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某中学“地理+”校园劳动实践教育初见成效,①②菜园土壤质地及施肥浇水条件基本相同,发现同一品种的喜光蔬菜在②地长势较好。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的药材园、桂花园、苗木园及地理园四个地块,实地面积最小的是(     )
    A、药材园 B、桂花园 C、苗木园 D、地理园
    (2)、②地位于教学楼的____面,光照较好。(     )
    A、 B、西 C、 D、
    (3)、同学们要从药材园前往田径场,总体的前进方向是(     )
    A、东北 B、西北 C、西南 D、东南
    (4)、从教学区正门到气象站的图上距离为2.5厘米,则实地距离应为(     )
    A、250米 B、250千米 C、25米 D、2500米
  • 2、读“甲、乙两地海拔和相对高度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甲地的海拔高度是(     )
    A、1100米 B、1500米 C、2000米 D、2900米
    (2)、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
    A、800米 B、1100米 C、2900米 D、2000米
  • 3、2023年5月17日,我国成功发射第五十六颗北斗导航卫星。该系列卫星属地球静止轨道卫星。静止轨道卫星是运行于地球赤道平面上的地球同步卫星,其运行方向、运行周期与地球自转相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对比纸质地图,百度地图(北斗车道级导航)的优点有(     )

    ①信息容量小②便于携带③更新速度快④制图精度低⑤信息数字化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③④⑤
    (2)、我国发展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
    A、让高精尖的科学技术在掌握在自己手中,使国家的前途命运不受影响 B、与他国进行太空竞赛,在太空争霸中确保胜利 C、为了汽车在道路上能安全地行驶 D、为了方便人们从一地导航到另一地
  • 4、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们如今对地球的认识是经过一个漫长而艰难的探索过程,以下人类对地球探索历程顺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③②①
    (2)、地球作为人类生存的家园,对以下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天圆地方 B、天如斗笠,地如橙盘 C、地球是正圆形 D、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3)、下列诗句能够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是(     )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C、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D、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4)、“南辕北辙”,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最后不能达到目的地;而“东辕西辙”,理论上可以到达目的地。解释其原因正确的是(     )

    ①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②经线不等长;纬线等长

    ③经线是圆;纬线是半圆④经线是半圆;纬线是圆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①③
  • 5、为了解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情况,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前往我国北方某地区实地考察。根据该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山峰A处与B点两地的最大相对高度可能是米。
    (2)、考察期间同学们途经了图2中玻璃栈道景观,该景观出现在图1中的处(填字母和名称)。
    (3)、考察途中同学们发现了警示标志“雨季有山洪,途经须谨慎”,此标志有可能设立在E、F两地的处,判断依据是
    (4)、该地区计划在C处建设水库大坝,请你分析此处建设大坝的有利条件是。大坝建成后,需搬迁的村庄是
    (5)、图3是该地区一所风力发电厂照片,图中风力发电机所处的地形部位是 , 在当地局部等高线地形图中,判断风力发电机应分布在图1中的(填字母)地。
  • 6、阅读探索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资料一 地壳运动即地质运动,地壳自形成以来,其结构和表面形态就在不断发生变化。岩石的变形、海陆的变迁以及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都是地壳变动的结果。地壳变动有时进行得很激烈、很迅速,有时进行得十分缓慢,难以被人们察觉。我们可以通过对一些自然现象的观察来证明过去所发生的地壳变动。

    资料二 阅读示意图局部板块分布示意图。

    探究思考:

    (1)、写出A、B、D三大板块的名称。
    (2)、写出甲、乙两个全球著名火山地震带的名称。概括世界火山、地震的分布规律。
    (3)、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图中阿尔卑斯山脉形成的原因。
  • 7、阅读材料及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深秋的周末,东北风带来了阵阵凉意,家住滨海市的小明、小佳相约去湖滨公园游玩。

    材料二:滨海市区略图。

    (1)、图中铁路的走向(延伸方向)大致是方向,b运动场在宾馆的方向。若图中铁路线的图上距离为6厘米,则图中铁路的实地距离为
    (2)、他们相约在火车站东南方向的运动场附近会合,这个运动场指的是(填图中的字母代号)运动场。
    (3)、在地图的三要素中,该地图缺少的是
    (4)、此时湖中有人在划船,船从①处划向②处时是(填顺或逆)风而行。
    (5)、图中的ABC三处,噪声污染最小的是
    (6)、来滨海市游玩的小明住在宾馆,他想开车去C处,那么他可以大致先向方向到达B处,再向方向经过A处,最后向方向到达C处。
  • 8、读下面四幅经纬网图,完成问题。

    (1)、图中所示的数字地点中,既属于东半球、北半球、又位于中纬度的地点是(     )
    A、 B、 C、 D、
    (2)、对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经线是直线,纬线是圆圈 B、西经20°和西经160°在同一个经线圈 C、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 D、东经度在东半球,北纬度在北半球
  • 9、我国北方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观察了校园车棚中太阳照射范围的变化。下图中箭头①②③代表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光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同学们发现,一年中车棚内阳光照射范围是在不断变化的。正午时,车位上阳光照射面积最大的是(     )
    A、 B、 C、 D、①与②之间
    (2)、关于车棚内阳光照射范围变化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一天中的变化是地球公转产生的

    ②一年中的变化是地球自转产生的

    ③一天中的变化与太阳东升西落直接相关

    ④一年中的变化与太阳回归运动直接相关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10、某同学利用铝盒、海绵、蜡烛、水等材料设计一个模拟地球板块运动的实验(如图所示)。实验中发现蜡烛加热区的水流上升,两块海绵向左右两侧方向运动。下列地理现象与该模拟实验原理相似的是(     )

