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卷网-试卷题库版本:
全部 中考专区
  • 1、法国史学家米西勒认为,14世纪到16世纪欧洲封建社会末期,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这两个发现分别指(   )
    A、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 B、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 C、启蒙运动和新航路开辟 D、启蒙运动和资产阶级革命
  • 2、下图是某同学设计的《西欧庄园》的思维导图。适合填在①处的内容是( )

    A、庄园法庭 B、公民大会 C、手工作坊 D、租地农场
  • 3、亚历山大东征使古希腊的语言、文化和生活方式传遍整个东方,东方文明也征服了亚历山大大帝及其后继者们,深刻影响希腊文化的演变。据此可知,亚历山大东征( )
    A、推动希腊民主制度的扩展 B、导致希腊罗马文明的消亡 C、加速亚非自然经济的解体 D、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 4、下图反映某文明古国的发展历程。该文明古国是(   )

    A、古中国 B、古埃及 C、古巴比伦 D、古印度
  • 5、政府工作应该依法行政,要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为人民服务。(   )
  • 6、国家和社会治理既需要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需要发挥道德教化作用。(   )
  • 7、穆罕默德在位时期,阿拉伯人建立了地跨亚、欧、非三洲的大帝国。(   )
  • 8、在古代印度,婆罗门掌管祭祀,属于第一等级。(   )
  • 9、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是莎士比亚,他的代表作是《神曲》。(   )
  • 10、某校九年级同学以“载人航天,飞天梦圆”为主题开展项目化学习,请你协助完成。

    展板一:筑梦

    嫦娥奔月、敦煌飞天,是中国人的千年梦想。……自主创新一直是决定中国航天事业生死存亡的生命线,在党中央的英明领导下,我国突破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用不到30年时间跨越了发达国家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在太空中一次次刷出中国新高度。

    展板二:追梦

    远征太空的“中国天团”已达20多位。他们舍弃与亲人的团聚,忘却自己面对的生死考验,心中唯有任务,胸怀把一切献给党和国家的信念,以敢上九天揽月的英雄气概,誓把祖国荣耀写满太空,向全世界宣示中国航天的腾飞信心,他们是最值得我们致敬的英雄!

    展板三:圆梦

    “安全着陆”“飞天梦圆”……奔向星辰大海的每一次成功都让国人感到无比欣慰。成功背后有这样一些信息:我国GDP总量居世界第二,2020年在航天领域的投入为132.8亿美元;我国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造就一大批创新型人才,35岁及以下的青年在航天科技人才队伍中占52.5%。

    (1)、联系展板二,从凝聚价值追求的角度,指出“中国天团”的可敬之处。
    (2)、有人说,自主创新是中国载人航天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联系展板一相关信息评析这一观点。
    (3)、综合三幅展板信息,说明中国航天员“安全着陆”、“飞天梦圆”的原因。
  • 11、《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自2024年1月1日起开始执行。

    【爱国有法】

    (1)、《爱国主义教育法》的出台,说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要坚持

    怎样的基本方针。

    (2)、结合该部法律的出台流程,阐述我国如何实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3)、【爱国有行】

    2023年9月13日,一名男子在车厢内发表对中国不满、且侮辱和诋毁中国的言论,激起了车上乘客的愤慨。边上一位“爱国女将”对其施展一招“锁喉绝学”,并声称:“我是中国人,我就是不允许你说中国不行!”该女子被行政拘留3日,该男子

    ——摘编自《网易新闻》被批评教育。

    【法律链接】《爱国主义教育法》第一条 为了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凝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综合上述材料,以“理性爱国”为主题,写一则简短的新闻评论。

  • 12、为深入理解中国式现代化,九年级某班开展项目化学习,邀请你一起参与。

    项目一:感受共同富裕

    材料一2023年我国居民收入与消费支出情况

     

    人均可支配收入

    人均消费支出

    城镇居民

    农村居民

    城镇居民

    农村居民

    总量(元)

    51821

    21691

    32994

    18175

    同比增速

    5.1%

    7.7%

    8.6%

    9.3%

    (1)、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以这一视角说明材料一中反映出的经济信息。
    (2)、根据材料二,分析浙江探索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所蕴含的实践智慧。
    (3)、同学们围绕划线材料开展以“青少年如何为中国式现代化做贡献”为主题的讨论。请你跟帖参与,写出你的一个做法并说明理由。

