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欣赏诗文比较情怀】

    【甲】富春至严陵山水甚佳

    (清)纪昀

    浓似春云淡似烟,参差绿到大江边。斜阳流水推篷坐,色随人欲上船。

    【注释】①推篷:拉开船篷。

    【乙】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嘎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选自《与朱元思书》南朝.吴均)

    【丙】

    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嵌盘曲,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泗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此溪在山野之上,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乃疏凿芜秽,俾为亭宇;植松与桂,兼之香草,以裨形胜。为溪在州右,命之回右溪。刻铭石上,彰示来者。

    (选自《右溪记》唐·元结)

    【注释】①营溪:湘江上游的较大支流。②欹(qī)嵌:石块倾斜插入溪岸的样子。③逸民退士:指不仕的隐者和归隐的官宦。④俾(bǐ):使。⑤裨(b)):补助,增添。

    (1)、【甲】诗第一句把山色比作“春云”“轻烟”,依次写出山色① , ②的特点;第二句中的③字使画面富有动态美,描绘出富春山水的变幻多姿。
    (2)、“斜阳流水推篷坐,翠色随人欲上船”一语妙趣横生,请加以赏析。
    (3)、根据提示的方法,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

    加点字

    方法

    联系内容

    解释

    流数十步

    词类活用法

    横柯蔽:上:名词用作状语,在上面

    ②此溪在山野之上

    字典查阅法

    ①你,你的;②像,如,好像;③假如,如果:④与,和;⑤此,这个;⑥至,至于

    ③为之怅

    成语推断法

    成语:悠然自得,意思是形容悠闲舒适,心满意足的样子。

    (填序号)

    命之曰右溪

    课内迁移法

    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4)、请根据文意用“/”给文中画线句断句。(仅限两处)

    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

    (5)、用自己的话回答下面问题。
    ①右溪“垂阴相荫”,可见林木茂密,遮天蔽日,与《与朱元思书》中哪两句景物描写相似。请找出原句,并用现代汉语描述。
    ②元结为营建右溪,做了哪些事情?请简要概述。
    (6)、山水可以寄情。三则古诗文的作者通过描写山水,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情志?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 2、【品味人物体察生活】

    饹馇刘

    宋向阳

    ①水城的柳条巷里有一家老作坊,青瓦,灰墙,方格窗,经过几次修茸,仍然保留着过去的样式。门口斜插着一面黄旗,上边写着三个红字:饹馇刘。

    ②刘福生经营着这家饹馇作坊,独生女儿香秀随丈夫去了南方,家中只剩下他和老伴。白天,刘福生用石磨碾绿豆面,然后加水过箩去渣,再除毛浆;半夜,他又早早起来,用姜黄汁和面,搅成糊状,在锅上摊。

    ③水城里有好多家摊饹馇的,星罗棋布。众人却说,即便把刘的黄旗摘了,照样能闻着铬味儿找到他的作坊。

    ④巷里有个鞋匠叫王十三,日子过得不赖,常常到刘福生家买饹馇吃。谁知,王十三家里,突然着了大火,穷得连吃饭都成问题,再也没有光顾刘福生的作坊,即使在门口路过,他也是佝偻着腰,捂着鼻子匆匆而去。

    ⑤祸不单行,王十三又得了场重病,瘦成了皮包骨。媳妇见他快不中了,便四下借钱为他准备后事。

    ⑥凉炕上,王十三紧闭双眼,仿佛真魂就要出窍。家人围在一旁,正哭天抹泪。这时,面色枯黄的刘福生包着一大块饹馇,步履蹒跚地来到了面前。王十三的鼻尖动了动,猛地睁开双眼喊道:饹馇刘!饹馇刘!吃了这块铬,王十三的脸色居然缓了过来。王十三媳妇翻箱倒柜找了几枚零钱,双手颤巍巍地捧给刘福生,他却摇摇头说:“十三是我的老客户,没少照顾我。”说完,笑呵呵地走了。

    ⑦一连数日,刘福生都给王家送饹馇来,分文不取。不久,王十三又在巷里摆起了鞋摊。

    ⑧不知何时,水城里开了一家大饭店,用刘福生的饹馇做了一道招牌菜,每天来客爆满。饭店老板找到刘福生,让他把饹馇独卖他一家。刘福生说:“这可不行。”老板说:“只要你不给别人,价钱我给你翻翻。”刘福生的头摇得跟浪鼓似的,说:“水城的大街小巷都有我的衣食父母,我不能只钻钱眼,把心挤没了。”老板在他家坐了一天冷板凳,脸都快绿了,刘福生却在隔壁不紧不慢地磨着绿豆,嘴里还哼着评戏段子。终于,老板拍拍屁股站起身,冲刘福生翘了翘大拇指,走了。

    ⑨水城有一座火车站,有人在那里卖起了饹馇。这天,一个老头倒背着手,在摊前来回转悠。摊主冲他笑道:“大爷,我这可是正宗的饹馇刘,保您不上当。”老头笑了笑,说:“好啊,你的东西我都要了。”

    摊主高兴极了,赶紧用报纸包装蚀。老头突然吼道:搁着!摊主顿时愣住,说:“大爷,我这是呀。”老头啪地拍了一下案子,说:“我让你别动,搁着。”他嗖地抖开报纸,指着那一摞说:“你瞪大眼睛看看,这饹馇刚折上就撕开了,分明是白面掺多了。”摊主慌了神,道:“你别瞎说呀。”老头哼了一声,抓起一块说:“你这饹馇看着亮黄,其实是掺了色素,才闻不到姜黄和豆香味。”

    摊主道:“你咋啥都明白?”

