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四川省新津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 湖北省孝感市安陆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南宁市初中2023年学业水平适应性地理试题(二)
- 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第四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
- 甘肃省白银市第十一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
- 广东省东莞市常平镇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 广东省潮州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 广东省汕头市金平区私立广厦学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 广东省清远市英德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 广东省韶关市翁源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
1、2024年3月22日,根据秘鲁卫生部国家流行病学、预防和疾病控制中心发布的最新报告,2024年以来,该国登革热确诊病例总数达到79741例,死亡病例82例。读秘鲁地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对秘鲁的阐述正确的一项是( )A、西临大西洋 B、位于南温带 C、地处高纬度 D、位于西半球(2)、登革热主要传播源是蚊子,下列做法有误的一项( )A、室内种植水生植物绿色盆景,注意每两个月换水一次 B、夜间睡觉,尽量使用蚊帐 C、避免蚊虫叮咬,加强个人防护 D、改善周边环境卫生,避免蚊蝇滋生
-
2、2023年12月以来,也门胡塞武装为了支持哈马斯,不断袭击途经红海地区与以色列、美国、英国相关的船只。为此,全球各大航运公司选择了暂停红海航线,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下图为世界主要航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红海的地理位置是( )
①位于非洲东北部与亚洲阿拉伯半岛之间②西北面通过苏伊士运河与地中海相连
③位于亚洲与大洋洲之间④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暂停红海航线造成的影响( )A、大量商船绕道非洲南部,海运价格暴涨 B、中国通过海运出口西欧的货物受阻 C、直接影响亚洲与大洋洲之间的商贸往来 D、长远看提高了北极东北航道的运输需求 -
3、2023年10月7日,阿富汗发生6.2级地震,造成大量人员伤亡。读“阿富汗位置示意图”和“世界板块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阿富汗( )A、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 B、全部位于低纬度 C、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D、与巴基斯坦接壤(2)、震后阿富汗应立刻采取的措施有( )
①迅速安排应急部门开展救援工作②为受灾群众发放药品及生活用品
③安排受灾群众到当地楼房内休息④对当地加强监测并防范次生灾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4、“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将建设15分钟养老服务圈,即以步行15分钟的路程为半径,不断提升“圆”内各类社区功能,让老年人在家门口享受多元化的养老服务。读15分钟养老圈建设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下列措施有助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是( )
①推迟退休年龄②完善医疗服务③降低养老金额度④丰富老年人文体活动⑤扩大老年助餐服务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②④ D、②④⑤(2)、我国未来可能出现的人口问题是( )A、就业压力增大 B、老龄化现象加剧 C、男女性别比例失调 D、人口自然增长率过高(3)、我国2021年开始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这样做的目的是( )A、取消计划生育政策 B、提升人口整体素质 C、提高人口增长速度 D、改变人口分布格局 -
5、2022年11月15日为世界80亿人口日。联合国预计,到2050年,全球新增人口中超过一半将集中在刚果(金)、埃及、埃塞俄比亚、印度、尼日利亚、巴基斯坦、菲律宾和坦桑尼亚8个国家。下图为1920年来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预测数据来自联合国《世界人口展望2022》报告
(1)、据图,1920年以来,世界人口每增长10亿,所用的时间最短的是( )A、20-30亿 B、40-50亿 C、50-60亿 D、70-80亿(2)、只考虑人口自然增长的情况下,上述8个国家最有可能出现的人口问题是( )A、人口老龄化 B、资源短缺 C、养老负担过重 D、国防兵源不足 -
6、2024年5月5日至10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法国、塞尔维亚、匈牙利三国进行国事访问,此次访问是近5年来中国国家元首首次访问欧洲,对推动中国同法国、塞尔维亚、匈牙利以及中欧关系整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读法国示意图、匈牙利和塞尔维亚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关于法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A、西临太平洋,东南临地中海 B、官方语言是英语 C、有“万宝之宫”——故宫 D、位于中纬度地区,地跨东、西半球(2)、在访问匈牙利、塞尔维亚期间,发现街边教堂很多,据此推断两国居民多信仰( )A、基督教 B、伊斯兰教 C、佛教 D、犹太教