    ◎我的做法:

    ◎我的理由:

  • 13、历史兴趣小组对“欧洲史”进行活动探究,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以下任务。

    任务一:【史料划分】

    同学们搜集到5-15世纪欧洲各方面发展情况的代表,请你进行分类。

    ①封君封臣制度②《神曲》③租地农场

    任务二:【史料解读】

    史料一:阵痛中的变革

    13世纪的欧洲处于变革的阵痛之中,在经济上变得越来越商业化和工业化。工商业的兴起促进了城市生活的产生,新的城市生活又使中世纪社会产生了市民阶级,市民阶级公开提出政治代表权和在法律面前平等的要求,这些经济社会变革深刻地改变了欧洲的经济社会环境和社会结构。

    ——据〖美〗汤普逊《中世纪晚期欧洲经济社会发展史》

    史料二:黑暗中的光明

    作为昔日罗马帝国的中心——意大利,商业有所发展,一些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新兴资产阶级认为中世纪是“黑暗时代”,是社会经济和文化的整体倒退时期,所以努力复兴古典文化。但“复兴”其实是对现实人类知识和思想的空前解放与再创造,有着积极的作用。

    ——改编自《看得见的世界史》

    (1)、政治:;经济:;文化:。(写序号)
    (2)、根据史料一,归纳13世纪欧洲经济社会变革的表现。
    (3)、史料二中所指的运动名称和核心思想分别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经济和思想文化领域的变化对欧洲社会发展有何共同影响?
  • 14、小李同学在复习世界历史时,依据课本进行了如下整理。
    (1)、【古代区域文明】《古代亚非欧区域文明示意图》(局部)

    区域文明(填写序号)

    主要特征(字数不限)

    F

    G

    政教合一、融汇东西

    多元一体,尊崇儒学

    B

    等级森严、宗教众多

    E

    他绘制了一张区域文明主要特征表,有部分内容缺失,请你帮他补充完整,并从中归纳古代世界文明有何特点。

    (2)、【近代全球文明】

    根据以上结构图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哪一历史事件推动了“区域文明”向“全球文明”的过渡,并以英国为例说明“全球文明”在“政治文明”和“物质文明”两个方面的具体表现。

    (3)、【文明交流互鉴】

    我们共同居住在同一星球上,这个星球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70多亿人口,搞清一色是不可能的。这种差异不应该成为交流的障碍,更不能成为对抗的理由。不同文明、制度、道路的多样性及交流互鉴可以为人类社会进步提供强大动力。

    ——摘自习近平《同舟共济创造美好未来》

    根据材料,谈谈你对文明发展的认识,并结合具体史实解释材料中划横线的内容。

  • 15、某同学在学习了《我们的梦想》后绘制了我国发展的宏伟蓝图(见下图)。其中表述有误的是( )
    A、①中国社会进入改革开放历史新征程 B、②我国实现总体小康,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C、③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D、④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 16、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全方位全链条、全覆盖的民主。某社区创新“居民说事”制度,畅通民意诉求渠道,下面是“居民说事”制度的主要流程。这体现了( )

    A、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B、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C、我国立法机关积极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 D、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
  • 17、下列图示对于概念之间的关系理解正确的是( )
    A、 B、 C、 D、
  • 18、下列选项中,对“民族区域自治”“基层群众自治”“一国两制”的共同点认识正确的是( )
    A、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 B、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内容 C、其自治机关都是人民代表大会 D、都为我国人民当家作主奠定了物质基础
  • 19、右图展示的精神谱系最能说明( )

    A、中华民族精神具有源远流长的特点 B、党的精神谱系具有先进性和时代性 C、探月精神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D、中华民族精神在不同时期有相同表现
  • 20、2023年第十四届东莞台湾名品博览会上,台湾地区20余个县市以“台湾一条街”的形式参展,来自宝岛的特色展品琳琅满目,台博会共计促成合作意向35.2亿元。两岸的经贸合作( )
    A、有利于夯实和平统一的基础 B、是巩固两岸同胞血脉相连的精神纽带 C、是解决台湾问题的最佳方式 D、是奠定两岸实现完全统一的政治基础
上一页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