    老头理直气壮地说:“因为我就是刘福生。”说着话,他一把扯下摊位上头悬挂的黄旗,超气冲冲地盯着上面的三个红字,眼里仿佛出了血。

    数年后,刘福生因病去世。出殡那天,柳条巷内外人山人海。很多吃过他饹馇的人,都系着白布来为他送行。刘福生的女儿香秀被人架着,简直哭成了一滩泥。大伙纷纷感叹:“刘饹馇的黄旗再也竖不起来了。”

    一天凌晨,饹馇刘的作坊里突然亮起了灯。人们惊喜地涌过来,还排起了队。房门打开,香秀和她的男人笑盈盈地站在那里。

    【注】①饹馇(gē zha):食品,用豆面做成饼形,切成块炸着吃或炒菜吃。

    (1)、红花还需绿叶衬,才能红的更红,绿的更绿。写人的文章往往会用次要人物陪衬主要人物,来突显人物的个性特征、精神品质。请结合全文,完成如下表格。

    次要人物

    衬托

    主要人物(饹馇刘)的个性特征、精神品质

    凉炕上,王十三紧闭双眼,仿佛真魂就要出窍。家人围在一旁,正哭天抹泪。

    雪中送炭,乐于助人

    刘福生摊铬的手艺精湛

    终于,老板拍拍屁股站起身,冲刘福生翘了翘大拇指,走了。

    (2)、结合语境,赏析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表达作用。
    说着话,他一把下摊位上头悬挂的黄旗,怒气冲冲地盯着上面的三个红字,眼里仿佛出了血
    (3)、请说说你对结尾“房门打开,香秀和她的男人笑盈盈地站在那里”一句的理解。
  • 3、【阅读材料学会生活】

    【材料一】

    分餐制是指由厨师、服务人员或家人,按照等量的原则,把主食和莱肴分配到餐具中,供每一位就餐者独自享用的就餐方式。

    中国烹饪协会认为,分餐制主要形式有三种:厨师分餐,厨师在厨房将制作的菜点成品按每客一份分配;服务员分餐,餐厅服务人员在分餐台或台面将菜点成品分配给每位就餐者;就餐者自行分餐,就餐者通过使用公筷、公勺等公用餐具分取菜点成品,再用各自餐具进食。自助餐和套餐均属于分餐制。

    【材料二】

    “合餐制”是中华文化的一种习俗礼仪,然而,合餐制在表达人们亲密温馨气氛的同时,也为疾病的传播埋下了隐患。

    合餐制意味着许多熟悉或不熟悉的人同吃一桌饭菜,人员相互接触频率增加,更容易给病菌可乘之机。因此,分餐制就成为防范用餐者传染病菌的可行方式。

    我国早在商周时期就有分餐的记载,但其显著的特征是对层级地位的彰显,是一种礼制。《周礼》有载:“设席之法,先设者皆言筵,后加者为席。筵长席短,筵铺陈于下,席在上,为人所坐藉。”事实上,饮食习俗的变迁呈现“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趋势:从人类社会初期,以采摘为主的饮食方式出现了分餐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物的丰富,人们聚在一起共享美食,形成了合餐制。如今,面对不断出现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疾病隐患,分餐制需要“再出江湖",

    【材料三】

    合餐制是中国农业生产模式、伦理道德观念、饮食审美情趣、勤俭持家传统、烹调工艺体系和宴宾待客礼仪等众多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必然古今一线贯穿,始终是中华民族进餐方式的主流。至于《周礼》《史记》记载的史料,虽然也有一点“分餐“的意味,但那毕竟只是一种宗法礼制下的生活等级待遇,仅局限于社会上层;在生产力水平相当低下的战国时代,科学地实行全民分餐难以想象。

    【材料四】

    新华睿思·数媒智慧分析平台调查数据:


    认可

    顾虑

    抵触

    沉默

    其他

    分餐制

    39.05%

    27.92%

    12.91%

    12.25%

    7.87%

    公筷公

    53.18%

    22.34%

    8.46%

    8.50%

    7.52%

    【材料五】

    行业协会人士:中国人过日子希望团团圆圆,对“分”比较忌讳。喜欢热热闹闹围坐一桌,其乐融融的氛围。此外,中餐有很多整鸡整鱼的莱式菜品,也不好分。

    餐饮业经营者:单位食堂、学校食堂是典型的分餐制。但和食堂就餐不一样,上餐厅下馆子重要的是人与人的交流,有社交属性。在重庆,麻辣红汤九宫格是传统,也是主流。本地也有一人一锅的小火锅餐厅。这样很好,消费者可以自主选择。

    餐饮业创投人:我认为最大的挑战是投入产出比。分餐制对餐饮企业规章制度和服务标准提出了更高要求,实行之后会增加企业的成本。分餐制带来的价格提升,消费者能否承担?

