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我们的古代诗歌还可以配乐咏唱。宋词和元曲分别有词牌和曲牌,下面属于“曲牌”的一项是( )
    A、沁园春 B、水调歌头 C、天净沙 D、卜算子
  • 2、请你用秋日景物创写诗歌,借助字词库,发挥想象、联想,写4-5行诗。

    要求:主题明确,仿照参考例诗,至少选取字词库中2个词语创作。

    【诗意字词库】
    落叶、田野、果实、太阳
    柔软、枯黄、绚烂、惊艳
    【供你参考】
    芦苇在风里交头接耳
    落叶向枝头潇洒告别
    夕阳慵懒的
    看几道短短的弧线飞过天空
  • 3、主持人小文:说起现代诗人的代表,艾青的名字如雷贯耳,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拜读他的作品吧。

    读书方法

    艾青诗歌的艺术特色

    例诗

    阅读思考和收获

    方法一:品味诗歌语言




    诗中有画

    《刈草的孩子》

    夕阳把草原燃成通红了。 刈草的孩子无声地刈草,低着头,弯曲着身子,忙乱着手,从这一边慢慢地移到那一边…… 草已遮没他小小的身子了—— 在草丛里我们只看见:一只盛草的竹篓,几堆草,和在夕阳里闪着金光的镰刀……

    ①结合诗歌内容,赏析诗歌“诗中有画”的特点。

    明确:




    语言朴素、口语化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节选)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透过雪夜的草原,那些被烽火所啮啃着的地域,无数的,土地的垦植者, 失去了他们所饲养的家畜, 失去了他们肥沃的田地, 拥挤在, 生活的绝望的污巷里; 饥馑的大地, 朝向阴暗的天, 伸出乞援的, 颤抖着的两臂。 中国的苦痛与灾难, 像这雪夜一样广阔而又漫长呀!

    朗读设计:用低沉的语调开场,语速缓慢,重读“饥馑”“阴暗”“乞援”“颤抖”,读出祖国的苦难,土地的绝望与祈盼。

    方法二:把握诗歌意向


    强烈鲜明的意象

    《黎明》(节选)

    黎明,为了你的到来/我愿站在山坡上,像欢迎从田野那边疾奔而来的少女,向你张开双臂——因为你,你有她的纯真的微笑,和那使我迷恋的草野的清芬。

    ②结合诗歌内容,理解诗中意象“黎明”的含义及作者的情感。

    明确:

    (1)、结合诗歌内容,赏析诗歌“诗中有画”的特点。
    (2)、结合诗歌内容,理解诗中意象“黎明”的含义及作者的情感。
    (3)、仿照朗读设计,请你在《刈草的孩子》和《黎明》(节选)中任选一首,写下你的朗读设计。
  • 4、请你用诗文名句填空,完成改写的小诗。

    《你听见了吗?》

    你听见响彻云霄的天籁了吗?

    听,更鼓沉重,孤雁哀鸣,边塞冷落沉寂。

    ,  边秋一雁声。 ”(杜甫《月夜忆舍弟》)

    听,雄鸡报晓,夜色朦胧,已有早行人,

     , 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你听见余音绕梁的乐声了吗?

    听,渔夫的歌声,一唱一和,乐趣无穷无尽,

    “ 渔歌互答 , ”(范仲淹《岳阳楼记》)

    听,朋友在高歌,共同举杯,暂且振奋精神。

    , 暂凭杯酒长精神。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你听见铿锵有力的呐喊了吗?

    听,侍郎的呼声,为国尽忠,不惜自己的余生。

    “欲为圣明除弊事,”(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听,他高举酒杯,对月倾诉,表达对亲人的思念。

     “”(苏轼《水调歌头》)

  • 5、学校举办诗歌创作与朗诵大赛,同学们已经摩拳擦掌了,你还在等什么呢?

    主持人小语: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欢迎大家来到会场。秋风轻抚广(mào)大地,金黄的稻田摇(yè),林间落叶如诗。阳光斑驳,为秋日午后汲取诗意。枫树娉婷,红叶如火,诉说着成长与变化。行走其间,心灵被宁静美好所包围,烦恼随风而去。秋天,以它独有的方式,让世界更加绚烂多彩。A让我们聆听秋天,走进秋天,歌颂秋天。

    (1)、小语在撰写主持稿的时候出现了问题,有些字音和字形不确定,请你帮填写完整。

    广(mào)   摇(yè) 婷 

    (2)、小语读到A句时发现有语病,请你修改一下。
  • 6、朋友是自己选的家人,家人是人生第一任朋友。班级同学想通过对名家名篇的探究,学习“写人记事”的写作方法,请你积极参与,完成以下任务。

