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11月四校联考试卷
试卷日期:2024-12-26 考试类型:期中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逻辑是研究思维的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一般来说,被尊为逻辑之父的是古希腊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他制定了包括三段论逻辑在内的分析和评价论证的系统准则。19世纪以前,在逻辑学的研究——特别是教学中,一直延续着这种“大逻辑”传统。近代德国哲学家弗雷格提出将数学方法融入逻辑学,英国数学家罗素将传统形式逻辑学符号化、数学化,后来经过多位数学家的发展和完善,建立起现代数理逻辑学体系。
现代逻辑在取得辉煌成果的同时,却几乎丧失了逻辑最初的教导作用,即通过学习逻辑使人逻辑性增强、思维能力提高,表现在头脑清楚、说话有条理、能言善辩等方面。因此,20世纪70年代开始,一些逻辑学家提出要通过教育培养现代公民逻辑与批判性思维能力。一方面,现在的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更多、更新;另一方面,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有弱化的趋势。教学生思考什么,是传授知识;教学生如何思考,则是培养思维能力,即能有效地理解、评价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批判性思维能力。
(取材于周建武的《逻辑学导论》)
材料二:
中国诗词中,有许多作品巧妙运用谐音双关丰富了诗句内涵,而使诗词呈现出独特的艺术美,在这妙用中也有逻辑的身影。
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一为: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____
显然,本诗运用了谐音双关语的艺术表现方式,类似的运用,在苏轼的《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一诗中也可见到。该诗云:
山苍苍,水茫茫,大孤小孤江中央。
崖崩路绝猿鸟去,惟有乔木搀天长。
客舟何处来?棹歌中流声抑扬。
沙平风软望不到,孤山久与船低昂。
峨峨两烟鬟,晓镜开新妆。
舟中贾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
苏轼知画善画,上面这首诗是他评画、题画的诗作之一。诗中所说居于“江中央”的小孤山,讹音又作小姑山,其状如古时女子发髻。该山所在之处的江岸有澎浪矶,民间又将“澎浪”谐音为“彭郎”,并将其说成是“小姑”的夫婿。
从逻辑上说,这种谐音双关是一种“音”的巧用,以语词“音”的相谐,而使语词的内涵、外延发生向谐音语词的内涵、外延的转化。如果领略和意识不到这个转化,仅从字面上去理解,那是无法体会到这一诗句的丰富内涵和艺术美的。同样的方法,在“小姑前年嫁彭郎”中,更是收到了“无理而妙”的艺术效果。
(取材于彭漪涟的《古诗词中的逻辑》)
材料三:
语言和逻辑是密不可分的关系,语言运用的艺术,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逻辑的制约。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语言运用的艺术,在某些情况下,又是可以突破逻辑规律的框框的,这不仅无碍于语言运用的正确,而且反而使得语言运用收到更好的艺术效果,这就是“无理而妙”了。
早在梁朝,刘勰在谈到“夸张”的时候,就明确指出其“无理而妙”的效果:“辞虽已甚,其义无害”。宋人严羽云“诗有别趣,非关理也”。这些都说明在某种场合,“不合逻辑”的语言有时比合于逻辑的语言更有力量,而诗人的语言往往是新鲜奇特的,不能用常理来衡量。鲁迅说,“诗歌不能凭仗了哲学和智力来认识,所以感情已经冰结的思想家,即对于诗人往往有谬误的判断和隔膜的揶揄。”