    (1)、根据上述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分餐形式可以分为厨师分餐、服务员分餐、就餐者自行分餐三种形式。 B、合餐制就是熟悉的人同吃一桌饭菜,这样有利于营造温馨的气氛。 C、分餐制早在商周就已经出现,在过去就是进餐方式的主流。 D、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物的丰富和彼此的分享是出现合餐制的主要原因。
    (2)、结合【材料四】【材料五】,你认为目前推广分餐制面临哪些困难?
    (3)、奶奶七十大寿,爸爸将在家中聚餐庆寿。我以为多人同吃一桌饭菜,容易给病菌可乘之机,想向爸爸建议寿宴采用摆放公筷、公勺自助分餐的形式。请结合材料找出理由说服爸爸。
  • 4、【阅读名著评价人物】
    (1)、“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能闲。”长征历经千险,波澜壮阔,发生了一系列重大事件。这些事件的命名大多以事件发生地的地名来命名。如袭占安顺场、激战腊子口等。请按照以上命名形式,参照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图,列举红军长征途中发生的两个重大事件。

    (2)、《红星照耀中国》这样评价红军:

    这些千千万万青年人的经久不衰的热情,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惊诧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像一把火焰,贯穿着这一切。

    四川军队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战士——这些人当兵不只是为了有个饭碗,这些青年为了胜利而甘于送命。他们是人,是疯子,还是神?迷信的四川军队这样嘀咕。

    请你结合整本书内容,从“火焰”“人”“疯子”“神”中任选一个评价红军的词填入横线,并阐述你的理由。

  • 5、【阅读新闻,准确表述】

    最美重逢____。

    10月13日,“圆明园石柱回归展”在北京圆明园举行。展览集中展示7件圆明园流失石柱文物,呈现了我国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工作的最新成果。

    这7件石柱文物是圆明园建筑构件,【甲】1860年遭英法联军劫掠后流失海外,后来威卑尔根科德博物馆及西挪威艺术博物馆收藏。历经百年辗转,几经周折,通过各方努力,最终促成挪威收藏机构向中方捐赠这批石柱文物,7根石柱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为圆明园文物保护利用和博物馆展览展示谱写了新的篇章。【乙】此次文物回归,为新时代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工作创举了新路径。

    (1)、请你根据消息的内容,把消息的标题补充完整。(不超过8个字)
    (2)、消息中【甲】【乙】两处画线句子均有语病,请你分别作出修改。
  • 6、根据提示,填写古诗文。

    中国古典诗文是古人的眼中美景,胸中丘壑。

    诗文绘美景。《钱塘湖春行》中的“几处早莺争暖树, , ”是白居易眼中的西湖早春之美;《使至塞上》的“大漠孤烟直,”是王维眼中的塞外雄浑壮阔的美景。

    诗文蕴情怀。吴均在《与朱元思书》中用“ , 望峰息心; , 窥谷忘反”意在劝友人放下争名夺利之心,忘情于天地大美之中:刘桢用“?松柏有本性”对堂弟寄寓无限期望。

    诗文言理趣。曹操用“老骥伏枥,”写出老马虽然伏在马槽,但胸中仍然激荡着驰骋千里的豪情,来启示人们自强不息,锐意进取的精神。

  • 7、【回忆人物,积累语言】

    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 shòu 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她已经展开身体,像轻的、笔直的箭,“哧”地插入碧波之中,几串白色的气泡拥抱了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四面水花则然不惊。

    母亲同情贫苦的人——这是朴素的阶级意识,虽然自己并不富裕,还周jì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成。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①轻(A.yíng    B.yín)   
    然不惊(A. qiāo  B.qiǎo)
    (2)、 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黑shòu 
    ②周jì
  • 8、写作

    俞敏洪在《一堆散乱的砖头》一文中写道:

    “如果你心中没有一个造房子的梦想,拥有天下所有的砖头也只是占据了一堆废物:但如果只有造房子的梦想,而没有砖头,梦想也没法实现。”

    这段话引发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可以叙写自己的经历和见闻:可以发挥想象,创作故事:也可以对这个话题发表见解。

    要求: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不得抄袭、套作。③字数不少于600字。④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师生姓名。

  • 9、班级拟制作一期以“唐代诗人李白”为内容的美篇,以下是小组收集、整理的相关材料,请你参与探究并完成任务。

    材料一:李白传

    李白,字太白。十岁通诗书,长,隐岷山。州举有道 , 不应。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轻财重施。

    天宝初,与吴筠善。筠被召,故白亦至长安,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帝赐食,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饮徒醉于市。帝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白已醉,左右以水面稍解授笔成文婉丽精切无留思。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之,擿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

    安禄山反,转侧宿松、匡庐间,永王磷辟为府僚佐。起兵,逃还彭泽,磷败,当诛。后有诏长流夜郎。敖,还寻阳,坐事下狱。代宗立,以左拾遗召,而白已卒,年六十余。

    (选自《新唐书·李白传》,有删改)

    【注释】①有道:唐时选举科目之一。②靧(huì):洗脸。

    材料二:初中语文教材中李白诗歌整理

    李白经历概述

    对应作品

    时空定位

    诗眼

    24岁。辞亲远游,游峨眉山,出三峡,至江陵,遇司马承祯

    《峨眉山月歌》

    秋夜峨眉舟中

    思君

    《渡荆门送别》

    夜荆门舟中

    怜故乡

    34岁。春在洛阳

    《春夜洛城闻笛》

    春夜  洛城

    故园情

    38岁。一说此诗写于天宝六年(47岁)