    多年父子成兄弟

    汪曾祺

    ①这是我父亲的一句名言。

    ②父亲是个很随和的人,我很少见他发过脾气,对待子女,从无疾言厉色。他爱孩子,喜欢孩子,爱跟孩子玩,带着孩子玩。我的姑妈称他为“孩子头”。春天,不到清明,他领一群孩子到麦田里放风筝。放的是他自己糊的蜈蚣(我们那里叫“百脚”),是用染了色的绢糊的。放风筝的线是胡琴的老弦。老弦结实而轻,这样风筝可笔直的飞上去,没有“肚儿”。用胡琴弦放风筝,我还未见过第二人。清明节前,小麦还没有“起身”,是不怕践踏的,而且越踏会越长得旺。孩子们在屋里闷了一冬天,在春天的田野里奔跑跳跃,身心都极其畅快。A.他用钻石刀把玻璃裁成不同形状的小块,再一块一块逗拢,接缝处用胶水粘牢,做成小桥、小亭子、八角玲珑水晶球。他会做各种灯。用浅绿透明的“鱼鳞纸”扎了一只纺织娘,栩栩如生。用西洋红染了色,上深下浅,通草做花瓣,做了一个重瓣荷花灯,真是美极了。我们在这些灯里点了蜡烛,穿街过巷,邻居的孩子都跟过来看,非常羡慕。

    ③父亲对我的学业是关心的,但不强求。我小时了了,国文成绩一直是全班第一。我的作文,时得佳评,他就拿出去到处给人看。我的数学不好,他也不责怪,只要能及格,就行了。我初中时爱唱戏,唱青衣,我的嗓子很好,高亮甜润。在家里,他拉胡琴,我唱。我的同学有几个能唱戏的,学校开同乐会,他应我的邀请,到学校去伴奏。几个同学都只是清唱。有一个姓费的同学借到一顶纱帽,一件蓝官衣,扮起来唱“朱砂井”。B.但是没有配角,没有衙役,没有犯人,只是一个赵廉,唱了一段便完事下场。父亲那么大的人陪着几个孩子玩了一下午,还挺高兴。我十几岁就学会了抽烟喝酒。他喝酒,给我也倒一杯。抽烟,一次抽出两根,他一根我一根。他还总是先给我点上火。我们的这种关系,他人或以为怪。父亲说:“我们是多少年父子成兄弟。”

    ④我和儿子的关系也是不错的。我戴了“右派分子”的帽子下放张家口农村劳动,他那时还未从幼儿园刚毕业,刚刚学会汉语拼音,用汉语拼音给我写了第一封信。我也只好赶紧学会汉语拼音,好给他写回信。对儿子的几次恋爱,我采取的态度是“闻而不问”。了解,但不干涉。我们相信他自己的选择,他的决定。我的孩子有时叫我“爸”,有时叫我“老头子”!连我的孙女也跟着叫。我的亲家母说这孩子“没大没小”。我觉得一个现代化的、充满人情味的家庭,首先必须做到“没大没小”。父母叫人敬畏,儿女“笔管条直”,最没有意思。

    ⑤儿女是属于他们自己的。他们的现在,和他们的未来,都应由他们自己来设计。一个想用自己理想的模式塑造自己的孩子的父亲是愚蠢的,而且,可恶!另外作为一个父亲,应该尽量保持一点童心。

    (1)、【记事要有条理】作者把“父爱”放在许多具体的事件中写,将父亲写“活”了。班级同学做了以下梳理,请你帮他们填写下图。

    (2)、【写人要关注细节】细心观察,好的文章总是在细微之处见匠心。请按要求赏读文中划线的 A、B句。

    ①请你从重音、停连、语气、语速等方面,任选一个角度 , 为文中划线的A句做朗读设计,说明设计理由。
    A.他用钻石刀把玻璃裁成不同形状的小块,再一块一块逗拢,接缝处用胶水粘牢,做成小桥、小亭子、八角玲珑水晶球。

    ②请你从修辞或用词的角度为文中划线的B句进行赏析。
    B.但是没有配角,没有衙役,没有犯人,只是一个赵廉,唱了一段便完事下场。

    (3)、【选材要突出中心】对于本文的选材,班级同学在研讨过程中产生以下疑问,请你帮助他们解惑。

    ①文章第③段中画波浪线部分有损于“父亲”形象的完美,应该删去。

    ②文章第④段主要是写“我”和儿子,对父亲形象塑造作用不大,未能突出中心,可以删去。

    (4)、【叙事要融入情感】亲子之情是纯粹的、美好的,但亲子间的相处方式却不尽相同。请结合《秋天的怀念》以及本文的具体内容,分析它们的不同。
    (5)、在探究过程中,班级同学还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进行以下对话,请你参与。