值得注意的是,“无理而妙”的艺术效果,同样得到了逻辑学界的认可和重视。“无理而妙”是反逻辑的,而创造、赏析它,却又离不开正确运用逻辑思维的智慧和能力。《西厢记》中《长亭送别》一折写道: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从事理上说,“晓来谁染霜林醉”问得稀奇,“总是离人泪”答得更是不近情理。然而,从艺术上说,这一问一答,是最近乎情,是最合乎理的。因为它把人情移用于事物,形象逼真地表达了主人公缠绵悱恻的离情别绪。这段文字,堪称“无理而妙”的上品。不过,我们细想一下,这“无理”之中,也仍然有“有理”之处。“眼泪”是液体,故可用之“染”物;“霜林”是“红”的,故是被“染”的。假如无此二者,这里要表现的离情别绪,恐怕也就失去了必要的依托,或者竟一变而为“无理而不妙”了。可见“无理而妙”的艺术效果,归根到底是有其深邃的逻辑基础的,只不过是在逻辑的基础上加上感情的色彩、想象的因素,离开了这种深邃的逻辑基础,人们创造、赏识“无理而妙”的智慧和能力,也就无从发挥了。
(取材于张炼强的《修辞艺术探新》)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亚里士多德在逻辑分析和评价论证方面的研究成果,奠定了他逻辑之父的历史地位。 B、现代逻辑取得了辉煌的成果,具体表现为人们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C、语言与逻辑是密不可分的,冲破了逻辑的规范,语言运用又将距离谬误更近了一步。 D、对于频繁出现在中国诗词作品中的“无理而妙”,逻辑学界采取了不置可否的态度。(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逻辑研究方法并非一成不变,进入19世纪,在多位数学家引领下,现代数理逻辑学体系得以确立。 B、知识几何增长与人类解决问题能力的矛盾日益激化,培养现代公民逻辑与批判性思维能力迫在眉睫。 C、谐音双关,谐音是纽带,双关是要点,没有了语词内涵、外延的转化,谐音双关极易沦为文字游戏。 D、用材料三分析“碧云天”一句的方法可以基本解释《沁园春·长江》中“看万山红遍”的“无理”。(3)、下列诗句中最能体现“无理而妙”的一句是( )A、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B、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C、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D、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4)、在材料二横线处补写一段不少于100字的文学短评,要求正确解读诗歌内容,重点突出。(5)、结合材料三中刘勰、严羽的话,总结出赏析“无理而妙”的角度。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简·爱(节选)
【英】夏洛蒂·勃朗特
①她们走了,关了门,随手上了锁。
②红房子是间空余的卧房,难得有人在里面过夜。其实也许可以说,从来没有。除非盖茨黑德府上偶尔拥进一大群客人时,才有必要动用全部房间。但府里的卧室,数它最宽敞、最堂皇了。一张红木床赫然立于房间正中,粗大的床柱上,罩着深红色锦缎帐幔,活像一个帐篷。两扇终日窗帘紧闭的大窗,半掩在清一色织物制成的流苏之中。地毯是红的,床脚边的桌子上铺着深红色的台布,墙呈柔和的黄褐色,略带粉红。大橱、梳妆台和椅子都是乌黑发亮的红木做的。床上高高地叠着褥垫和枕头,上面铺着雪白的马赛布床罩,在周围深色调陈设的映衬下,白得眩目。几乎同样显眼的是床头边一把铺着坐垫的大安乐椅,一样的白色,前面还放着一只脚凳,在我看来,它像一个苍白的宝座。
③房子里难得生火,所以很冷;因为远离保育室和厨房,所以很静;又因为谁都知道很少有人进去,所以显得庄严肃穆。只有女佣每逢星期六上这里来,把一周内静悄悄落在镜子上和家具上的灰尘抹去。还有里德太太本人,隔好久才来一次,查看大橱里某个秘密抽屉里的东西。这里存放着各类羊皮文件,她的首饰盒,以及她已故丈夫的肖像。这间红房子的秘密,给红房子带来了一种神秘感,一种魔力,因而它虽然富丽堂皇,却显得分外凄清。
④里德先生死去已经九年了,他就是在这间房子里咽气的,他的遗体在这里让人瞻仰,他的棺材由殡葬工人从这里抬走。从此之后,这里便始终弥漫着一种阴森森的祭奠氛围,所以不常有人闯进来。
⑤贝茜和刻薄的艾博特小姐让我一动不动坐着的,是一条软垫矮凳,摆在靠近大理石壁炉的地方。我面前是高耸的床,我右面是黑漆漆的大橱,橱上柔和、斑驳的反光,使镶板的光泽摇曳变幻。我左面是关得严严实实的窗子,两扇窗子中间有一面大镜子,映照出床和房间的空旷和肃穆。我吃不准他们锁了门没有,等到敢于走动时,便起来看个究竟。哎呀,不错,比牢房锁得还紧呐。
⑥返回原地时,我必须经过大镜子跟前。我的目光被吸引住了,禁不住探究起镜中的世界来。在虚幻的映像中,一切都显得比现实中更冷落、更阴沉。那个陌生的小家伙瞅着我,白白的脸上和胳膊上都蒙上了斑驳的阴影,在一切都凝滞时,唯有那双明亮恐惧的眼睛在闪动,看上去真像是一个幽灵。我觉得她像那种半仙半人的小精灵,恰如贝茜在夜晚的故事中所描绘的那样,从沼泽地带山蕨丛生的荒谷中冒出来,现身于迟归的旅行者眼前。我回到了我的矮凳上。