    《送友人》

    春暮  渡口

    游子意

    故人情

    44岁。在长安穷途失路。送友人入蜀,寄寓功业难求之意

    《行路难(其一)》

    未知  长安

    心茫然

    49岁。在金陵,怀念子女、友人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春夜  五溪

    愁心

    材料三:李白诗三首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注:辞亲远游,游峨眉山,出三峡所作

    注:李白青年时出蜀至荆门时所作

    注:李白初出巴蜀乘船赴江东经当涂(今属安徽)途中行至天门山,初次见到天门山时有感而作

    (1)、任务一:初识文意·撰写人物短评

    请参考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语句

    方法提示

    释义

    成语提示法:来之,则安之

    ① 

    结合语境法

    查阅字典法:①聚集:②适逢:③将要

    . (填选项)

    (2)、用“/”给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3处)。
    左右以水饋面稍解授笔成文婉丽精切无留思
    (3)、请结合上述材料和你的阅读经验,仿照示例从其他角度为李白写一则短评,80字左右。
    示例:高远恢宏的理想。李白具有恢宏的功业抱负,“安史之乱”爆发后,李白为早日平息战乱,又欣然接受永王李的恭请,满怀热忱毅然从戎。即使在“赐金放还”之后,年近六十之时,他仍壮心不已,准备踏上征途,参加李光弼的平叛大军。途中因病折回,不久病死当途。
    (4)、任务二:联读诗篇·分析情感变化
    李白在初出巴蜀时,依次创作了材料三中的三首诗歌,请结合三首诗中意象的变化,分析李白第一次离开故乡时的情感变化。
    (5)、任务三:诗酒青春·研讨李白诗风
    都说李白是浪漫主义诗歌的巅峰,你如何理解“浪漫”这个词?请从李白以下诗作中任选一首进行阐释。
    《望天门山》   《渡荆门送别》
  • 10、班级拟组织“嫦娥冲霄汉·科技耀星际”知识科普活动,下方是收集的部分材料,请你参与筹划,完成问题。

    材料一:

    今年6月25日,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抓总研制的嫦娥六号探测器从月球背面为我们带回了1935.3克月壤。这不仅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在月球背面采样成功,同时也是中国航天创造的一项世界纪录。

    在《开学第一课》现场,航天科技集团黄昊表示,月球是我们人类走出地球、探索宇宙的第一站,通过研究小小的土壤,可以了解月球的前世今生,甚至太阳系的奥秘。

    嫦娥五号在月球正面挖的土,是月球上最年轻的土壤。嫦娥六号是落在月球背面的南极-艾特肯盆地,这是月球上最大的,也是最古老的撞击坑。在这“挖土”,可以获得月球最古老的岩石或者月壤的样本。

    作为中国航天史上迄今为止难度最大的一次任务之一,嫦娥六号的具体难点,一是整个着陆过程特别难,月球背面相对要崎岖,有高地、有低洼,要求着陆更准确:另外一个难点就是通信难,月球背面不能够直接通信,必须经过一个二传手——中继卫星。特别是起飞需要落点的准确位置,确定所处位置才能准确入轨,这就要求航天器更“聪明”。

    (刊载于2024年9月,有删改)

    材料二:

    嫦娥六号有四大“神器”,它们是如何分工协作的呢?

    上升器和着陆器落月挖土,挖土成功后,上升器起飞,带着挖来的土与轨道器汇合后,自动把挖来的土放进返回器里,也就是返回器里。最后,轨道器带着返回器返回,返回器打开降落伞“单飞”,带着月壤满载而归。

    (有删改) 

    材料三:

    嫦娥探月工程关键任务一览表

    材料四:

    中国探月工程于2004年正式立项实施,命名为“嫦娥工程”,画出“绕、落、回”三步走的探月蓝图。嫦娥一号任务作为我国首次探月任务,就是要实现绕月飞行的目标。

    6月25日下午,内蒙古四子王旗阿木古朗草原,湛蓝的天幕之下,一顶红白相间的巨型降落伞缓缓落下,嫦娥六号返回器到家了!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激动的人群中,一位白发老者格外引人注目。他就是主持我国月球探测运载火箭选型论证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高级顾问、中国工程院院士龙乐豪。尽管已是八旬高龄,每逢探月工程的重要节点,他仍坚持到场见证。“17年来,“长征”火箭以全胜成绩六送“嫦娥”飞天,靠的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我们还要再接再厉,向下一次成功发起挑战。”这位已经奋战61年的航天老兵豪情满怀。

    从望月抒怀到着陆月球,从初探“月宫”到详细勘察,从月面巡视到月背探秘,从创造中国纪录到实现世界首次,中国探月在20年里实现历史性跨越,以探月梦托举中国梦,生动诠释了梦想的力量。

    (刊载于2024年9月,有删改)

    (1)、【文意理解辨析】

    同学对以上材料进行了理解和判断,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嫦娥六号采样任务的“难”体现在:月背复杂地形导致的“着陆难”和月背通信离不开中继卫星的“通信难”。 B、月背珍宝能成功搭上“回家专车”,离不开四大“神器”一一上升器、着陆器、返回器、轨道器的分工协作。 C、嫦娥二号成功发射后,在太空中验证和试验了多项新技术、新设备,标志着探月工程第二步的圆满完成。 D、“绕、落、回”三步走战略致力于解决“怎么去月球”这一难题,而嫦娥一号任务属于“绕”这一阶段的实践。
    (2)、【图文转换】