    小语:这篇文章让我想起了名著《朝花夕拾》里的一篇文章,同样生活在旧社会,同样都关注孩子的学习,而父亲的教育方式却是截然不同的。

    小文:哦,我也想起来了……是《五猖会》中的一个情节,主要讲的是:

    小语:说得对。我想,当时的小鲁迅一定是很痛苦的。

    小文:是的,我也深有同感。有一次周末,我在看球赛,正看得起劲,爸爸进来了,虎着脸,非要我去写作业,害得我那一天一直没有好心情。

    小语:这个话题很有现实意义,我们还是给这样的父亲提几点建议吧!

  • 7、班级里组织了“跟着古人学交友”活动,同学们引经据典,搜集阅读古人关于“交友”的诗文,整理出了以下材料。请你一起完成以下活动。

    【梳理资料】

    (甲) 送韩侍御之广德

    李白

    昔日绣衣何足荣,今宵贳酒与君倾

    暂就东山赊月色,酣歌一夜送泉明

    【注释】①此诗作于肃宗至德三年(758)。韩歆被贬为广德令,李白为其送行。韩侍御即韩歆。②贳(shì)酒:赊酒。③倾:尽,用尽。④泉明:陶渊明,唐人为避唐高祖李渊讳,“渊”字尽改为“泉”字。这里把韩歆比作隐居的陶渊明,这是对他的安慰和赞美。

    (乙)鸡黍之交

        范式字巨卿,山阳金乡人也。少游太学 , 为诸生,与汝南张劭为友。劭字元伯。二人告归乡里。式谓元伯曰:“后二年当还,将过拜 ____,见孺子 焉。”乃共克期日。后期方 , 元伯具以白母,请设馔以候之。母曰:“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相信之审邪? ”对曰:“ 卿信士必不乖违。”母曰:“若然,当为尔酝酒。”至其日巨卿果到升堂尽欢而别。

    (选自《后汉书.独行列传》)

    【注释】①太学:汉朝设在京城的最高学府。②告归乡里:请假回家乡。③孺子:小孩子,指张劭的子女。④克:约定 ⑤具:详细。⑥馔(zhuàn):食物,多指美食。⑦审:确定。

    (1)、在读故事时,小语遇到了几个不能理解的词语,请你借助方法提示,帮他解惑。

    方法

    句子

    方法联结

    释义

    课内迁移法

    后期方

    去后乃(《陈太丘与友期行》)

    查阅字典法

    二人告归乡里

    《古汉语常用字典》 “并 ”字义项:①兼;②通“屏 ”,屏除;③一同。

    (填序号)

    语境猜读法

    元伯曰

    结合语境,联系上下文

    成语关联法

    理所当

    (2)、称谓代表礼节,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在文中横线上,我们应该填 (A.尊亲 B.家亲)
    (3)、小语发现文中有个句子没有停顿,你觉得该怎么断句?(限断3处)
    至其日巨卿果到升堂拜饮尽欢而别
    (4)、在读故事的过程中,小语遇到了读不懂的句子,请你根据上下文帮他翻译。

    对曰:“ 巨卿信士,必不乖违 。”

    (5)、交友之道,贵相知心。甲诗和乙文都体现出真挚的友情,请结合甲诗和乙文的内容进行分析。
    (6)、班级就“结合现实生活,谈谈如何才能获得真正的友谊”发表看法,请你参考下列表格,选择下图中最重要的一项特质,并模仿示例 , 进行留言。

    古诗中的友谊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送韩侍御之广德》……

    古文中的友谊

    《刘柳情谊》《鸡黍之交》《管鲍之交》……

    (本图来源于《道德和法治》书中《友谊之树常青》)

    小文:《割席断交》告诉我们,获得真正的友谊需要志同道合。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找错朋友会造成“话不投机半句多”的尴尬局面。所以,找朋友时必须要了解对方的特长爱好,找一个志同道合的人相处,才有可能获得真正的友谊。

  • 8、.小组将一些与“友 ”相关的古诗文进行了整合归类,请你补全。

    朋友

    关系

    诗文

    释义

    出处

    师友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向身边的人学习,亦友亦师。

    《论语 ·述而》

    子曰: “ , 可以为师矣。”