⑦为什么我总是受苦,总是遭人白眼,总是让人告状,永远受到责备呢?为什么我永远不能讨人喜欢?为什么我尽力博取欢心,却依然无济于事呢?伊丽莎自私任性,却受到尊敬;乔治亚娜好使性子,心肠又毒,而且强词夺理目空一切,偏偏得到所有人的纵容。她的美貌,她红润的面颊,金色的卷发,使得她人见人爱,一俊便可遮百丑。至于约翰,没有人同他顶撞,更不用说教训他了,虽然他什么坏事都干:捻断鸽子的头颈,弄死小孔雀,放狗去咬羊,采摘温室中的葡萄,掐断暖房上等花木的嫩芽。有时还叫他母亲“老姑娘”,又因为她皮肤黝黑像他自己而破口大骂。他蛮横地与母亲作对,经常撕毁她的丝绸服装,而他却依然是“她的宝贝蛋”。而我不敢有丝毫闪失,干什么都全力以赴,人家还是骂我淘气鬼,讨厌坯,骂我阴丝丝,贼溜溜,从早上骂到下午,从下午骂到晚上。
⑧我因为挨了打、跌了跤,头依然疼痛,依然流着血。约翰肆无忌惮地打我,却不受责备,而我不过为了免遭进一步无理殴打,反抗了一下,便成了众矢之的。
⑨“不公呵,不公!”我的理智呼喊着。在痛苦的刺激下我的理智变得早熟,化作了一种短暂的力量。决心也同样鼓动起来,激发我去采取某种奇怪的手段,来摆脱难以忍受的压迫,譬如逃跑,要是不能奏效,那就不吃不喝,活活饿死。
⑩我忽然闪过一个古怪的念头。我不怀疑——也从来没有怀疑过——里德先生要是在世,一定会待我很好。此刻,我坐着,一面打量着白白的床和影影绰绰的墙,不时还用经不住诱惑的目光,瞟一眼泛着微光的镜子,不由得忆起了关于死人的种种传闻。据说由于人们违背了他们临终的嘱托,他们在坟墓里非常不安,于是便重访人间,严惩发假誓的人,并为受压者报仇。我思忖,里德先生的幽灵为外甥女的冤屈所动,会走出居所,不管那是教堂的墓穴,还是死者无人知晓的世界,来到这间房子。站在我面前。我抹去眼泪,忍住哭泣,担心嚎啕大哭会惊动什么不可知的声音来抚慰我,或者在昏暗中召来某些带光环的面孔,露出奇异怜悯的神色,俯身对着我。这念头听起来很令人欣慰,不过要是真的做起来,想必会非常可怕。我使劲不去想它,抬起头来,大着胆子环顾了一下暗洞洞的房间。就在这时,墙上闪过一道亮光。我问自己,会不会是一缕月光,透过百叶窗的缝隙照了进来?不,月光是静止的,而这透光却是流动的。停晴一看,这光线滑到了天花板上,在我头顶上抖动起来。现在我会很自然地联想到,那很可能是有人提着灯笼穿过草地时射进来的光。但那会儿,我脑子里尽往恐怖处去想,我的神经也由于激动而非常紧张,我认为那道飞快掠过的光,是某个幽灵从另一个世界到来的先兆。我的心怦怦乱跳,头脑又热又胀,耳朵里呼呼作响,以为那是翅膀拍击声,好像什么东西已经逼近我了。我感到压抑,感到窒息,我的忍耐力崩溃了,禁不住发疯似地大叫了一声,冲向大门,拼命摇着门锁。外面们廊上响起了飞跑而来的脚步声,钥匙转动了,贝茜和艾博特走进房间。
⑪贝茜和艾博特退了出去。里德太太对我疯也似的痛苦嚎叫很不耐烦,无意再往下谈了,蓦地把我往后一推,锁上了门。我听见她堂而皇之地走了。她走后不久,我猜想我便一阵痉挛,昏了过去,结束了这场吵闹。
【注】本文节选自《简·爱》第二章:在简·爱破天荒第一次反抗后,仆人们把简·爱关进了红房子。
(有删节)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⑤段第一句中“一动不动”这个词反映了简·爱连仆人都不如的低下地位和悲惨处境。 B、第⑦段描述了约翰的蛮横凶残、伊丽莎的刻薄娇纵、乔治亚娜的自私任性等,与简·爱的遭遇形成鲜明对比,表明简·爱对自己生活现状的强烈不满,为下文简·爱的反抗埋下伏笔。 C、第⑩段“据说由于人们违背了他们临终的嘱托,他们在坟墓里非常不安,于是便重访人间,严惩发假誓的人,并为受压者报仇。”这句话暗含了简·爱渴望严惩没有遵守里德先生临终嘱托要照顾她的里德太太的愿望。 D、第⑪段里德太太不分青红皂白就认定简·爱诡计多端想要以此逃惩罚,“很不耐烦“推”“锁”等词说明了里德太太对简·爱的厌恶和粗暴。(2)、下列对小说艺术手法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②段的画线句对“红房子”的写法与第二十七章中“我梦见自己躺在盖茨黑德的红房子里,夜很黑,我的脑子里印着奇奇怪怪的恐惧。”中“红房子”的再次出现的写法是一样的。 B、第⑥段的画线句运用拟人、比喻手法形象生动地传达出简·爱在镜子里看到自己时的恐惧害怕。 C、第⑦段的画线句运用了内心独白的方式传达出简·爱总是得到不公平待遇的悲惨境遇,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当时的社会现状。 