    图片制作小组的同学整理了时间轴,这种形式可以系统、完整地记录某一领域的发展轨迹。请你阅读材料三的时间轴,完成发现与探究。

    时间:2004  2007  2010  2013  2018  2020   2024

    发现规律:

    数字:38万千米、26天、1731克

    发现特点:

    由此探究出的科学精神:

    (3)、【拓展探究,观点表达】

    科普活动接近尾声,请你结合上述材料,总结嫦娥六号工程的意义,作为本次科普活动的结束语。

  • 11、阅读

    凌冬不改清坚节(节选)

    ——忆陈望道先生

    胡奇光

    从1957年反右到1976年“文革”结束,这二十年间,正是我国的多事之秋。复旦大学也不例外。老校长陈望道先生沉稳地应对风云变幻,坚守学术独立的正路。他像寒风中的翠竹,不改变那清明坚贞的气节。

    (一)

    我1957年进复旦求学。入学三个月,即听到先生的学术报告《怎样研究文法、修辞》。报告里,他大谈读书,在这反右斗争的情势下多少有点奇特吧。他说读书有快读、慢读之分。在讲到“慢读”时,他撇下稿子,看着我们,慢慢地说:“你读书,读到有一天,有一本书上的一两页字,叫你翻来覆去地读,读它一两个星期,到了那个时候,你可说是进步了!”

    有这么神么?!我立即把这奇特的说法默诵两遍,储存在我的记忆里。

    第二年,我拜读先生的学术著作《修辞学发凡》,真的被书中谈修辞同题旨和情境的那两页黏住了,翻来覆去读,那就不止一两个星期啰。

    (二)

    1958年教育革命中,大家讨论大学的培养目标。先生作为一校之长,却别有所见。他说:“谈到全面发展,我看在德育、智育、体育之外,还可加上一个美育……”当场没人反对,可是到了“文革”时,这个意见竟被打成反毛泽东思想的黑话:只因为毛主席只作过要使学生“在德、智、体几个方面得到发展”的指示。但金子总要发光的。到如今,赞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不是越来越多了吗?

    (三)

    我们提出要搞“近百年语文运动史”的调查,先生很是支持。那天,先生很高兴,讲了不少语文运动中的逸事,特别是大众语运动讲得更细。我现在还想得起先生讲话时右手一推、左手一挡的神态。先生说:“复古派批判白话文不够“文”,要退回到文言文去,我们上海的一批文化人批判白话文不够“白”,要提倡一种比白话文更白的大众语……这样做,为的是让我们多年拼命争得的白话文能健康地发展。”说到这里,他脸上绽出了笑容。先生顶着复古逆风,发起大众语运动之后,即使有反对白话文的言论,再也不能形成气候了。

    (四)

    六十年代初期,我国主流报纸上出现了“自力更生”“发奋图强”这些表述我们建国方针的流行语。我当时有个疑问:为什么不用成语里常见的“发愤图强”而用并不常见的“发奋图强”呢?

    先生主张用“发奋图强”。先生说:“愤怒的“愤”和奋发的“奋”语音相同,语意相关,稍有点差异。用愤怒的“愤”,大多是受到外界的刺激。毛主席说,外因是变化条件,内因是变化的依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从这个道理看,用奋发的“奋”更好些。不管是有刺激也好,没有刺激也好,反正中国人民历来是奋发有为、力争上游的!”

    (五)

    大概在1974年夏秋之交,我有事去语言研究室。我看到那绿瓦楼房背阴处,先生正靠在竹椅上休息。他已是84岁高龄了,穿着白衬衫、蓝长裤,有病缠身,人瘦了,颧骨更突出了,我看了有点辛酸。

    三十多年过去了,现在想得起来的,只有关于《修辞学发凡》修订的一段对话:“望老近来在修订《发凡》?”

    “唔。”他慢慢坐直身子,看着我说,“如何修改得好?我想请你贡献一点意见。”那时出版的书刊,要体现批儒评法的精神,文中又要大引毛主席语录,这些于《发凡》实不相宜。我只说了一句:“修辞与题旨情境的关系,是全书的纲,不要改。”

    “唔。”他好像点了点头,停顿一下,他又说:“至于修辞格还可以增些,如“影射”就可列入。”

    (有删改)

    (1)、【任务一:忆先生】

    本文主要写了先生的哪几件事?这些事表现了先生怎样的高尚品质?

    语段

    事件

    人物品质

    语段(一)

    陈先生教授读书方法

    教学有方

    语段(二)

    有胆有识

    语段(三)

    陈先生发起大众语运动

    语段(四)

    语段(五)

    陈先生修订《修辞学发凡》

    (2)、【任务二:析语言】

    文中多次引用了陈先生的原话,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其作用。

    (3)、【任务三:明文体】

    阅读小贴士,概括“人物传记”的特点,并结合本文内容作简要分析。

    小贴士

    传记是记述人物生平事迹的作品。传记要求真实,凡是文中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都必须是准确的,有时还要引用一些可靠的资料,保证叙述的真实可信。但是,传记又不是枯燥的生平简介或履历表,作者可以发挥想象,以填补事实的空隙,生动传神地表现人物。在记述事件时,要具体表现人物的言行,让人物“自行”展现他们的思想感情、性格特点等。传记不一定要像散文、小说那样对人物做细致入微的描摹,记录典型语言和重要行为,往往就能达到所需要的表达效果。(选自统编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学写传记》)