    复习旧知也能成为老师。

    《论语 · 为政》

    【甲】

    李白将思友之情托付明月。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乡书何处达,

    王湾托鸿雁传递思亲家书。

    《次北固山下》

    夜发清溪向三峡

    李白连夜赶路,不舍友人。

    《峨眉山月歌》

    战友

    诗人和战友处于军旅之中,联想到故园的菊花——它们沦陷在都城。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 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巡边,遥听管乐,彻夜望 乡,与将士同悲。

    《夜上受降城闻笛》

  • 9、小组挑选了三幅漫画与《论语》中的三句话丰富该板块,但在张贴时将顺序打乱了。请根据图片,重新匹配对应的句子。

    配文:  A.三人行,必有我师焉。B.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C.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①图一        ②图二        ③图三  。

  • 10、班级打算设计以“朋友”为主题的墙报,以下是设计草图,请你参与完成。

    板块一:设计主题字

    (1)、小组想从以上两句诗中挑选一句,置于板块一,你更喜欢哪一句?结合诗句内容,说明理由 。
    (2)、小金不解古人在造字时为何将“朋 ”“友 ”都设计成并列形式。请结合以下字源材料,向他解释。
  • 11、卷首语:

    朋友,在你思绪徘huái①、前途迷茫时,在你身边告诉你,你并不孤身一人;朋友,在红尘繁杂、世界喧嚣时,如同水波浩miǎo② , 无声地给予你安wèi③;朋友,亦可在人声dǐng④沸、车水马龙时,和你一起激扬文字,笑语欢歌。

    根据拼音填写正确的汉字,补全卷首语。

  • 12、校刊编辑部拟推“山水品格”专栏,请你阅读要求,积极投稿。

    山水之风骨,流传千年。在传统文人的眼中,山水不仅仅是自然景观的简单呈现,更是一种精神寄托和人格修养的象征。刚健如山,高深博大志存高远,上善若水,灵动谦卑滋养万物……

    平凡人物也有闪光点,生活中你遇到过拥有“山水”品格的人吗?回忆他们的典型事迹,表现“他”的特别之处。

    要求:文体自选(不包含诗歌),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师生姓名。

  • 13、学校将举办“这些年,我们读过的名著”系列活动,请你按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红色经典

    请你结合《红星照耀中国》阅读经验,说说你对这句话中“史诗”二字的理解。

    “长征是当今时代无与伦比的一次史诗般的远征。”

    ——埃德加·斯诺

    昆虫史诗

    阅读选段,完成探究。

    A在做出这种令谁都惊奇的姿势之后,一动不动,眼睛瞄准它的敌人,死死盯住它的俘虏,准备随时上阵,迎接激烈的战斗。哪怕那只蝗虫轻轻地、稍微移动一点位置,A都会马上转动一下它的头,目光始终不离开蝗虫……可怜的小蝗虫害怕极了,怯生生地伏在原地,不敢发出半点声响。生怕稍不留神,便会命丧黄泉,在它最害怕的时候,它甚至莫名其妙地向前移动,靠近了A。蝗虫居然如此地恐慌,到了自己要去送死的地步。

    ①法布尔被称为“昆虫界的诗人”,他称“蝉”为“不知疲倦的歌唱家”,称“圣甲虫”为“大自然的清道夫”,称选段中的A为“”。

    ②罗斯丹说:“这位大科学家像美术家一般地 , 文学家一般地抒写”。请你结合图片和选段或你的阅读经验,谈谈你的理解。

  • 14、校文学社开展“读传记·致敬科学家”学习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沈忠芳:隐姓埋名60年的导弹功臣

    谷阳

    炮火中燃报国心

    ①沈忠芳的“导弹人生”,要从童年立下的一个心愿说起。1934年,沈忠芳出生于上海。从记事起,他的生活就笼罩在日本人的炮火之中。在转学5次、辍学1次之后,他终于得以完成小学课程。“如果我们也能拥有自己的飞机,一定要打得可憎(A.zèng  B.zēng)的日本人落荒而逃。”年幼的沈忠芳激愤地说。

    ②1953年沈忠芳高中毕业,他毫不犹豫地报考了北京航空学院(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专业便是飞机设计。

    ③1959年10月7日,“萨姆-2”导弹击落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RB-57D型高空侦察机,开创了世界军事史上地空导弹击落飞机的先河。25岁的沈忠芳恍然大悟:“没导弹是不行的!”即便制造出最先进的飞机,也可能被导弹击落。只有制造出最先进的导弹,才能对付敌人的飞机才能使国防变得强大。

    ④1960年9月,沈忠芳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来到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二分院,正式成为一名科研人员,从此便隐姓埋名投身于国家的导弹研制中。