D、第⑩段的画线句跟《大卫·科波菲尔》一样都使用了儿童视角,符合年仅10岁小简·爱的心理,想象奇特却让读者觉得真实可信。(3)、有人说,记忆深处总有那么个让人难以忘怀的地方。请找找选文中简·爱记忆深处的那个地方在哪里并说说它在文本中的作用。(4)、学校文学社要举办“致敬经典逐光成长“的小小说创作比赛,具体要求:借鉴课文《大卫·科波菲尔》和选文中展现两位儿童主人公生命成长共性的小说元素,进而体现小小说创作的基本要求(立意、构思、人物刻画)来创作小小说。请具体分析课文《大卫·科波菲尔》和选文从哪些小说元素展现两位儿童主人公生命成长的共性。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
-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人主之患,不在乎不言用贤,而在乎不诚必用贤。夫言用贤者,口也;却贤者,行也。口行相反而欲贤者之至不肖者之退也不亦难乎夫耀蝉者,务在明其火,振其树而已;火不明,虽振其树,无益也。今人主有能明其德者,则天下归之,若蝉之归明火也。
(节选自《荀子·致士》)
材料二:
桓公问于管仲曰:“吾欲使酒腐于爵,肉腐于俎,得无害于霸乎?”管仲对曰:“此极非其贵者耳;然亦无害于霸也。”桓公曰:“何如而害霸?”管仲对曰:“不如贤,害翁;知而不用,害霸;用而不任,害翁;任而不信,害霸;信而复使小人参之,害霸。”桓公:“善。”
子路问于孔子曰:“治国何如?”孔子曰:“在于尊贤而贱不肖。”子路曰:“中行氏[注]尊贤而贱不肖,其亡何也?”曰:“中行氏尊贤而不能用也,贱不肖而不能去也;贤者知其不已用而怨之,不肖者知其贱己而仇之。贤者怨之,不肖者仇之;怨仇并前,中行氏虽欲无亡,得乎?”
【注】中行氏:春秋时晋国掌权的六大家族之一。
(节选自《说苑·尊贤》)
材料三:
马周,博州茌平人也。贞观五年,至京师,舍于中郎将常何之家。时太宗令百官上书言得失,周为何陈便宜二十余事,令奏之,事皆合旨。太宗怪其能,问何,何对曰:“此非臣所发意,乃臣家客马周也。”太宗即日召之,未至间,遣使者四辈敦趣。及谒见,与语,帝大说,诏直门下省。明年,拜监察御史,奉命称职,累除中书舍人。周有机辩,能数矣,深识事端,故动无不中。太宗尝曰:“我于马周,暂时不见,则便思之。”十八年,历迁中书令,兼太子左庶子,周既职兼两宫,处事平允,甚获当时之誉。又以本官摄吏部尚书。太宗尝谓侍臣曰:“周见事敏速,性甚慎至。至于论量人物,直道而言,朕比任使之,多称朕意。既写忠诚,亲附于朕,实籍此人共康时政也。”
(节选自《贞观政要·任贤》)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在答题卡上依次写出句读处的字母。口行A相反B而欲贤C者D之至E不肖者F之退G也H不亦I难乎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任而不信”的“而”与《<论语>十二章》中“人而不仁”的“而”用法含义相同。 B、“务在明其火”中的“明”与《大学之道》中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的第一个“明”含义不同。 C、“舍于中郎将常何之家”的“家”与《兼爱》中的“虽至大夫之相乱家”的“家”含义不同。 D、“帝大说”的“说”和《五石之瓠》中的“客得之,以说吴王”的“说”含义不同。(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荀子使用“耀蝉”打比方,形象地阐明了“人主有能明其德者,则天下归之”的道理。 B、针对桓公的疑问,管仲认为故意让酒肉腐坏,这样做不好,但并不妨害君主成就霸业 C、孔子认为假如中行氏没有看轻不肖的人,不肖的人就不会产生仇恨,中行氏就不会灭亡。 D、太宗让百官上书谈论得失,常何上奏了马周给他讲述的二十多件事情,都合太宗心意(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及课内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至于论量人物,直道而言,朕比任使之,多称朕意。
②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兼爱》)
③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5)、材料二中,管仲对重视贤人有明确的态度。你认为材料三中唐太宗的做法体现了管仲的哪些态度?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己卯夏忧雨偶作