    (4)、【任务四:比异同】

    得遇良师,人生至幸。本文和鲁迅的《藤野先生》都属回忆恩师的文章。请结合两文,从写法和内容情感角度分析它们的相同点。

  • 12、长征胜利,距离我们已有88年之久。但即使年代久远,长征精神却没有被人们忘却,因为它早已深深融入到华夏儿女的血脉之中。小语和小文在阅读《红星照耀中国》和《长征》后,有了如下的发现和探讨。

    【材料一】第一个战士中了弹,掉到了下面的急流中,接着又有第二个、第三个。但是别的人越来越爬近到桥中央,桥上的木板对这些敢死队起了一点保护作用,敌人的大部分子弹都迸了出去,或者落在对岸的悬崖上。

    (《红星照耀中国》)

    【材料二】二十二名红军突击队队员没有一人中弹掉下深渊,勇士们在川军轻重机枪和炮火的狙击下已经靠近泸定桥北岸的桥头堡。

    (《长征》)

    【材料三】纪实作品,是记录人与事真实情况的作品,其基本特点用事实说话。……作品所记录的是经过作者筛选的事实,还有作者对于事实的感受和印象……阅读这类作品,要善于体会和辨别作者对于事实的立场、观点和态度。

    (《统编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

    (1)、请比较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完成表格。


    材料一

    材料二

    作者

    斯诺

    作者身份

     (国籍)记者

    中国军旅作家、共产党员、少将军衔

    采访对象和方式

    参与事件的当事人亲身受访

    下层战士层层转述

    内容之同

    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记述了长征中③这一事件

    创作目的之异

    向全世界展示真实的“红色中国”

    发掘伟大的长征精神

    (2)、小语在阅读中还产生了如下疑问,向小文求助。请根据情境,补全对话。

    小文,我发现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实施描述中,有一处明显不同:①.为什么在描述同一事件时,会有这样的不同?

    小语,结合材料三和表格(作者身份、采访对象和方式等)我们不难发现,不同的原因在于:②

  • 13、“信”是立身之本、交友之道。学校正在开展以“言必信,行必果”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小张搜集了关于“诚信”的成语故事,其中不符合主题的是( )
    A、一诺千金 B、卧薪尝胆 C、商鞅立木 D、曾子杀彘
  • 14、下列有关文学和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答谢中书书》和《与朱元思书》被称为南朝“骈文双璧”。骈文是一种文体,以四字、六字句式为主,讲究对仗、声律。 B、报纸上的新闻标题往往包含了主题、引题或副题,其中引题能够起到补充、解释和证明主题的作用。 C、传记要求真实,但作者可以发挥想象来填补事实的空隙,生动地表现人物。 D、律诗要求全诗必须通一个韵,限平声韵,但是首句可押韵也可不押韵。
  • 15、面对自然景物,古人心境各异。

    山川风物

    诗词佳句

    景物之美

    诗人之情

    苍松翠竹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东汉①《作者)《赠从弟(其二)》)

    峥嵘挺拔

    坚韧不拔之志

    烟波暮霭

    “东皋薄暮望,②(唐王绩《野望》)

    苍茫萧瑟

    无处归依之愁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③ (朝代)崔颢《黄鹤楼》)



    灵鸟飞禽

    “④ , ⑤.”(南朝梁吴均《与朱元思书》)

    清新灵动

    ⑥ 

    , ⑧.(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长河落日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唐王维《⑨》)。

    家国天下之思

  • 16、精读课文后,小语同学写了一段阅读感悟:

    通过学习《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我们领略了解放军锐不可 , 击渍敌人的气势:朗读《“飞天”凌空》,我们仿佛看到吕伟跳台入水悄然不惊的技艺,仿佛听到观众____的掌声;学习《藤野先生》,我们明白了鲁迅为国民觉醒,让那些“正人君子”无处①dùn(  )形,感受到藤野先生的正直热忱、没有②狭ài(  )民族偏见:朗读《美丽的颜色》,我们看到居里夫妇殚精竭虑追寻“镭”的过程,那略带蓝色的③yíng( )光轮廓闪耀在黑暗中时,我们领悟到对科学炽热的情感。所以,少年的我们,请不要蒙昧,不要胆怯,要埋头苦学,也要瞭望远方!

    (1)、请你帮小语完成文稿的补字,将正确的字形补写出来。
    ①dùn(  )形   ②狭ài(  )  ③yíng(  )光
    (2)、请你为文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①锐不可当(  )  A.dǎng   B.dāng 
    ②炽热( )  A.chì   B.zhì
    (3)、请你为文中横线处选择恰当的词语。(  )
    A、震耳欲聋 B、振聋发聩
  • 17、
    与经典为友·涵养品格
    【甲】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3)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4)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乙】
    谢仁祖年八岁,谢豫章送客。尔时语已神悟,自参上流。诸人咸共叹之,曰:“年少一坐之颜回。”仁祖曰:“坐无尼父 , 焉别颜回?”
    (选自《世说新语·言语》,有删改)
    【注释】①谢仁祖:谢尚,字仁祖,谢豫章的儿子。②谢豫章:谢鲲,曾任豫章太守。③将:带领。④自参上流:自处于上等名流之中。⑤一坐:所有在座的人。坐:同“座”。 ⑥尼父:孔子,字仲尼,被尊称为尼父。 ⑦焉:怎么。
    (1)、解释下列加点字

