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筑基提能同步分层练习设计(提升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沪科版2024)
试卷日期:2025-03-31 考试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如图甲,用弹簧测力计悬挂的圆柱体缓慢浸入盛水的烧杯中,直至圆柱体浸没在水中,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圆柱体受到重力为8N B、圆柱体的高度为8cm C、圆柱体上表面刚进入水时受到浮力为2N D、圆柱体的密度为1.25×103kg/m32. 水平桌面上的薄壁圆柱形容器中盛有适量的酒精,容器底面积为80cm2 , 用细线拴着体积为100cm3的金属球沉入容器底,这时液体深度为10cm,金属球对容器底的压力为1.9N,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金属球的密度为2.7×103kg/m3 B、容器中液体所受重力大小为6.4N C、金属球在液体中所受浮力大小为1N D、取出金属球后,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减小了100Pa3. 如图甲所示,一个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中立放着一个底面积为100cm2 , 高为15cm,质量为0.9kg均匀实心长方体木块A,A的底部与容器底用一根10cm长细绳连在一起,现慢慢向容器中加水,当加入1.8kg的水时,木块A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刚好为0,如图乙所示。往容器里继续加水,直到细绳刚刚被拉断立即停止加水,如图丙所示。细绳刚刚被拉断和拉断细绳后A静止时,水对容器压强变化了100P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A的密度为0.9g/cm3 B、容器的底面积为200cm2 C、绳子刚断时A受到的浮力为15N D、绳子断后A静止后水对容器底的压力为63N4. 如图 7.107 所示, 在盛有某液体的圆柱形容器内放有一木块 , 在木块的下方用轻质细线悬挂一体积与之相同的金属块 , 金属块 浸没在液体内, 而木块漂浮在液面上, 液面正好与容器口平齐。某瞬间细线突然断开, 待稳定后液面下降了 ; 然后取出金属块 , 液面又下降了 ; 最后取出木块 , 液面又下降了 。由此可判断 与 的密度比为 ( )。A、 B、 C、 D、5. 容器内原来盛有水银, 有一只小铁球浮在水银面上, 如图 7.106(a) 所示。现再向容器里倒入油, 使小铁球完全浸没在这两种液体中, 如图 7.106(b)所示,则( )。A、铁球受到的浮力增大 B、铁球受到油的压力而下沉了些 C、铁球上升些使它在水银中的体积减小 D、铁球保持原来的位置不动6. 如图 7.104 所示, 密度分布均匀的圆柱形棒的一端悬挂一个小铁块并浸入水中。平衡时棒浮出水面的长度是浸入水中长度的 倍。设水的密度为 , 则棒的密度为 ( )。A、 B、 C、 D、7. 如图 7.101(a) 所示, 容器内放有一长方体木块, 上面压有一铁块, 木块浮出水面的高度为 ; 用细绳将该铁块系在木块的下面, 木块浮出水面的高度为 , 如图 7.101(b) 所示; 将细绳剪断后, 如图 7.101(c) 所示, 木块浮出水面的高度变为( )A、 B、 C、 D、二、多选题
-
8. 如图(甲)所示,长方体金属块在细绳竖直向上拉力作用下从水中开始一直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上升到离水面一定的高度处。图(乙)是绳子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g取10 N/kg。根据图象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金属块重力的大小为34 N B、在t1至t2时间段内金属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逐渐减小 C、浸没在水中的金属块受到的浮力大小是20 N D、该金属块的密度是2.7×103 kg/m39. A、B是可自由移动的物体,C、D是容器自身凸起的一部分,现往容器里注入一些水,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物体不一定受到浮力作用 B、B物体一定受到浮力作用 C、C部分不一定受到浮力作用 D、D部分一定不受浮力的作用10. 如图甲,弹簧测力计下挂有一个圆柱体,把它从盛水的烧杯中缓慢提升,直到全部露出水面,已知容器底面积为 , 如图乙是该过程中弹簧测力计读数F随圆柱体上升高度h的关系。则圆柱体( )A、受到的最大浮力为10N B、密度是 C、高是5cm D、横截面积为11. 木块乙浮在水面上, 木块乙上放有铁块甲, 如图所示。此时, 木块受到的浮力为 , 水对圆筒形容器底面的压强为 , 水面距容器底面的高度为 。现将甲取下并沉入水底, 则 ( )。A、 将减小 B、 将减小 C、 将减小 D、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将保持不变
三、实验填空题
-
12. 如下图所示是某科研小组研究浮力问题的装置图,请根据图示回答下面的问题。(1)、ABCDE五幅图中,A图中测力计的示数最大,A的测力计示数分别与BCDE的测力计示数之差表示物体在液体中后受到的大小;(2)、比较A、B、C三图说明浸在同种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可能与____;A、物体浸入液体中的深度有关 B、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C、物体的密度有关 D、液体的密度有关(3)、比较A、C、D三图时,C的测力计示数小于D的测力计的示数,说明物体排开相同体积的液体时,所受浮力大小跟有关;(4)、比较A、D、E三图,D的测力计示数等于E的测力计的示数,可说明物体浸在同种液体中,所受浮力大小与浸入液体的无关;(5)、本次实验能否证明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之间的定性关系?。(选填“能”或“不能”)13. 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小明将一个物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并逐渐使其浸入水中。(1)、通过对图两个实验步骤的比较,可以知道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所受到的浮力与深度(选填“有”或“无”)关。(2)、通过对图两个实验步骤的比较,可以知道物体在同种液体中所受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3)、通过对图丁和戊两个实验步骤的比较,可以知道物体在同种液体中所受的浮力大小与有关。(4)、某兴趣小组又找来弹簧测力计、酒精、小桶、铁架台、吸管、刻度尺等器材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细线的质量和体积均忽略不计)
①同学们发现溢水杯中未装满水,如图(1)所示,这样实验会使测得的溢出水的重力(偏大/偏小)。
②正确操作后,根据图(1)、(2)和(3)三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如果等式成立(用图中弹簧测力计示数字母表示),说明阿基米德原理是正确的。
③细心的同学还根据图中部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求得某液体的密度为。并用一根长为20cm的吸管自制密度计进行验证,如图(4)所示,其中、 , 该密度计测得某液体的密度为。(g取10N/kg)
四、解答与计算题
-
14. 用弹簧测力计悬挂一实心物块,物块下表面与水面刚好接触,如图甲所示。从此处匀速下放物块,直至浸没于水中并继续匀速下放(物块未与水底接触)。物块下放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物块下表面浸入水的深度h的关系如图乙所示。g取10N/kg,水的密度是。求:(1)、物块受到的重力;(2)、物块完全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15. 将一棱长是0.1m的实心正方体,缓慢放入盛满水的烧杯内,待它静止时,从杯中溢出0.6kg的水(g取10N/kg,ρ水=1.0×103kg/m3),求:(1)、正方体受到的浮力;(2)、正方体排开水的体积;(3)、判断正方体在水中静止时处于漂浮、悬浮、还是沉底;(4)、正方体的密度。16. 一个质量是1.3kg、底面积是2×10-2m2的鱼缸放在水平桌面中央,内盛有 0.1m 深的水,水的质量是2.5kg, 将一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上,测力计示数为 5N, 将物体浸入水中某一位置保持静止(如图,水未溢出),测力计示数变为3N.(ρ水=1.0×103kg/m3)则:(1)、放入物体前,水对鱼缸底部的压力为多少?(2)、物体受到的浮力为多少?(3)、鱼缸对桌面的压强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