    研制导弹卫祖国

    ⑤“因为当时美国等西方国家在导弹技术上走在我们前面,大家看到,除了飞机将来对我们有威胁,导弹威胁更大,所以我们一定要有反制、拦截的手段装备。”沈忠芳紧握拳头说道。当时二分院刚刚建立,一穷二白,处于“边建边干”的阶段。艰苦的条件没有削减大伙的热情,沈忠芳和同事们克服落后的设备,排除万难,研制出了中国第一枚地空导弹——红旗一号。而1967年研制出的红旗二号更是进入了实战——击落侵犯我国领空的U-2侦察机。红旗二号的成功也为后来我国自行研制新型防空导弹系统打下了坚实基础。

    ⑥1970年到1979年近十年间,在沈忠芳的带领下,他所负责的导弹型号在很多方面取得重要成果,并成功完成4次飞行试验考核验证。其中,8项成果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⑦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国内主要力量用于经济建设,军品订单大幅下降,科研人员大量流失。此时的沈忠芳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准备研制一款能够打入国际市场的产品,但是没有启动资金。几经波折,沈忠芳和同事们终于凑了450万元的经费,于是只用了不到两年时间,地导弹B610就面世了。

    ⑧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原有的第一代、第二代对空防御武器已落后于西方国家,急需研制出第三代,以增强防御能力。关键时刻,沈忠芳又义无反顾地揽下了这个任务。1992年1月,沈忠芳被任命为第三代中高空中远程防空导弹型号总指挥,他呕心沥血扑在导弹发展上,带领团队夜以继日,终于在1994年年底,完成了中高空中远程的防空导弹的研制任务。从此,我国防空导弹跨入了国际领先行列。

    忠于人民遗英魂

    ⑨2009年,第三代防空武器系统在国庆60周年阅兵中亮相,当导弹武器装备方阵缓缓经过天安门广场时,坐在观礼台上的沈忠芳泪流满面:“现在谁也不敢随便欺负我们!祖国变得强大了,了不起!”正是因为这样的放心,他在76岁时,告别了奋斗一生的科研岗位,连带着辞去了所有顾问、教授的称号,开始退休生活。

    ⑩在他看来,“年轻人都比我们行,现在教授的水平比我高得多,先进技术掌握得比我好,我有自知之明”。他爱听歌,《牡丹之歌》是心头至爱。沈忠芳说:“《牡丹之歌》的词有哲学观点。'有人说你富贵,哪知道你曾历经贫寒',你吃过很多苦头,冬天的时候酝酿了生机,到春天的时候把美丽献给人间。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为人民的幸福奋斗。每个人都有这个思想,我们国家就行了。”

    ⑪2022年4月24日,中国第七个航天日,12位隐姓埋名的我国导弹武器型号总指挥、总设计师的名字首次向社会公开,沈忠芳就是其中之一。隐姓埋名60余载,dān(  )精竭虑,不忘初zhōng(  ),他功绩卓越,却鲜为人知。

    ⑫2023年,沈忠芳入选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2024年8月17日21时35分,这位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于在航天中心医院逝世,享年90岁。

    ⑬“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从长缨在手,到红旗如画。这一代人,不在乎得失,不图名利,一辈子都在磨砺国家的剑与盾。今天,后辈们终于能听到你们的传奇,隐秘而伟大,平静而神圣,这份隐名埋名的力量撼天动地!

    (有删改)

    (1)、【读传记·基础】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①dān(  )精竭虑   ②不忘初zhōng(  )   ③可憎(  )(A.zèng  B.zēng)

    (2)、【读传记·梳理】为更好地理解沈忠芳的“导弹人生”,请你将下面内容补充完整。

    (3)、【读传记·品析】小金同学准备为沈忠芳拍摄短纪录片,和同学们交流之后,同学们提出了疑问,请你提供帮助。

    镜头

    问题

    镜头一:小金准备在纪录片中插入沈忠芳的“自白”片段。

    “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为人民的幸福奋斗。”

    同学疑问:人物“自白”加入纪录片中,这合适吗?

    要求:请你结合传记文体特点 , 对划线句品析。  

    镜头二:小金准备用以下语句作为相关视频的配音文字。

    “几经波折,沈忠芳和同事们终于凑了450万元的经费,于是只用了不到两年时间,地地导弹B610就面世了。”

    同学疑问:读传记,要在字里行间体察作者态度。这段文字该怎么读呢?  