    不亦  吾日三吾身

    博学而        诸人共叹之  。

    (2)、给下列句子断句(限断一处)

    年少一坐之颜回

    (3)、结合甲文,分析孔子赏识颜回的原因。
    (4)、八岁的谢仁祖一句“坐无尼父,焉别颜回”语惊四座,请先翻译这个句子.,并结合“助读资料”分析此篇选入“言语篇”的理由。

    【助读资料】言语,指会说话,善于言谈应对。是在各种语言环境中,为了各种目的而说的佳句名言,多是一两句话,非常简洁,却说得很得体、巧妙。

    翻译:

    理由:

  • 18、一个人的成长史就是他的阅读史。少年时代,我们一定会遇到一位伟大的作家——鲁迅先生。请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对这位“大家”的探索。

    【三段心声】

    鲁迅诞辰 143 周年,00 后是怎么看待他的

    夏之暗:对鲁迅的第一印象来自《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中描写的“紫红的桑椹”“覆盆子”至今记忆犹新,总觉得能透过文字看到小小的、鲜艳欲滴的果实。

    铁皮:在小学阶段,为了应付考试,我们要把鲁迅的生平完全背下来,其实真的蛮怕的。到了中学阶段,会有意识地去找鲁迅的书来翻看,比如他的短篇小说《狂人日记》,不过总的来说,阅读鲁迅的作品还是很少的,主要原因是鲁迅作品有点晦涩难懂。

    侧耳倾听:初中语文课本中有一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的是鲁迅的童年生活,对于那个年纪的我来说,文中所写的故事与自己的经验相差太大,所以读完内心毫无波澜。后来大学读了很多书,又经历了一些人事的磨练,便能体会到鲁迅当时的心境了,他是在颠沛流离、受人排挤之际开始写《朝花夕拾》的,他沉浸在那样一种巨大的压抑当中,童年温馨闲静的时光可不是他最大的安慰吗?

    (摘自“澎湃新闻”,有删改)

    【两张图片】

    (选自“网易数读”)

    【一则反思】

    让孩子与鲁迅的第一次正面相遇,不再重复我们的路径

    ①孩子指着电脑屏幕上搜索出来的几段文字,愁眉苦脸地问我:“妈妈,这段描述鲁迅童年的文字这么长,全部抄下来我会裂开的。虽然鲁迅的童年很艰苦,但我的童年也不比他好过啊!”

    ②我看到她检索的语句是“鲁迅的童年是怎样的”,原来她正在做语文老师布置的课文预习作业。我简单地回答着她,告诉她鲁迅儿时因家世衰败遭受的世态炎凉和精神创伤,同时思索着这种浮光掠影的网络搜索和摘抄,大概对了解鲁迅先生没什么用处。

    ③我翻开她的语文书,看到最后一个单元正是独领风骚的“鲁迅单元”,设置了四篇课文,分别是《少年闰土》《好的故事》《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和《有的人》。成人后一直视鲁迅先生为精神导师的我,深感于这一编排理念的用心良苦。

    ④它们是一个通向未来的缓慢而有益的铺垫,希望孩子们最先接触到这样一位鲁迅先生:一个平易近人的、有梦想有现实关怀的人,他的文字自有其令人惊异的美感,他会自嘲,黯然于自身的局限性,也对一切的幸与不幸怀着深切的体贴和同情。

    ⑤那些年在语文课堂上,老师这样直截了当地告诉我们:《一件小事》体现了劳动人民的高贵品质和革命知识分子严肃的自我批评精神;通过《祥林嫂》可以认清封建社会的黑暗本质;《孔乙己》揭露了封建文化毒害知识分子的罪恶,作者对他们的不幸遭遇抱着深切同情……这种被强行灌输鲁迅作品价值内涵的方式,大大打击了当时我阅读鲁迅的兴趣和信心。 

    ⑥鲁迅先生和他的文章,必须要经过一定年龄才能理解。孩子们对鲁迅的“怕”是可以理解的。所以,语文课堂上的鲁迅先生,需要一个渐次展露“真相”的过程。从普通人的“人间鲁迅”开始,让孩子们熟悉他,亲近他,跟他对话、聊天,然后再展开他精神世界中凛冽、深邃、复杂的另一面,不妨就从《朝花夕拾》开始吧!放弃所谓的“意义”追索,无须刻意对语法修辞穷追猛打,就随意闲散地将自己放进文字里,去体验那种独出机杼的文学味、艺术美,那种深沉绵密的人间情味。

    (摘自刘黎琼“三联少年刊”,有删改)

    (1)、下面结论与上面信息完全相符的一项是( )
    A、B 站视频有关鲁迅作品的解读形式是多样的。 B、B 站年轻人最喜欢的作家是尼采。 C、直接抄写鲁迅先生的童年经历很有用处。 D、小学课本关于鲁迅文章的编排是随意的。
    (2)、对于【一则反思】画横线句子所表述的观点,可以用【三段心声】中哪一位同学的心声来印证?请你结合相关内容作分析。

    (3)、为了消除与经典的隔阂,小语为《朝花夕拾》里的人物设置了朋友圈。虽是恶搞,但人物形象还是比较符合原著的。结合 《朝花夕 拾》中相关人物性格,猜测A是谁并结合情节陈述理由。