-
7、影片《攀登者》讲述方五洲、曲松林等中国攀登者攀登珠峰的故事,下图为影片中多次出现的海螺化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975年登顶珠峰的北京时间为5月25日14时30分,而当地地方时间为12时16分,造成这种时间差异的原因是( )A、地势高低 B、海陆变迁 C、地球公转 D、地球自转(2)、海陆变迁使原生于海洋的海螺出现在山顶,下列不能证实海陆变迁现象的是( )A、香港通过填海造陆获得更多土地 B、青藏高原上的海洋生物化石 C、东海海底发现的古河道遗址 D、新疆罗布泊干涸湖底露出地面
-
8、地球表面71%的面积被海洋覆盖,而根据联合国《2024年世界水资源开发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世界上大约一半的人口面临严重的缺水问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全球海陆面积比最接近( )A、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 B、六分是海洋,四分是陆地 C、五分是海洋,五分是陆地 D、九分是海洋,一分是陆地(2)、下列属于节约用水的做法是( )A、过量使用洗涤剂和清洁剂 B、各地都采用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 C、生活用水一水多用 D、用长流水解冻食品
-
9、第十四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于2024年3月5日上午在北京召开,3月11日下午闭幕。下图为二十四节气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第十四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期间,地球大致运行在图中( )A、① B、② C、③ D、④(2)、现代诗人左河水有诗:“风雷送暖入中春,桃柳着妆日日新。赤道金阳直射面,白天黑夜均半分。”这描写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 )A、夏至 B、秋分 C、春分 D、冬至(3)、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总结出来,反映太阳运行周期的规律,古人们依此来进行农事活动。第十四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期间,我国正处于惊蛰前后,此时,北京( )A、昼长夜短 B、昼短夜长 C、昼夜平分 D、出现极昼
-
10、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地理实践)2023年寒假期间,某学校带领地理小组的同学开展研学旅行,从湖南长沙一路向北到黑龙江哈尔滨,行程两千多公里,让同学们在课堂之外感悟自然与生命的和谐。
【活动一:读地图,找位置】
(1)结合地图描述黑龙江省的纬度位置。
【活动二:观现象,析原因】
(2)在哈尔滨的大街上行驶的汽车,为本省区牌照开头的汉字是________。
(3)在哈尔滨不仅可以一睹冰灯、冰雕的美景,还可以欣赏冰雪文艺晚会,参加很多冰雪娱乐项目。结合哈尔滨气候资料图,写出哈尔滨的气候特征。
【活动三:探出路,谋发展】
(4)近年来,“冷资源”变成“热经济”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趋势。试就哈尔滨冰雪旅游产业如何持续发展提出自己的建议。
-
1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任务。
(人地协调观)下图示意我国干湿地区及夏季风分布和四城市气候资料。
(1)、图中甲、乙之间大致以800毫米年等降水量为界,从干湿状况来看,该分界线以南区域为区。(2)、右图反映四城市中,夏季降水量最多的城市是。(3)、图中非季风区河流(如a河)多为(填内流河/外流河),该类型河流的水源补给主要来自。(4)、从图中看,我国夏季风主要是来自海洋的(填风向)风,受其影响我国降水空间分布不均匀,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是。 -
1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任务。
(地理实践)众多的“驴友”游遍大江南北,感受我国各少数民族的民俗风情。他们在网上发微博,分享沿途见闻。下面为“驴友”提供的旅行路线图(左图)和照片(右图)。
(1)、路线1、路线2、路线3、路线4,四条旅行路线中,跨越了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是。(2)、路线2旅途中,驴友拍摄了一些照片(右图),照片反映的主要少数民族是。(3)、路线3中“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述(少数民族)生活地区的景观,该民族集中分布在如下四图中字母所示省级行政区。(4)、路线3和路线4大部分经过我国人口(填稀疏/稠密)区,这种人口分布为该地区带来的不利影响有(写出一点即可)。 -
1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综合思维)某中学地理实验探究课堂,以了解黄河和长江为主题开展地理学习活动。下面是长江水系图和黄河水系图。
