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卷网-试卷题库版本:
全部 浙教版 华师大版
  • 1、如图所示,将燕麦胚芽尖端放在琼脂小块上,正中央插入生长素不能透过的云母片,琼脂块被分成相等的两部分。单侧光照射后,琼脂内生长素的含量( )

    A、左右相等 B、左多右少 C、左少右多 D、左右均无
  • 2、先天性行为是动物与生俱来的行为,也称为本能。下列动物的行为都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
    A、飞蛾扑火鹦鹉学舌 B、孔雀开屏鸟类迁徙 C、蜘蛛结网老马识途 D、小鸡啄食惊弓之鸟
  • 3、如图是某学校实验室从化学试剂商店买回的硫酸标签上的部分内容,请阅读后计算:

    (1)、 该硫酸未开启前瓶内溶液质量为克,其中溶质的质量是克。
    (2)、 欲配制92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9.6%的稀硫酸,需要这种硫酸多少毫升? 应加水多少毫升?
  • 4、某学习小组同学学了有关物质溶解的一些知识:物质溶解于水的过程包括吸收热量 Q的扩散过程和放出热量 Q的水合过程,他们想用实验来探究溶解过程中溶液温度的变化情况。

    【实验探究】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示两种实验方案,图2所示的实验方案中,每次加入物质b之前,添加热水使之保持在 99°C左右。

    【实验现象】

    图1实验中,发现玻璃片与烧杯底部之间的水结冰。

    图2实验中,若加入物质b后,热水会突然沸腾,若按照图3进行实验,加入b后U形管左边液面将(填“高于” “低于”或“等于”) 右边液面。

    【反思交流】该小组的同学进一步就物质溶解过程中溶液温度变化的原因展开了讨论。分析得出:若Q(填“>”或“<” )则溶液温度升高; 若Q与 Q的大小关系与前者相反,则溶液温度降低。在图2所示实验中,继续向热水中加入一定质量的物质b,又看到沸腾现象,但再继续加入物质b,却再也看不到沸腾现象。请解释不再产生沸腾现象的原因:

  • 5、在一定温度下,向100克水中依次加入一定质量的氯化钾固体,充分溶解。加入氯化钾的质量与得到相应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1)、 该温度下氯化钾的溶解度为克。
    (2)、 烧杯②③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分别为a、b,则它们的大小关系是a(用“>” “<”或“=”表示)b, 其中属于饱和溶液的是(填序号) 。
  • 6、日常生活离不开溶液,溶液包括溶质和溶剂。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 高锰酸钾溶液中溶质是;碘酒中溶剂是
    (2)、 下列物质和水混合,能得到溶液的是____(填字母) 。
    A、面粉 B、酒精 C、食用油 D、
  • 7、已知 20°C时,硝酸钠的溶解度为88克。 20°C时,将一定量的硝酸钠固体溶解于一定质量的水中,①~④所得溶液中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  )

    操作序号

    硝酸钠的质量/克

    50

    50

    88

    88

    水的质量/克

    100

    50

    100

    188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 8、跑步时运动员会消耗大量的能量,感到疲惫。在跑步前可以选择喝5%的葡萄糖溶液来补充体力。葡萄糖溶液容易被人体吸收,还能补充人体内的水分。请据此材料完成小题。
    (1)、在配制5%的葡萄糖溶液的实验活动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
    A、 B、 C、 D、
    (2)、许多物质能溶解在溶剂中形成溶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凡是均一、稳定、透明的液体都是溶液 B、不同的物质分散到水中都能形成溶液 C、肥皂水中,肥皂是溶质,水是溶剂 D、在科学实验中,水是最常用的溶剂
    (3)、20°C时,将200克饱和葡萄糖溶液恒温蒸发水分,下列图像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 9、要想使一瓶接近饱和的石灰水变为饱和溶液,具体的措施有:①加入氢氧化钙; ②升高温度; ③降低温度; ④加入水; ⑤蒸发水。其中措施正确的是 (  )
    A、①② B、①③④ C、①③⑤ D、①②⑤
  • 10、下列物质依次为悬浊液、乳浊液、溶液的一组是 ( )
    A、白酒、 牛奶、 石灰水 B、泥浆水、 酒精、汽水 C、泥浆水、油和水的混合物、矿泉水 D、食盐水、 自来水、汽油和水的混合物
  • 11、下列措施中,不能加快蔗糖在水中溶解速度的是 ( )
    A、多加蔗糖 B、用玻璃棒搅拌 C、将颗粒磨碎 D、升高温度
  • 12、下列有关溶液和物质的溶解叙述中,合理的是 ( )
    A、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不同的物质分散到水中都会形成溶液 C、溶剂的种类不会影响物质的溶解性 D、氢氧化钠固体溶解于水时会放出热量
  • 13、在东京奥运会女子十米跳台比赛中,14岁的中国小将全红婵以 24个满分荣获金牌。跳水比赛中,“压水花”是关键的技术。运动员入水时的水花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小明经查阅资料知道:运动员入水时的水花大小可能与运动员的质量大小、入水速度、迎水面积(下落时与水的接触面积)及入水角度等有关。于是他用质量相同的柱状模型经过多轮模拟测试,记录现象如下:

    组别

    距离水面高度

    迎水面积

    入水角度

    水花大小

    1

    1m

    10cm2

    30°

    2

    1m

    10cm2

    60°

    3

    1m

    10cm2

    90°

    4

    1m

    5cm2

    90°

    很小

    (1)、“入水时的水花大小可能与运动员的质量大小、入水速度、迎水面积及入水角度有关”这是科学探究中
    (2)、为了研究迎水面积对入水时水花大小的影响可选择两组进行比较。
    (3)、根据表格数据,“入水角度”和“水花大小”之间关系的实验结论是
    (4)、对于运动员要减小入水水花,根据实验结果,你的建议是
  • 14、小湖同学学习了科学测量一课后,对家里的实心圆柱形卷纸(图1)展开以下研究:
    (1)、测量整卷纸的底面直径,在图2所示的四种测量方法中,小湖同学选择合理的是

    (2)、经过测量,整卷纸的直径为D1 , 假设整卷纸缠绕紧密,那么纸展开的厚度为多少呢? 小湖开动脑筋:拉开部分卷纸,测得它的长度为L0 , 再测出剩余卷纸的直径为D2 , 则可求得该纸的厚度为
    (3)、如果将整卷纸全部拉开展平,其长度为
  • 15、小科同学为研究小木块在足够长斜面上的运动规律,每次都使小木块从斜面上0点静止释放,沿斜面向下运动,每隔1秒测出木块通过的路程,记录数据如下。

    从0点开始计时的时间t/s

    0

    1

     

    2

    4

    5

    从0点开始的路程s/m

    0

    0.3

    1.2

    2.7

    4.8

     

    (1)、通过分析上表数据可知:木块自0点开始计时,5s内通过的路程为
    (2)、若要使5秒内木块通过的路程更大些,请提出一种可行的方法。
    (3)、小科发现实验中存在不足:小木块下滑过程中难以做直线运动,请提出一种修改方案:
  • 16、为了向七年级新生介绍校园的植物,学校开展了“制作校园植物手册”的项目化学习,要求选定藻类、苔藓、蕨类、裸子、被子植物等五类植物中的4类编制手册。如表是某同学制作的植物手册:

    植物

    葫芦藓

    满江红

    红叶石楠

    桂树

    特征

    植株矮小,有茎、叶的分化

    根和茎卧生,顶端生有叶、叶下有孢子囊

    叶缘带锯齿,花多,果实呈黄红色

    叶对生, 花丝极短, 果实呈紫黑色

    植物种类

    苔藓植物

    ? 植物

    (1)、依据植物的特征可知,满江红属于五类植物中的植物。
    (2)、手册中有一种植物在阴暗潮湿的墙壁上容易找到,根据植物的习性推测,它是选定植物中的
    (3)、植物手册的一项评价指标如下,请根据该指标对手册进行等级评定,并简述理由。

    评价指标

    评价等级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植物种类数量

    包含4类植物

    包含 3类植物

    包含 2类植物

  • 17、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知识后,小宁和同学一起利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品探究小孔成像特点。

    (1)、如图所示,小宁用硬纸筒制作“针孔照相机”来探究小孔成像。他发现蜡烛和小孔的位置固定后,移动内筒改变半透明薄膜离小孔的距离,像的大小会发生改变,于是他测出了小孔到半透明薄膜的距离不同时像的高度,填在表格中:

    小孔到半透明纸的距离s/ cm

    2.0

    4.0

    6.0

    8.0

    10.0

    像的高度h/ cm

    1.0

    2.0

    3.0

    4.0

    5.0

    从数据可以看出:当蜡烛和小孔的距离保持不变时,半透明薄膜离小孔越远,像越大。根据数据进一步判断:当半透明薄膜距小孔12cm时,像的高度是  cm。

    (2)、小科用一次性杯子和半透明薄膜也做了一个“针孔照相机”。他在一次性杯子的底部用针戳了一个小孔,在杯口蒙上一层半透明薄膜。小科在实验室用这个“针孔照相机”来观察蜡烛通过小孔所成的像,图中观察方法正确的是 (选填“A”或“B”)。
    (3)、为了进一步探究小孔成像的性质,小科可选择的光源有 ____。
    A、“X”形光源 B、“J”形光源 C、“B”形光源 D、“T”形光源
    (4)、小科观察到半透明薄膜上所成的像的位置有些偏低,进行哪些操作可以将像移至半透明薄膜的中央位置。   (写出一种即可)
  • 18、以下是温度计的部分发明历程:

    (1)、如图甲,伽利略气体温度计的玻璃泡位于端(选填“A或B”);
    (2)、如图乙、丙,液体温度计中的水或酒精均已添加红色染料,其优点是
    (3)、随着科技进步,人类发明了最低温度计,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来到气象园,仔细观察最低温度计构造(图丁) 。在最低温度计酒精柱内,有一个黑色游标,当温度下降时,酒精收缩,因酒精柱顶的表面张力作用,指标随之移动,即向感应部分后退,当温度上升时,酒精柱上升,而游标因无外力推动仍留在原处,所以游标离感应部分较远的一端为在某一时段的最低温度。该温度计只标注部分刻度,请读出此时测量的最低温度为:

  • 19、甲、乙、丙三位同学均向东跑在校园的直道上,速度之比为1:2:1。若以乙为参照物,则此时甲是 , 若以丙为为参照物,则此时甲是。(两空均选填“静止,向西运动或向东运动)
  • 20、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它与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有着密切的联系。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图2 中,反映日食成因的示意图是
    (2)、2022年 10 月 25 日,我国境内的西藏、新疆部分地势较高的地区可看到不同程度的日偏食。这一天,位于新疆的同学看到的日偏食过程与下列图序相符的是(阴影表示被遮挡区域)____(填字母)。
    A、甲—丙—乙—丁 B、乙—甲—丁—丙 C、丁—乙—丙—甲 D、丙一丁一甲一乙
上一页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