    A是 ,理由 

    (4)、《朝花夕拾》中,既有温馨的回忆,又有理性的批判。除了第11题中已出现的人物,请再各举一例来说明这种“温馨的回忆”和“理性的批判”。
  • 19、阅读

    我的树

    张亚凌

     ①一棵树,不长在自家庭院里却独属自己,是幸运还是霸道?年幼时的我就有过这么一棵树,“我的树”。每每想起,就如同占了天大的便宜。

    ②一条沟从西到东将我们赵庄切割成南北两半。从村东向村西看,得抬头,是一道一道的缓坡费力地弓着身子,拉着扯着,将路铺开。那坡势在村外向西似乎是无限延伸的,以至于村外很远很远的地方被村里人统称“72拱”——据老人们说是向上拱了72下。沟边是路,路看上去也是万分辛苦,猫着腰,借助坡势努力前拱,竭力延伸。

    ③喜欢较真的我曾试图弄清楚,是不是72道坡。我上上下下数了多次,数着数着就乱了,终究没有数清楚,却在反反复复数来数去中邂逅了“我的树”。

    ④那是暑假的正午,整个村子都在午休。一个六七岁的小屁孩,为了探究到底有多少道坡,走了不知多远,反正没有走到“72拱”的尽头。渴了饿了,就在沟埝边找东西吃。羊奶奶,驴奶奶,野葡萄,狗桃,酸溜溜……经常被指派跟着哥哥给猪割草,草拔不了一把,倒是学会了填肚子。就在某道坡的沟腰处,竟然看到了一棵奇特的树,叶子像五角星。天哪,还有那种形状的叶子啊,叶子不都是杨树、桐树那样的?它很小,树干像我的小胳膊那样细。不会被别人发现吧?我要据为己有,我要让它成为“我的树”。我得给它做个记号,也能看出别人发现没有、霸占没有。转了几圈,有主意了。拔了一大把草,找了几根长的,把短的捆绑起来,挂在树身上。

    “我的树!”这个念头像神奇的种子落在心里,没有阳光没有水,不等到家,已经在我心里长成了一棵大树。

    ⑥我终于有了独属自己的东西。家里的破铁环还得跟小哥哥抢,木板削的小木枪二哥当成宝。就是院子里那两棵树,姐姐常常绑着绳子荡秋千,都让我离得远远的。破铁环,小木枪,烂秋千,哪里有我那棵树神奇?他们没见过的叶子啊,五角星样的叶子啊!做梦我都能笑出声。

    ⑦第二次为了找到“我的树”,费了很大的劲。上上下下跑了几趟,就是找不到。终于找到了,草还在树身上绑着,记号在,就没有被人发现,还是“我的”。为了便于下次找到,我专门把从沟边下到树那里的草拔得干干净净。突然又后悔了,别人不就也一眼看见了?又撅起屁股拔了半天草,把我的手都划破了。把草全扔到拔干净的地方,那里的草比别处都多,差不多将树遮住了。

    ⑧整整两年,我没事就跑去看“我的树”。后来,我上学了,会写字了,在树身上用小刀歪歪扭扭地刻下了我的名字——“张亚凌”,才彻底放心了。正儿八经是我的树了,谁也抢不走了。

    ⑨哥显摆他的枪与弹珠,姐显摆她的胸花与发卡,我嘴角一撇:我的东西要搬过来不得吓死你们。又是一年,树长粗了,“张亚凌”三个字也长大了。我越来越放心了,索性把这个天大的秘密告诉给了哥哥姐姐。

    ⑩哥笑了,让我抬头看天上。天上有一大团云,像飞奔的骏马。他说:“那是我的云,谁能夺走?” 我说你是瞎说。哥笑得更厉害了,你瞎说地上的,就不允许我瞎说天上的?

    ⑪直到今天,每每回家时走在“72拱”上,就想起了“我的树”,还有童年里那满满的欢喜。

    ⑫或许,每个人的童年,都有棵自己的树吧。       

     (选自天津人民出版社《味道》)

    (1)、章以“我的树”为线索叙事。默读全文,将下面的思维导图补充完整。

    邂逅“我的树”—“我的树”—隐藏“我的树— “我的树”— “我的树”

    (2)、根据要求研读语言。

    语言

    研读

    “我的树!”这个念头像神奇的种子落在心里,没有阳光没有水,不等到家,已经在我心里长成了一棵大树。

    从修辞角度评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破铁环,小木枪,烂秋千,哪里有我那棵树神奇?

    从重音角度设计句子的朗读,并简述理由。 

    (3)、文章第②段和第③段写“72 拱”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4)、小语推荐本文为七上第三单元的拓展阅读材料,你赞同吗?请结合文章内容和单元导语,请表明你的观点并阐述理由。
    单元导语:
    本单元选取了一组与学习生活相关的作品。透过课文,我们可以了解不同时代少年儿童的学习状况和成长经历,感受到求知的快乐、成长的欣喜,还有永恒的童真童趣。回望即将告别的童年,这一切都值得好好体会、领悟……
  • 20、【任务三】学习小组想对诗句进行分类,下列诗句不宜放在“思乡”主题类的是(填序号)( )
    A、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B、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C、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D、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上一页 7 8 9 10 1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