    要求:请你从重音、语气等角度设计朗读方案,并说明设计理由。

    镜头三:小金准备拟写一副对联放在纪录片片尾。

    上联:呕心沥血勇攀科学高峰

    要求:请你根据本文,帮助小金拟写下联。  

    (4)、【读传记·关联】沈忠芳和居里夫人都是伟大的科学家,这两位科学有哪些共同的“人生关键词”呢?请结合本文与《美丽的颜色》,简要分析。
  • 15、阅读

    材料一:

    不如在学校建一所美术馆吧

    李杰是一个在美术馆工作的“策展人”。

    2008年汶川地震后,他去帮助在地震中失去亲人的孩子做艺术疗愈,从那之后,孩子和学校进入了他的视野。站在孩子的立场,他发现传统的博物馆和美术馆对孩子很不友好——到处都是“禁止触摸”甚至是“禁止入内”,因为孩子不喜欢仅仅做“观察者”“模仿者”,更喜欢以各种方式参与其中。难道我们不能为儿童创造合适的空间和项目,让他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感受艺术?带着这个疑问,李杰走访了许多国外的儿童博物馆——早在一个多世纪之前,世界上就诞生了第一个儿童博物馆。100多年时间里,又诞生了许多儿童博物馆,它们致力于通过真实的情境、实物、体验等美育方式影响周边的社区与学校,为学校提供更好的课外学习空间、教师成长中心以及优质的专业资源。

    沿着“如何让孩子们从观察者向创造者和行动者迈进”的方向,李杰和他的团队开创了iSTART儿童艺术节,第一个字母永远小写,寓意从每一个小“我”开始。在学校之外建立美术馆是令人兴奋的事情,但事实上孩子们很难拿出多少时间去美术馆。2019年,iSTART的聚焦点回到学校。

    在此期间,李杰走访了许多学校,学生对于学校和艺术的认知与需求改变了他的原有认知。他越来越认识到,美育岂止是建一个美术馆或者美化校园那么简单?孩子们真实生活的点滴,他们经历的事件、场所、留下的痕迹都可以成为创造之物。美育,也不是技能的培养,更不是技能的比拼和天才的选拔,甚至不是“艺术”和“教育”,而是为孩子营造关于美、关于生活、关于学习的问题现场与实验场域——一个让他们怀着好奇心去探究、创造与表达的开放空间。多年的行动研究,凝结成了一本《童年美术馆》。李杰希望,美术馆不仅成为存储艺术瑰宝、展示艺术趋势的场域,也能成为承载与鼓励儿童创造的容器,连接生命起点,指向未来可能……

    李杰:“艺术带我们到更开放的世界”

    我在与一些孩子深入交流时发现,他们并非讨厌学校,他们喜欢这里的氛围,喜欢和同学在一起的时光。孩子们在成长中,对于学校的情感是割裂的:他们一方面喜欢有学识以及幽默、热忱的老师,一方面又厌恶和惧怕那些严厉刻板的老师;他们喜欢和同学做感兴趣的事,但又不得不与同学成为成绩单上的竞争对手;他们充满了彰显自己个性的冲动,但又不得不服从整齐划一的学校要求;他们逐渐坚信了自己的爱好并希望为之努力,但有可能因这些爱好无法成为他们升学的加分项而被迫放弃;他们希望在学校能有自由发声的地方,无奈空间被征用,兴趣课成了自习课……也许,在我们有限的走访中,我们听到的只是他们心声中一个小小的切面。但我们可以看到,学生在内心渴望冲破现实的围墙,奔赴更广阔的天地,又或者他们无奈地停留于此地,徘徊或者陷入迷失。

    那么,如何通过艺术去回应这种危机呢?“不如我们在学校里建一座美术馆吧!”三年前的一天,成都天府七小的周宏燕校长对我说。在我们的沟通中,她认为一座学校美术馆也许能够帮助孩子进入更开放的世界。为此,我们与校长、教师以及专业建筑师一起展开讨论,一个迷你美术馆应该做什么样的展览?应该建在校门口、操场的旁边还是花园旁的空地上呢?就在我们一群大人抓耳挠腮、滔滔不绝争论时,孩子们通过老师反馈道:“如果建在你们希望的这些地方,我们课间休息甚至放学根本没有时间去美术馆。”我们恍然大悟:他们只有很有限的课间休息时间,这段时间如果六年级小朋友从教室走到一层,再返回教室,往往10分钟的时间就过去了,再有意思的展览放在那里也是没有意义的。

