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认识浮力》 筑基提能同步分层练习设计(提升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沪科版2024)

试卷日期:2025-03-31 考试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物体没有受到浮力的是(  )
    A、空中上升的热气球 B、水中下潜的“奋斗者”号 C、静止在湍急河水中的柱形桥墩 D、海面航行的“辽宁”号
  • 2. 如图所示,一个塑料小球堵在一个水池的出水口水无法排出,则该小球(  )

    A、仍受水的浮力,但不受水对它的压力 B、不受水的浮力,也不受水对它的压力 C、不受水的浮力,但受水对它的压力 D、无法判断
  • 3. 中国桥梁建设水平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下列和桥有关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行人对桥的压力是由鞋的形变产生的 B、浸在水中的桥墩受到水浮力的作用 C、单独一座桥不能产生力的作用 D、汽车在桥上转弯处行驶时,如果所有力消失,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 4. 如图所示,洗手盆底部的出水口塞着由橡胶制成的水堵头、则水堵头( )

    A、没有受到水的压力,但受到水的浮力 B、既没有受到水的压力,也没有受到水的浮力 C、受到水的压力,但没有受到水的浮力 D、既受到水的压力,也受到水的浮力
  • 5. 小明去参加春游的时候,他把双脚踩入一条小河,发现双脚深深地陷入泥巴中,河水的深度为20cm,请你估算下这位同学受到的浮力大小为(    )
    A、0N B、1.2N C、12N D、120N
  • 6. 如图所示,用细杆将重为3N的正方体小木块压入水中并保持静止,此木块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为7N,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为15N,细杆对木块的力大小( )N

    A、5 B、4 C、12 D、8
  • 7. 如图所示的甲、乙、丙三个物体,底部均与容器底密切接触,向容器内逐渐注水,则受到水的浮力的物体是(  )

    A、甲、乙、丙三个物体 B、甲物体 C、乙物体 D、丙物体

二、多选题

  • 8. 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进行了两次太空授课,已知空间站中是微重力环境。太空抛物实验:王亚平水平向前抛出“冰墩墩”,“冰墩墩”沿直线匀速运动到叶光富手中;浮力消失实验:在空间站中将乒乓球浸没在水中,乒乓球会是在水中不动,在空间站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太空抛物实验展示了牛顿第一定律所描述的现象 B、太空抛物实验中,冰墩墩被抛出后几乎不受外力作用 C、在太空中失重状态下,乒乓球所受浮力为零 D、在太空中失重状态下,冰墩墩的惯性可能消失
  • 9. 下列情形与其对应的解释正确的是( )

      

    A、图甲中高原地区要用高压锅煮饭,是因为高原地区气压高,水的沸点高 B、图乙中乒乓球浸没在水中,不能向上浮,是因为它不受浮力 C、将图丙中的自制气压计,从山脚拿到山顶的过程中,玻璃管中液面会上升 D、如图丁所示,水对A点的压强小于水对B点的压强
  • 10. 现实当中人们的许多活动、做法都跟我们学过的物理知识有关,下列对涉及压强和浮力的事例论述正确的是(   )
    A、用吸管能把饮料吸入嘴里,其实是大气压强的作用 B、石头扔进河里会沉入水底说明石头在水中不受浮力 C、用高压锅煮食物熟得快是因为锅内气压加大使液体(锅内的水)的沸点升高 D、栏河坝坝堤筑成上窄下宽是因为液体(坝里的水)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
  • 11. 如图所示,装有水的容器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正方体物块M悬浮在水中,其上表面与水面平行,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M上、下表面受到水压力的合力大于M受到的浮力 B、M上、下表面受到水压力的合力大小等于M受到的重力大小 C、M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力小于M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 D、M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力和M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 12. 如图所示,甲实验为上下均开口的矿水瓶,先将乒乓球放置到里面,然后注水,乒乓球并不上浮,然后用手掌堵住下方开口,乒乓球才上浮;乙实验为正常矿水瓶子,无水时,将乒乓球堵住瓶口倒置,乒乓球掉落,注满水后,再将乒乓球堵住瓶口倒置,乒乓球不掉落;丙实验为两端开口直径略大于乒乓球的玻璃管,倾斜放置,一端靠近乒乓球处,另一端用吹风机水平吹,乒乓球从玻璃管上端飞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实验中,下端开口时,乒乓球不上浮,是因为受到的压强差向下 B、甲实验中,下端堵住时,手对乒乓球有一个向上的托力 C、乙实验是因为大气压向上的压力远大于水柱向下的压力 D、甲乙丙三个实验都是大气压造成的,甲乙情况相同,而丙主要是流速不同造成的压强差

三、实验填空题

  • 13. 如图所示,一个长方体浸在水中,进行比较,你会知道浮力产生的原因。(填“>”“<”或“=”)因为hAhB , 所以pApB , 所以FAFB

  • 14.  如图所示的是王亚平在“天宫课堂”中演示“浮力消失”实验的情景。水中的乒乓球之所以不受浮力,是因为在太空环境中,水的重力消失,水对浸入其中的物体没有 ,水对浸入其中的乒乓球没有向上和向下的 。

  • 15. “天宫课堂”上宇航员王亚平演示了浮力“消失”的实验,教室里同学们同步做对比实验,如图所示。乒乓球静止时,图符合浮力“消失”现象,此时乒乓球(选填“受到”或“不受”)水的作用力。

       

四、解答与计算题

  •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将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

    材料一:12月9日,王亚平在中国空间站以“天宫课堂”的形式进行太空授课。演示浮力实验,展示了浸没在水中的乒乓球无法上浮的实验现象,她用吸管把乒乓球轻轻压入水中,取出吸管后,观察到乒乓球静止不动,如图甲所示。在中国科技馆的同学们做了同样的实验,乒乓球却迅速上浮直至漂浮,如图乙所示。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也被带上太空,如图丙所示。(外太空处于微重力状态,重力可以忽略不计)

    材料二:2021年11月8日凌晨,王亚平身穿我国自主研制的“飞天”舱外航天服完成了长达约6.5个小时的出舱活动,如图丁所示。舱外航天服具有保湿、保温、供氧、维持压力、等功能,并配有背包式生命保障系统,以保障航天员的舱外作业。

    (1)如图甲所示,说明在空间站中,水对乒乓球各面的压强都(选填“相同”或“不相同”),乒乓球(选填“受到”或“不受”)浮力的作用;

    (2)与在地球上相比,冰墩墩的重力会(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如图丙所示,王亚平手持冰墩墩向翟志刚抛去,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冰墩墩将做运动,说明运动(选填“不需要”或“需要”)力来维持;

    (3)如图丁所示,出舱的航天员与轨道舱之间需要系上安全系绳,当航天员远离轨道舱时,可拉着绳子返回轨道舱,这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 17. 如图7.9所示,冰块漂浮在水中。在下列情况下,判断圆柱形容器中液面的升降情况。

    (1)、如图7.92(a)所示,冰块漂浮,全部融化成水后。
    (2)、如图7.92(b)所示,冰块中包有一个小木块漂浮,冰块全部融化成水后。
    (3)、如图7.92(c)所示,冰块中包有一个小铁块漂浮,冰块全部融化成水后。
    (4)、如图7. 92(d)所示,冰块中包有一个小铁块沉在容器底部,冰块全部融化成水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