(1)、【探究一:河流概况】《长江之歌》:“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骇浪……”歌词中的“雪山”是指图中山脉B;诗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入海不复回”中的“海”是指图中海域C。(2)、【探究二:河流水文特征】古人形容:“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诗文中反映出黄河E河段最典型的水文特征是 , 而黄河下游由于水流平缓,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形成举世闻名的“”景观,易决堤泛滥,建议加固堤坝,疏浚河道治理。(3)、【探究三:长江的美称】宜昌至河流源头河段,流经地势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流湍急,蕴含着丰富的水能资源,因而长江素有“ ”之称。(4)、【探究四:河流开发】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除“航运”“水能”外,还能发挥哪些作用?(写出两点即可) -
14、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任务。
(区域认知)几千年来,我国各地受环境、风俗以及饮食习惯的影响,逐渐形成了八大菜系。鲁菜御膳、粤菜广博、苏菜鲜甜、川菜麻辣、湘菜美馔[zhuàn]、闽菜海鲜、浙菜清鲜、徽菜浓厚。
【探究一:寻找美食所在地】
(1)玲玲想品尝浙菜的清鲜贝贝想品尝川菜的麻辣,选写玲玲或贝贝应该前往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________
【探究二:自然环境对食材的影响】
闽菜海鲜香脆,名菜有桂花蛤肉、东壁龙珠、清蒸笋江鲈鱼、油焗红鲟、橙汁加力鱼等.徽地盛产山珍、河鲜和家禽,就地取材使徽菜菜肴地方特色突出,以鲜制胜。
(2)简单分析闽菜多海鲜的原因及徽菜就地取材的好处。________
【探究三:读美诗品美味】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毛泽东《水调歌头·游泳》
(3)写出诗句中“长沙”所在省区最大的淡水湖泊名称。________
(4)我国菜系众多,试分析其与我国纬度位置的关系。________
(5)在图中恰当位置用“◯”圈出台湾岛。
-
15、穿衣指数是根据天气的阴晴、冷热、风力等情况,来提醒人们适当着装。如图为我国某日穿衣指数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该日期最不可能的是( )A、3月21日 B、5月1日 C、7月21日 D、10月21日(2)、读我国某日穿衣指数分布图可知,造成黑龙江省与海南省穿衣指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海陆位置 B、纬度位置 C、地形地势 D、风俗习惯
-
16、读中国沿北纬32°地形剖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地形剖面图反映出我国的地势特征是( )A、南高北低,呈阶梯状分布 B、东高西低,呈阶梯状分布 C、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D、北高南低,呈阶梯状分布(2)、该地势特征对我国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使大多数河流自东向西流 B、河流均为自西向东流 C、不利于海洋暖湿气流深入内陆 D、地势阶梯交界处,蕴藏丰富的水能
-
17、如图中的山脉和河流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山脉秦岭东侧的河流名称是( )A、长江 B、黄河 C、淮河 D、海河(2)、下列关于甲地和乙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B、乙地属于暖温带 C、甲地河流冬季不结冰 D、乙地耕地以旱地为主
-
18、《2023年中国诗词大会》于1月24日20:08在央视首播并引发了收视热潮,古诗词中也不乏包含山脉名称的诗句。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以下古诗词中提到的山脉与图中数码对应正确的是( )A、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① B、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③ C、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⑤ D、飞越昆仑山上去,须臾化作一天云——⑦(2)、图中为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的山脉自北向南依次是( )A、⑤①⑨② B、⑤④⑨② C、⑤④②⑥ D、⑤①④⑥(3)、图中山脉④的走向是( )A、东西走向 B、南北走向 C、西北—东南走向 D、东北—西南走向
-
19、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开展了七次人口普查。读中国人口数量增长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反映出我国人口数量增长的特点是( )A、先增后减 B、先减后增 C、一直增加 D、一直减少(2)、随着中国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我国计划生育政策不断调整,相继出台了“二孩”“三孩”人口政策,其主要目的是( )A、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B、提高人口整体素质 C、降低人口密度 D、缓解人口老龄化
-
20、2024年4月30日,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在内蒙古高原预定区域东风着陆场,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序号能正确表示内蒙古高原位置的是( )A、 B、 C、 D、(2)、读图推测内蒙古高原看到的地理景观可能是( )A、山路崎岖、石林广布 B、开阔坦荡、起伏和缓 C、湖泊星罗,沼泽密布 D、地狭人稠,高楼林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