    孩子们进而给出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方案:他们希望把学校的所有厕所都改造成“美术馆”。这让我们一下没了主意。这怎么能行呢?我心里正在嘀咕,老师向我们解释道:“孩子们说,他们虽然不喜欢学校的厕所,但是学生都会在课间去厕所,如果把这个大家不喜欢又必须去的地方变成大家喜欢的美术馆岂不是更好?”校长和我都觉得这个异想天开的想法太棒了。于是,老师带着孩子们头脑风暴,开始了把厕所改造成美术馆的“疯狂计划”。

    学校最终决定把其中4个厕所拿来做“试点”。孩子们高兴坏了。当我去学校看他们的准备过程时,一群孩子正在自己班级楼层的厕所美术馆布展。他们在卫生间洗手台把自己做的剪贴画粘在玻璃上,上面是他们设计的各种形象与字体,有的作品是关于文明的向导,有的是关于好习惯的养成。学生告诉我,洗手间入口处布帘也是他们自己做的,每个美术馆都有不同的主题。即使是在小便池的墙面上,也有不同孩子预定的展示位,可以定期展示自己的作品,我笑称外面属于“常设展”,里面的隔间属于“特展展厅”。孩子们在厕所里欢声笑语,这里将成为他们课间最乐意去的地方。

    (选自2021年12月14日,____)

    材料二:

    ____________________

    婺剧,作为中国戏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近年来,为了能让婺剧文化广泛传播,婺城区婺剧促进会联合相关部门,积极开展“婺剧进校园”活动,先后确立了金师附小、东市街小学、琅琊小学等16所学校为婺剧试点学校。各学校也陆续开展了学婺剧、唱婺剧的活动,并将婺剧基础知识、经典唱段纳入小学音乐课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让学生学习和演唱婺剧,提升其艺术修养,进一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选自2023年12月27日,浙江政务服务网)

    (1)、结合文本和知识卡片,为【材料一】中的新闻选择出处(填序号),并阐述理据。
    知识卡片
    A.搜狐新闻网:搜狐新闻客户端是搜狐公司出品的一款为智能手机用户量身打造的“订阅平台+实时新闻”阅读应用,是全国首个提出个性化阅读服务的新闻客户端。
    B.中国教育新闻网:以向社会传播教育的声音、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为己任,充分发挥互联网特性,增强可读性,增加吸引力亲和力,力求打造成为教育信息网络传播中心。
    (2)、为【材料二】中的新闻拟写一个合适的标题。(不超过18字)
    (3)、阅读【材料一】采访内容,将下面的采访提纲补充完整。

    采访提纲

    采访对象

    李杰

    采访方式

    访谈

    采访问题

    采访目的

    问题1:李先生,请问你们为什么会选择在校园内开展美术馆建设呢?

    问题2:

    了解iSTART团队开展校园美术馆建设的实际情况,并体现他们的项目理念。

    (4)、阅读完以上新闻,小语和小文进行了如下对话,对此你怎么看?请你选择立场,撰写一则新闻短评 , 要求不少于100字。
    倾听同学们的新生,将厕所改造成美术馆真是太有创意了!我为李杰团队点赞!
    在厕所里如何能精心感受艺术品之美?美育可以不设限,但绝不能没有下限!
  • 16、尺素中的自然美景

    (甲)与顾章书

    去月谢病 , 还觅薜萝。梅溪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相杂,绵绵成韵。既素重幽居,遂葺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饶竹实。山谷所资,于斯已办。仁智之乐 , 岂徒语哉!

    【注】①仆:旧时自己的谦称。②去月谢病:上月因病而自请退职。③薜(bì)萝:薜荔与女萝,皆为香草。后人常以薜为隐者服饰,这里指作者此时正准备隐居。④岫:山穴,山洞。⑤英英:声音和盛之貌。⑥重(zhònɡ):重视。⑦办:具备。⑧出自《论语》“知(zhì)者乐水,仁者乐山”。

    (乙)简张传山

    园中荷花已大放矣,闹红堆里不少游鱼之戏,惟叶多于花,浑不辨其东南西北耳。倘能来,当雪藕丝,剥莲蓬,尽有越中女儿酒,素樽若盏,可以供君一醉!