       

    A、日本多地震 B、喜马拉雅山不断升高 C、红海不断扩张 D、气候异常
  • 11、某同学想用地球仪演示地球公转,他需要做到(     )

    ①“太阳光线”对准地球仪的球心②保持地轴的空间指向不变

    ③地球仪按照顺时针方向移动④移动地球仪沿椭圆轨道做水平运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2、“二十四节气”已经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下图为“二十四节气”图。读图下列与“二十四节气”最相关的地理原理是(     )

    A、地球是一个球体 B、地球不停地自转 C、地球绕太阳公转 D、地轴是倾斜的
  • 13、同陆地地形一样,海洋底部也是高低起伏,形态多样。读下列海底地形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观察海底地形可知,由大陆向海洋深处延伸,依次出现的地形类型为(     )
    A、大陆架—洋底—大陆坡 B、大陆坡—洋底—大陆架 C、洋底—大陆架—洋底 D、大陆架—大陆坡—洋底
    (2)、大陆架与人类活动关系最为密切。以下关于大陆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距离陆地较远 B、水深较浅,阳光较好,渔业资源丰富 C、人类可以直接往大陆架排放污染物 D、深度不超过300米
  • 14、某中学几位同学想参观河南省科技馆。为方便出行,他们用所学地图知识绘制了简易地图(下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同学们想知道去科技馆的路线,他们需要查阅的地图是(     )
    A、地形图 B、人口分布图 C、市区交通图 D、水文特征图
    (2)、通过查阅地图可知,科技馆位于某中学的____方向(     )
    A、西北 B、东北 C、东南 D、西南
    (3)、如果计算从学校到科技馆的直线距离,图中还需补充的地图要素是(     )
    A、图例 B、注记 C、指向标 D、比例尺
    (4)、下列关于地图的描述说法错误的是(     )
    A、方向、比例尺、图例是地图的三大基本要素 B、比例尺1:200的含义是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200米 C、同样图幅的地图,比例尺越大,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 D、伴随科技的发展,电子地图在生活中应用日益广泛
  • 15、中国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承诺:“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如果对二氧化碳的排放不进行控制,海洋面积占全球面积之比最可能变成(     )
    A、29.2% B、72% C、70% D、30%
    (2)、节能减排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以下措施与节能减排不相符的是(     )
    A、企业研发新能源汽车 B、骑共享自行车上下班 C、为节约,所有垃圾用一个袋子装 D、及时关灯
  • 16、阅读世界六大板块图,完成下列问题。.

    (1)、就大陆而言,甲地属于大陆;就板块而言,甲地属于板块;就大洲而言,甲地属于洲。
    (2)、地中海位于板块的(碰撞挤压/张裂拉伸)处。
    (3)、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主要分布在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和火山地震带。
    (4)、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在太行山中发现许多海螺、海蚌壳等生物化石,导致太行山的自然环境变化的原因主要是
  •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低碳发展,创造更多就业增收机会,全面实现农民富裕富足。

    材料二:近年来,全国各地陆续打赢脱贫攻坚战,小明的家乡也成功脱贫,随后进入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经济阶段。图为小明家乡等高线地形图。

    (1)、请写出地形部位C的名称和山峰A的海拔高度范围。
    (2)、请比较河流m和n的流速并说明理由。
    (3)、为建设河流大坝,哪个村庄的居民需要搬迁?
    (4)、当地政府计划在甲、乙两村之间修建道路,有图示①②两条路线方案,请你选择其中一条路线,谈谈其优点。
  • 18、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024年9月22日秋分,唐山市某中学的地理爱好者进行了“捕秋影”活动(对日影的观测)。图甲示意地球公转,图乙示意当日该同学日影观测活动照片,图丙示意该中学教室正午太阳光照。

         

    (1)、测试当日,地球位于甲图中的(填数字)位置,唐山市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2)、若图乙中影子的朝向是偏西,推测此时“捕秋影”的时间是(选填“上午”“正午”或“傍晚”)。
    (3)、测试当日正午太阳光会从教室的(北、南)窗照进来,地球运动从③→④(图甲),教室内正午太阳光照面积不断(变小、变大)。
    (4)、当地球位于①位置时,(北极、南极)地区有极昼现象。
    (5)、同学们在测试当日“捕秋影”时发现,一天内日影的长度和方向会发生变化,请简述一天内日影的长度变化情况。
  • 19、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甲点和丙点的地理坐标:甲 , 丙
    (2)、图中一年中有一次直射现象的点是
    (3)、图中位于西半球高纬度地区的点是
    (4)、乙点位于丁点的方向
  • 20、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于2023年10月26日在酒泉成功发射,12月21日神舟十七号航天员完成了天和核心舱太阳翼修复任务,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2024年2月9日,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除夕夜在中国空间站给大家拜年。阅读“太阳直射点年运动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发射时地球公转到图中(     )
    A、A点附近 B、B点附近 C、C点附近 D、D点附近
    (2)、航天员出舱活动当天,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最靠近(     )
    A、赤道 B、北回归线 C、南回归线 D、南极圈
    (3)、从神舟十七号发射到除夕这段时间(     )
    A、太阳直射点一直在向南移动 B、正午时学校操场旗杆的影子变长 C、我国各地居民要做好防暑降温 D、家乡迁安白昼时间先变短后变长
上一页 74 75 76 77 7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