(宋)杜范
昨者忧不足,今者厌有余。
垂垂匝晓夕,滟滟①平浍渠。
苗事方用壮,过潦非所虞。
但虑盈与亏,理或相乘除。
它日傥②望霓,神贶③俱堕虚。
造物原有终,屯膏④时其输。
自此大有年⑤ , 大书⑥不一书。
饱饭乐田社,一官徒区区。
【注释】①滟滟:盈溢。②傥:同“倘”。③神贶(kuàng):神灵的恩赐。④屯膏:吝啬恩泽。⑤大有年:指丰年。⑥大书:郑重记载。
(1)、对诗句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垂垂匝晓夕,滟滟平浍渠”意为雨水绵延不绝,沟渠即将满溢。 B、“苗事方用壮,过潦非所虞”意为禾苗需要雨水滋润,越多越好。 C、“它日傥望霓,神贶俱堕虚”意为希望神灵在凡人祈雨时不要失信。 D、“造物愿有终,屯膏时其输”意为希望上天不要吝惜恩泽,及时布雨。(2)、诗歌题目中的“忧”字意蕴丰富,请结合全诗加以赏析。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劝学》中,以行路为喻,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的句子是:“ , 。”(2)、遥对明月,李太白岂能无酒?《将进酒》中有“”的名句,酒与月皆不可辜负;同样遥对明月,张若虚生发哲思,《春江花月夜》中有“”的名句,以人赏月来叹问人类源起。(3)、《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夫妻相见,没有出现久别重逢、卿卿我我的亲昵,而是“ , ”,这正是东坡笔力奇崛之处,妙绝千古。三、语言文字运用(18分)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肿瘤放化疗是目前癌症临床治疗的一种常规手段,但伴随着疗程持续,肿瘤细胞会逐渐产生耐药性,让治疗 A 。肿瘤细胞非常狡猾,它们在受到化疗药物攻击时,会紧急启动“自我保护”机制,继续生长和扩散。肿瘤细胞为何会具有如此强的自我修复和应变能力?肿瘤细胞的耐药机制何以破解?
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不同,无论在有氧还是无氧环境下,它们都会通过糖酵解途径代谢,并产生大量乳酸。但医学界一直无法解释清楚,肿瘤细胞为何会通过这种高消耗低产能的方式进行代谢?一直以来,乳酸被视为一种“代谢废物”,并未引起过多关注。(甲)?是否在以乳酸化修饰的形式参与肿瘤进展过程?是否在干预肿瘤的放化疗治疗过程?
①中国科学家研究团队进行历时四年实验发现,②肿瘤细胞在利用乳酸进行“自救”。③通过新辅助化疗敏感或耐药的胃癌肿瘤组织标本,④科学家发现在耐药肿瘤组织中,④糖酵解通路数值显著上升,⑥乳酸水平显著提高。所以,乳酸在肿瘤细胞中可通过促进乳酸化过程,增强肿瘤细胞DNA的损伤修复能力。当肿瘤细胞受到放化疗的损伤时,它们可以快速修复受损的DNA,从而(乙)。这解答了肿瘤细胞有氧糖酵解功能作用这一困扰全球医学界的谜题。
此外,团队首次发现了一种能够阻断DNA损伤修复的靶向药物,即司替戊醇。该药物能够抑制乳酸的产生和乳酸化过程,从而破坏肿瘤细胞的DNA修复机制,使它们重新对放化疗敏感。司替戊醇是治疗儿童癫痫的常见药,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可以说是 B , 其安全性也已经明确,研究人员可以直接从剂量、适应证和有效性进行临床试验。这一发现为临床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有望转化为有效的抗癌疗法。
(1)、请给语段拟写一个合适的标题,不超过20字。(2)、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文中画横线句子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4)、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得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5)、你受邀参加面向某小学五六年级的科普宣传活动,请结合材料向同学们介绍前三段的主要内容。要求:不超过100字。四、写作(60分)
-
7. 阅读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说,只要有才华就一定有用武之地;也有人说,只要有机遇就一定能成功。
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