    【注】①简:信件。②樽:盛酒器。

    (1)、借助《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为下列加点词选择合适的义项(填序号)。

    素:A.湍绿潭 B.既重幽居   C.樽若盏

    素:①没有染色的绢。  ②白色的。  ③朴素,质朴,不加修饰。  ④向来,平素。
    (2)、小组就如何领略山川之美展开探讨,并做了如下记录,请你补充完整。

    【讨论记录一】

    ◎(甲)文的“森壁争霞,孤峰限日”

    联想:郦道元《三峡》中的 “”  

    想象:我的眼前展开了这样一幅画面。  

    ◎(乙)文的 “

    联想:《答谢中书书》中的“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想象:那些鱼儿似乎在对我说 “”。  

    【讨论记录二】

    相同点:两文的作者都想借此文表达的情感。  

    不同点:古人写信,还有一种目的是书信邀约,只不过邀约的方式有所不同:

    。(结合两文中的具体语句分析) 

    【讨论记录三】

    这两封书信都没注明出处,但从写作风格来看,我们觉得文(选择一文)应该属于南朝小品文,因为:

  • 17、山水中的诗句。

    所见之景

    句子

    所生之情

    离离草

    ①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

    (崔颢《黄鹤楼》)

    目之所及,草木茂盛,景色苍茫,引人生发思乡愁绪。

    ②____,____。

    (曹植《梁甫行》)

    海边人民生活在莽莽榛榛的荒野草丛中,多么凄惨可怜。

    亭亭树

    ③____?松柏有本性。

    (刘桢《赠从弟》)

    冬日酷寒,刚劲的松枝仍坚挺而立,其坚韧风骨令人心生敬佩。

    ④树树皆秋色,____。

    (王绩《野望》)

    昏黄夕照下,层层树林皆染秋色,举目四望一片萧瑟,伤感之情因而生发。

    鸣啼禽

    ⑤征蓬出汉塞,____。

    (王维《使至塞上》)

    ⑦____

    ⑥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

    ____。

    (欧阳修《采桑子》)

    水面无风,光滑如镜,船动不觉,沙鸟惊飞,如梦如幻间,惬意心绪浮动,钟爱情怀涌现。

    (1)、补全表格内容。
    (2)、下面这首诗中的蝴蝶与子规所营造出来的意境和⑤⑥两句中的哪一句相契合?请结合整首诗,从表现手法和情感表达两方面进行赏析。

    春 夕

    【唐】崔涂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胡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

    【注】①《全唐》此诗题下注有“旅怀”二字。②崔涂:曾久在巴、蜀、湘、鄂、秦、陇等地为客,自称“孤独异乡人”。③五湖: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的归隐之处。这里诗人指他的家乡浙江桐庐一带的大好山水。

  • 18、写作

    学会欣赏,将会拥抱更多美好。

    欣赏他人,会在自己心中播下善与爱的种子,不断提升人生境界;欣赏自己,会内心有光,自信乐观地面对生活;欣赏风景,胸中能容纳山水,目光会变得明澈……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感触与思考?结合你的经历和体验,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

    要求:选好角度,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自选;要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和套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信息。

  • 19、班级组织“跟着《水经注》品山水”的研读活动,请你一起完成下列任务。

    【甲】

    (绛水)出绛山东,寒泉奋涌,扬波北注,悬流奔壑,一十许丈。青崖若点黛,素如委练 , 望之极为奇观矣。

    (《水经注》卷六)

    【乙】

    水出鹈鹕山,山有二峰,峻极于天,高崖云举,亢石无阶,猿徒丧其捷巧,鼯族谢其轻工,及其长霄冒岭 , 层霞冠峰,方就辨优劣耳,有大,小鹈鹕之名矣。

    (《水经注》卷十五)

    【丙】

    此岩既高,加以江湍纡回 , 虽途经信宿望见此物。故行者谣曰:“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言水路纡深,回望如一矣。

    (《水经注》卷三十四)

    【注释】①委练:下垂的绢.②纡回:曲折回环。③信宿,连住两夜;宿,夜。

    (1)、【任务一】释字义,晓文意。

    如委练(    )   有大,小鹈鹕之名(    )   望见此物(    )

    (2)、请判断“方乃就辨优劣耳”中“乃”的意思,并结合文本说明理由。
    乃:①才;②于是,就
    (3)、【任务二】赏语言,品山水。

    《水经注》体现了南北朝写景散文韵律和谐的特点,请结合选文简要分析。(提示:可从句式、音韵等角度思考)

    (4)、【任务三】读歌谣,辨用意。

    郦道元注释《水经》,常采用歌谣充实原著的内容,请你结合郦道元的《三峡》和选文,具体分析这种写法的作用。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三峡》)

  • 20、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阙题

    刘昚虚(唐代)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

    【注释】①“阙”同“缺”,此诗原题在流传过程中遗失。②刘眘(shèn)虚,唐代诗人。性高逸,不慕荣利,交游多山僧道侣。

    (1)、该诗的颈联联借“”“”等意象,烘托出在山中专心致志研究学问的友人形象。
    (2)、赏析颔联写景句“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的妙处。
上一页 18 19 20 21 2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