬橡胶一硫磺一人造丝。顺序表中任意两种物质相互摩擦时,排在前面的物质带正电,排在后面的物质带负电;两物质次序相隔越多,起电的效果就越好。

    接触起电:将一带电体与一不带电体接触时,就会有一部分电子发生转移,使不带电体带上与带电体相同的电荷。

    感应起电:如图甲所示,将一带正电的物体A靠近与大地绝缘的导体B的左端时,由于电荷间的相互作用,B的左端聚集了与A所带电荷相反的负电荷,右端聚集了与A所带电荷相同的正电荷。

    (1)、若用兔毛与木条相互摩擦,将带正电。
    (2)、如图乙是在科技馆看到的静电游戏“怒发冲冠",这是属于起电,电荷通过人体传到头发上,头发由于而竖起来。
    (3)、如图甲,如果把带电体A拿走, 导体B上 (选填“带““不带”)电。
    (4)、图甲中,此时站在地面上的人用手碰触B的右端,电子将从大地通过人体转移到物体B上,这说明人体是 (选填“导体”或“绝缘体"),此过程中通过人体的电流方向是(选填“从大地到物体B"或“从物体B到大地")。
  • 19、我们已经知道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有关,进一步研究表明,在温度不变时,导体的电阻跟导体的长度成正比,跟导体的横截面积成反比,这个规律叫做电阻定律,用公式表示为R=ρLS , 其中R、L、s分别表示导体的电阻、导体的长度和横截面积。而p是反映材料导电性能的物理量,我们把它叫做材料的电阻率。材料电阻率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小红提出如下猜想:

    猜想1:电阻率与材料的长度有关;

    猜想2:电阻率与材料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3:电阻率与材料的种类有关。

    于是小红找来不同规格的导线进行测量,实验数据见下表:

    实验序号

    材料

    长度L/m

    横截面积:S/mm2

    电阻R/Ω

    电阻率p

    1

    1.0

    0.1

    0.17

    0.017

    2

    2.0

    0.1

    0.34

    0.017

    3

    1.0

    0.05

    50.34

    0.017

    4

    1.0

    0.1

    1.0

    0.1

    5

    镍铬合金

    1.0

    0.1

    1.0

    1.1

    (1)、你认为下面哪一个是电阻率的单位:____。
    A、Ω·m B、Ω/m C、Ω/m2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的数据,可初步确定猜想1是(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3)、分析比较实验序号的数据,可以初步确定猜想2是错误的。
    (4)、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4、5的数据,由此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电阻率的大小与有关。
    (5)、根据表中的数据,如果要制作一个滑动变阻器,应选用材料作为电阻线圈,这是因为相同规格的这种材料做成的电阻较 , 可以调节的阻值范围较大。
    (6)、根据表中的数据求出一段长10m, 横截面积2mm2的铁导线的电阻是Ω。
  • 20、题图甲是小明设计的体重测量仪的电路图,电源电压为6V,电阻R0=5Ω,R为压敏电阻,体重计是由量程为 0~0.6A的电流表改装而成。

    (1)、如图甲所示,压敏电阻R与R0连接方式是 (选填“串”或“并”)联。
    (2)、人静止站在水平站板时,人对站板的压力大小(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人的重力。
    (3)、测量时,要使体重越重,体重计的指针偏转越大,则压敏电阻应选择图乙中的(选填“A”或“B")电阻。
    (4)、改装体重计刻度时,应把电流为A的刻度标为“0”kg, 能显示的最大体重

    kg (g取10N/kg)

    (5)、拆开该体脂称后发现,内部电池上标着“6V, 500mA·h", 则该电池最多可以储存的电能为J。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